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裡一艘船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如果沒有燈塔的指引,它就不可能找到方向和停靠的港灣,甚至一不小心觸到礁石,還有滅頂的危險。人生一世就猶如夜裡行船,而我們的志向和目標就是指引我們順利到達成功彼岸的燈塔。
1.沒有無邊的慾望所以活著不累
【原典】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
【張氏注曰】
人性清淨,本無係累;嗜欲所牽,捨己逐物。
【王氏點評】
遠聲色,無患於己;縱驕奢,必傷其身。虛華所好,可以斷除;貪愛生欲,可以禁絕,若不斷除色慾,恐閉塞自己。聰明人被虛名、欲色所染污,必不能正心、潔己;若除所好,心清志廣,絕色慾,無污累。
【譯釋】
禁絕無益的愛好,克制色慾的貪婪,這樣可以讓自己輕輕鬆鬆過一生。
紅塵滾滾,熙熙攘攘。很多人整天奔波勞碌,以獲取更多的金錢,再沉浸在消費的快感中,填充自己物慾的溝壑。掙錢、消費構成了無限循環的生活鏈條。然而,很多時候,當我們擁有太多花錢買來的東西時,卻忽略了不用花錢買的享受——大自然。我們的人生都充滿矛盾:有些東西看似毫不起眼,卻無比珍貴,有些享受如此簡單,眾人卻不知領略或無暇顧及。很多人過於沉迷於紙醉金迷、聲色犬馬之中,真正的生活卻被拋擲到腦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或悲哀。
解讀
享受生活但不要被生活所累
翻開詩仙李白的《襄陽歌》,有一句叫「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醒時的太白可能還想著建功立業,大展一番抱負,可酒後的太白肯定是最能體會人間極樂的,拋開一切,大自然的幽靜和美麗給了他無限的享受。此時,他不再想著生不得志的抑鬱和悲憤,只體悟著宇宙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斯美景。
與此遙相呼應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一次,亞歷山大大帝和哲學家邂逅,當時哲學家正躺著曬太陽。大帝說:「朕即亞歷山大。」哲人答道:「我是狗崽子第歐根尼。」再問:「我有什麼可以為你效勞的?」答:「請不要擋住我的太陽。」多麼曼妙的回答。他該是和太白一樣,也正在享受著不用一錢買的午後和煦的陽光。無怪乎亞歷山大大帝當時歎道:「我如果不是亞歷山大,我便願意我是第歐根尼。」
在古希臘,蘇格拉底這個被雅典美少年崇拜的偶像,長得卻像個醜陋的腳夫:禿頂,寬臉,扁闊的鼻子,整年光著腳,裹一條襤褸的長袍,在街頭遊說。走過市場,看了琳琅滿目的貨物,他吃驚地說:「這裡有多少東西是我用不著的!」是的,他用不著,因為他有智慧,而智慧是自足的。若問何為智慧,希臘哲人們往往反過來斷定自足即智慧。
在他們看來,人生的智慧就在於自覺限制對於外物的需要,過一種簡樸的生活,以便不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人已被神遺棄,全能和不朽均成夢想,唯在自由這一點上尚可與神比攀。
蘇格拉底說得簡明扼要:「一無所需最像神。」柏拉圖理想中的哲學王既無恆產,又無妻室,全身心沉浸在哲理的探究中。亞里士多德則反覆論證哲學思辨乃唯一的無所待之樂,因其自足性而成為人唯一可能過上的「神聖的生活」。
明末文人洪應明在他的《菜根譚》中對這種立身處世的行雲流水般的意念,有一些精妙的表述或形容: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雁度寒潭,雁度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這段話的意思是:當清風拂過竹林的時候,竹子會發出刷刷的聲響,但清風過後竹林便變得寂靜無聲;當鴻雁飛渡清寒的潭面時潭水中會倒映出鴻雁的英姿,但鴻雁過後潭面上便不再有任何鴻雁的影子。所以修養高深的君子只有在事情到來的時候才顯露出他的本性,表白他的心跡,事情一過去,他的內心也就立即恢復了空靈平靜。
一個人若達到了如此的境界,就會自得其樂,不會因得失榮辱而耿耿於懷。反之,就難以體驗到工作與人生的樂趣;更嚴重者,則會執著於貪念,使人生面臨著重重的危機。
2.不為惡事自然無過
【原典】
抑非損惡,所以禳過。
【張氏注曰】
禳,猶祈禳而去之也。非至於無,抑惡至於無,損過可以無禳爾。
【王氏點評】
心欲安靜,當可戒其非為;身若無過,必以斷除其惡。非理不行,非善不為;不行非理,不為惡事,自然無過。
【譯釋】
面對誘惑時,抑制自己貪婪的念頭,自然可以避免過失和災禍。
富貴,功名,利祿,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誘惑無處不在。
