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佛學 八七 因明學

因明是佛教論理學或邏輯,而發生於佛教以前。印度古時以因明教兒童。釋迦幼時,曾從婆羅門受因明學。《解深密經》最能表現他的論理思想。其後有龍樹的《方便心論》、無著的《瑜伽師地論》、世親的《如實論》,都談到因明學,但仍因襲古法。至陳那出,創三支因明法,比較簡明,為後人所遵用。

為什麼論理學叫因明呢?「明」就是學術的意思,講「立言所因」的學術,就叫「因明」。因明的目的,在於宣傳教義,駁斥異說,使他人瞭解。建立正面的主張,叫作「能立」。駁斥反面的主張,叫作「能破」,反面的言論,叫作「似立」及「似破」,表示它似是而非。又因悟他以自悟為本,而講現量智與比量智。現量智是不依賴語言文字而直接證知的方式,就是直覺。比量智是依文字語言推論而知。不正確的直證與推論,叫做「似現」及「似比」。能立的論式分「宗」、「因」、「喻」三支,與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式相似,茲將兩式列下以資比較:

因明將斷案(即結論)放在前面,兼為立言之規則,因為要向他人宣傳教義,就得首先提出主張的內容,然後加以證明。三段論法為純粹演繹法,因明包含了歸納法,因為「同喻體」之下還有「同喻依」為實證,還有「異喻體」及「異喻依」來幫助。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