儒家的開派大師是孔子,孔子的思想,可以《論語》代表之。孔子思想的特徵是:(一)不信神怪,不談宇宙本體,專講人事;(二)因此在政治上就拋棄了上古的天道思想,而主張人治主義;(三)以倫理思想為中心,他的政治主張及邏輯方法都從他的倫理思想引申出來;(四)對當時的現狀主張改革,但改革方法卻是和平的,折衷主義的。
孔子的倫理思想,是主張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而以「仁」為根本觀念。仁是愛人、救世的熱情,而出發點則在於孝悌,這就是推愛己之心以愛人,推愛父母兄弟之心以愛一切世人。實行的方法則有所謂「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積極方面,則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以為這樣推己及人的仁愛,可以使五種人倫關係調整合理,而社會便能安寧發展。同時在政治上能夠推己及人,即由親親而仁民,便能施行仁政,以德化民。孔子主張「以禮讓為國」,凡在統治地位的一定要有道德,和希臘柏拉圖以哲學家治國的理想相像。
孔子推己及人的倫理道德學說,應用於邏輯上,便成了「問一以知十」、「舉一隅則以三隅反」的演繹法。同時孔子也應用歸納法,如「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即注重觀察事實,為應用歸納法的一例。
發揚孔子學說的有兩派:一派是子思和孟子,一派是荀子。據郭沫若及王柏兩氏考證,《易傳》(十翼)、《大學》和《中庸》一樣,都是子思的思想。
子思哲學是觀念論的,他發展了孔子的演繹邏輯,而以主觀範疇的「誠」為宇宙本體,建立了天道與人性合一的體系。在政治上以正心誠意為基本,構成修齊治平的一系列程序。其在《易傳》上,提出「陰陽不測之謂神」,在《中庸》上盛稱「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又讚美孔子為天下至聖,可以配天,這幾處文字,頗有宗教化色彩,或系受了墨家的影響。
孟子繼承子思的思想,與楊朱、墨翟兩派作理論爭辯,其言論見於《孟子》七篇。孟子倡性善說,認為仁義禮智,是人類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只要擴充這個良知良能,「人皆可以為堯舜」,因此又主張「存心」、「養性」的修養方法。孟子與子思一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又自命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的道統繼承者。他表面上不講功利,而標榜仁義,其實是以仁義為功利,如說「仁者無敵於天下」,「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能一之即能統一天下)等話,處處都說出仁義的實效。孟子這種政治主張就是所謂王道,王道是開明專制,故尊重民意,強調「民貴君輕」之說;王道又是保育政治,故說「保民而王」。對於人民生計,他主張實現井田制的理想,「薄稅斂,深耕易耨」,使人民有「恆產」,以「野人」養「君子」。
荀子名況,又稱孫卿子,趙人,他的學說與子思、孟子不同,可說是發展孔子的經驗論一方面。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須用人為的方法教育訓練,方才可以為善。因此他很注重禮樂,注重教育,荀子書中的《禮論》、《樂論》、《勸學》諸篇,為大、小戴《禮記》所採用,可以證明他在儒家中地位的重要,但自宋儒尊孟黜荀以來,一般人都不研究荀子,儒家思想更狹隘了。荀子的無神思想,比孔子更進一步,他在《天論》篇指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又說:「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這即是主張利用自然、征服自然,頗有科學精神。荀子的《正名》篇,以實(存在)為名(概念)的主導,尤其是比較進步的邏輯,他憑藉這個工具和「別墨」及詭辯家作鬥爭。荀子書以王先謙《荀子集解》本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