人都喜歡富貴而厭惡貧賤。然而富貴的求取、貧賤的擺脫,都應該經由正道。君子所應走的正道是什麼呢?是「仁」。這種說法可能會讓一些人失笑,他們認為這是與現實相脫節的。
富與貴的誘惑,擺脫貧賤的要求,其力量實在太大了,是許多人想用畢生的努力達到的。許多人就是因為抵擋不住「誘惑」和「要求」而不擇手段,走上犯罪的道路。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從一定意義上講,孔子在這裡講的不僅是一個金錢觀、人生觀問題,更蘊含了當人面對眼前的誘惑時,該怎樣進行選擇這一現實命題。誘惑往往造成短視,因此,許多時候,我們不應該認為吃虧就是傻;也不應該認為一時得了好處是走了大運,行得通,其實很可能因此而失去了得到更大好處的機會,甚至,你吃下的甜餑餑正是一個無法掙脫的圈套。
解讀
不賺黑心錢不做一錘子買賣
每一個人都關心自己的利益,上了當不可能無所覺察,受了損失不可能無動於衷。正如美國著名總統羅斯福所說:「你能在某個時候欺騙某些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時候欺騙所有人。」所以,損人利己的險惡之徒,遲早會自受其損,尤其是對於經商的人來說。
作為一個精明的人,被人稱為「比猴子還要精」,你從不干「使自己吃虧的事情」,你總能把其他人「傻帽兒」般地騙得一愣一愣而不察覺。從小你就被認為是經商的料,「無商不奸,無奸不商」,經商似乎是你天才的職業,於是,長大後,你當了商人,準備大幹一番事業,利用你精明的大腦,去大展你的宏圖。但是,你失敗了,你在商場上一再受挫。這是為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你太過精明了,從而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你要記住誠實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因為別人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傻。現代社會,你一旦失去了信譽,那麼你也就失去了一切成功的機會。
歸根到底,這還是一個「德」的問題,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具有良好的商業道德,必須以客戶以消費者的利益為重。但還有一種「一錘子」買賣的做法,是想一腳上岸、一步到位,這個「商態」同樣是不可取的。《莊子·列禦寇》中有一個「緯蕭得珠」的故事,說的正是「一錘子」買賣的危害性。
古時候,在某地一條大河邊,住著一戶以經營草織品為生的商販,他們每天把岸邊人家用蒿草織成的草箱收購運到城裡去賣,以此賺錢養家餬口,儘管生意做得不大,但也能勉強維持一家老小的生計。有一天,商販的兒子緯蕭在河裡游泳,偶然從河底撈得一顆價值千金的龍珠。一家人十分高興,緯蕭對父親說:「你成年累月賣蒿箱,縱然累斷筋骨也只能吃糠咽菜,還不如到大河深處去撈龍珠,拿到市場去賣,必定發財!」但商販不同意兒子的意見,並對兒子講了一通道理。做生意如同做其他事一樣,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到暫時的利益而忽略潛在的危險。一分生意三分險,對每一種生意,我們既要考慮到賺錢的結果,也要考慮到賠錢的下場,即使在眼前效果十分誘人的情況下,也必須從壞處打算,掂量一下該不該冒這個風險。倘若覺得某一筆生意賺錢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賠了,損失最多只佔資金的一部分,那麼,這樣的風險可以一冒;反之,一旦失敗則全盤皆輸的風險,則絕對不可冒,況且你所得到的那顆龍珠,長在大河深淵黑龍的嘴裡,你之所以能夠得到它,是黑龍在沉睡的時候,不小心從嘴裡吐出來的。一旦再下河去撈珠,遇見黑龍正愁不見偷珠的對象時,必然把你連骨頭帶肉吞到肚子裡去,到那時不僅撈不到珍珠,還會把性命賠進去。
當然,這僅是一則寓言。在商戰中,從來就沒有「搏到盡頭」的可能,聰明的人總會客觀分析事物,既能看到有利的一面,也會估計到不利的一面。商品社會市場經濟永遠充滿變數,今天賺錢的東西,說不定明天就賠,今天熱銷的產品,說不定明天就會變成「死貨」。因此,賺就賺清清白白幹乾淨淨的錢,要走正道,要放眼長遠,絕不損人利己,做那些愚蠢的「一錘子」買賣。
3.貪酒近色壞了好名聲
【原典】
貶酒闕色,所以無污。
【張氏注曰】
色敗精,精耗則害神;酒敗神,神傷則害精。
【王氏點評】
酒能亂性,色能敗身。性亂,思慮不明;神損,行事不清。若能省酒、戒色,心神必然清爽、分明,然後無昏聾之過。
【譯釋】
遠離酒色,人生才能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好,平安一生。
玩樂不上癮,飲酒不貪杯,好色而不淫,是做人的一種境界。喝酒誤事的現象常有,但在酒桌上不貪杯者鮮見。貪色之徒多是碌碌無為之愚蠢之輩,忠奸不分,庸賢不辨,凡能討自己歡心,奉送美色者就重用之,除此之外一切都不重要。這樣的人江山難保,事業也不會長久。
解讀
貪酒戀色者亡國
因貪戀酒色而亡國者,歷史上不乏其人。
陳後主名叔寶,字元秀,是宣帝的嫡長子。太建元年,後主被立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正月甲寅,宣帝崩。三天後,太子在太極前殿即位。
當時的局面似乎比較穩定,後主便日益驕縱,不思外難,沉溺在酒色中,不理朝政。
後隋文帝得知此事,以替天行道之名欲滅之。
三年春正月初一,朝會時,大霧瀰漫。後主一直昏睡,該吃午飯時才起身。這一天,隋將賀若弼自廣陵渡江,韓擒虎自橫江渡江,利用清晨順利地攻克了採石,進而攻下姑孰。這時賀若弼也攻下了京口,沿江戍守者望風而逃。賀若弼分兵切斷通往曲阿城的要道後,攻入曲阿城。採石戍主徐子建到京城告急。
很快,韓擒虎率兵自新林抵達石子岡,鎮東大將軍任忠投降,並引導韓擒虎由朱雀航到達宮城,自南掖門進入。城內的文武百官都逃出來了,只有尚書僕射袁憲、後閣舍人夏侯公韻侍奉在後主身邊。
迫於無奈,後主在井中躲了起來。接著隋軍士兵對著井口呼叫後主,後主不應。他們便要往裡面扔石頭,這才聽到後主的叫聲。當隋軍士兵用繩子把後主拉出井後,才發現原來後主與張貴妃在一起。
三月,後主與王公百官由建鄴出發,來到長安。被寬赦後,隋文帝給了他豐厚的賞賜,幾次引見,在三品官員的行列。每次有後主參與的宴會,隋文帝怕後主傷心,令不奏吳地樂曲。後來,監守後主的官員報告道:「叔寶說,既然沒有官職,每次參與朝拜時,請求能有一品官的名號。」隋文帝說:「叔寶全無心肝。」
監守官員又說:「叔寶常沉醉,很少有醒的時候。」隋文帝讓人限制他的飲酒,但接著又說:「任其性,不然,何以度日。」不久,文帝又問監守官員叔寶的嗜好。回答說:「嗜酒。」「飲酒多少?」回答道:「與子弟們一天能吃一石。」隋文帝大驚。
後主隨從文帝往東方巡視時,登芒山,陪文帝飲酒,賦詩道:「日月光天德,山川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上表請文帝封禪,文帝答詔謙讓不許。後來隋文帝來到仁壽宮,常陪同宴飲,到後主出去時,隋文帝看著他說道:「此人敗亡難道不是由於酒嗎?有作詩工夫,何如思慮時事。當賀若弼渡江到京時,有人用密信向宮中告急,叔寶因為飲酒,便不拆閱。高穎進到宮中時,那封密信還在床下,未開封。這真可笑,這是天亡陳國,也是酒亡陳國。」
可見酒色這些東西,偶爾為之也未嘗不可,但若像陳後主那樣沉溺於其中,則輕者傷身,重者誤事亡國,那才是名副其實的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4.遠離是非之地才能保身無誤
【原典】
避嫌遠疑,所以無誤。
【張氏注曰】
於跡無嫌,於心無疑,事乃不誤爾。
【王氏點評】
知人所嫌,遠者無危,識人所疑,避者無害,韓信不遠高祖而亡。若是嫌而不避,疑而不遠,必招禍患,為人要省嫌疑道理。
【譯釋】
只有清醒地認識到周圍環境的險惡,謹慎行事,才能避免誤身誤事。
世道艱難,仕途險惡。做人應該德行純厚一點,但是不能做毫無防人之心的爛好人,善良也該有點分寸,把自己的仁義善良暴露在小人面前,就是在自取傷害。因此,記得提醒自己:生活是殘酷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解讀
防人之心不可無
雖說人心向善,但由於環境使然,那「病入膏肓」的惡人在良心未發現之前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內心有多麼險惡。一般情況下,善良的人都是不設防的,在善良的人眼裡,世間所有的人和事都應該是美好的。惡人有時恰恰會利用這一點,把善良人的本性當作他們手中的刀,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去傷害善良的人。
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廣為人知。東郭先生對狼也講仁義,結果險些送命。在生活中,如果行善不分對象,同樣是錯誤的,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傷害。
現實生活中,因為缺少防人之心而受到傷害的事例屢見不鮮。
工作勤懇,任勞任怨的張輕進入公司營銷部後,一直努力工作,創造了不少佳績。沒想到,公司調來一位新經理,提出人事改革建議,而他的第一把火就燒到營銷部頭上,從部門主管到員工,全部換成新經理的嫡系部隊,張輕被調到調研部做分析員。張輕怎麼也想不通,無論工作態度還是業務能力,自己都沒得說,曾共過事的現任副總還直說要提拔他做副手。可如今到底怎麼了?自己究竟把誰得罪了?讓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做出這個決定的正是他一直深信不疑的那位副總。
生活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嚴酷的一面。我們不能因為生活的嚴酷去否定生活的美好,我們也不能因為生活的美好而不去正視生活的嚴酷。
活在世界上,我們必須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一定會遇到許多風險。但是,如果缺乏對自己基本負責的態度和對內外風險的防範之心,就可能造成生命財產、情感、事業等多方面的破壞。
如何保護自己,讓自己的生命、事業等都得到必要保證,這就是基本的「生存智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就是我們的生存智慧之一。
這句中國人的「古訓」,充分說明了對待他人的辯證關係:一方面,對待他人,不應該存有傷害之心;另一方面,當對他人沒有足夠瞭解時,需對他人有所防備,防備他人存有坑害自己的心。
戰國時,楚王非常寵愛一位叫鄭袖的美女。後來,楚王又得到一位新美人,便冷落了鄭袖。鄭袖是一個非常工於心計的女人,便暗暗籌划算計新美人。
鄭袖先是想盡辦法與新美人親近。新美人對鄭袖的熱情沒有任何懷疑,反倒心生感激。有一天,鄭袖悄悄告訴美人:楚王心情不好時,如果看到女人掩鼻遮口的羞澀模樣,就會開心。
新美人信以為真,每當楚王心情不好時,便做出掩鼻遮口的羞澀模樣來。楚王覺得奇怪,鄭袖乘機告訴楚王:新來的美人私下說,大王身上有臭氣,見面時得掩著鼻子才行。
楚王一聽,怒不可遏,便令人割掉美人的鼻子,趕出宮去。於是,鄭袖又奪回了楚王的寵愛。
善良無論如何沒有錯,但是再善良的心也應該披上一件自衛的外衣。人生一世受傷是難免的,但無論如何不能讓自己的善良成為他人手中的刀,反過來傷害了自己。
5.博學多問微言修身
【原典】
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張氏注曰】
有聖賢之質,而不廣之以學問,弗勉故也。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微而不彰。
【王氏點評】
欲明性理,必須廣覽經書;通曉疑難,當以遵師禮問。若能講明經書,通曉疑難,自然心明智廣。行高以修其身,言微以守其道;若知諸事休誇說,行將出來,人自知道。若是先說卻不能行,此謂言行不相顧也。聰明之人,若有涵養,簡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譯釋】
博學而多問,這樣的人知識將更加廣博。身處高位仍然謙虛慎言,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修身。
那些真正的學術大家幾乎都保持這樣的本色,儘管已經學富五車,但仍然謙虛好問。這是一種明智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修養。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裡,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孔子認為,要想獲取知識,就必須多聽多看。聽人說話是一種學問,有一句話叫作「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如果只聽某一方的意見,而忽視了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則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要想明白事情的真正面貌,就必須兩邊的意見綜合比較地聽才行。
解讀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虛心求教、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不僅體現出一個人良好的修養和深厚的內涵,而且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會讓自己受益匪淺,水平不斷地得到提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可以以善者為師,還可以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著極為深刻的道理。
現在,我們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為:能者為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許多人,而每個人都有許多長處值得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例如,在一個班級裡,就有許多小「能人」:有的寫了一手好字;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是象棋盤上的英雄;有的是籃球場上的闖將;有的閱讀了大量的古今詩詞;有的通曉中外地理;有的富有數學家般敏捷的思維;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賦……多向這些同學學習,不就可以使我們——這置身於萬綠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識的養分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提高自己修養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另外,這對於指導我們處世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很有裨益的。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家喻戶曉,可是人們並不容易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少;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或者喜歡拿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比較。在與人相處中,就表現為對比自己優秀、比自己強的人不服氣;寬於責己而嚴於責人;看不起有缺點和錯誤的人;拿正確的道理當作手電筒,不照自己,只照他人。這樣做,既阻礙了向他人學習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難免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諧,有的甚至會發生衝突。
所以,重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認真領會它的深刻內涵,並且努力去做,還是很有意義的。
6.恭儉謙約才能守住幸福
【原典】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
【張氏注曰】
管仲之計,可謂能九合諸侯矣,而窮於王道;商鞅之計,可謂能強國矣,而窮於仁義;弘羊之計,可謂能聚財矣,而窮於養民;凡有窮者,俱非計也。
【王氏點評】
恭敬先行禮義,儉用自然常足;謹身不遭禍患,必無虛謬。恭、儉、謹、約四件若能謹守、依行,可以保守終身無患。所以,智謀深廣,立事成功;德高遠慮,必無禍患。人若深謀遠慮,所以事理皆合於道;隨機應變,無有窮盡。
【譯釋】
恭謹自持,勤儉節約,所以才能守身不辱;想得長遠一點,深謀遠慮,這樣可以不至於困危。
宋儒汪信民曾說:「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節制而儉樸的生活能磨煉意志,鍛煉吃苦耐勞、堅韌頑強的精神,使人們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奮勇直前。如果在個人生活上,迷戀於吃喝玩樂,既消磨人的意志,又會分散工作精力,這樣的人終將難成大器,甚至會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清朝的吳敬梓,雖終生未有功名,但其窮而不墮志,樂觀陶然地在別人的「憐憫」眼光中做自己喜歡的一切。應該說,他們的精神有某種相通之處。
解讀
儉樸是一種高尚的品質
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御孫說:「儉,德之共也。」儉樸的生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可以培養人的高尚品質。生活儉樸的人具有頑強的意志,能經受得住艱苦的磨煉,胸懷開闊。無心於考慮物質生活,更不會受錢財的誘惑。物質生活條件的好壞,對他們來說,沒有絲毫的影響。因此,這種人住在簡陋的茅屋中,也有清新的生活情趣。
司馬光是北宋的宰相,歷史學家,名重一時,可是,他卻從來不擺闊。他給兒子司馬康的信中說:「許多人都以奢侈浪費為榮,我卻認為節儉樸素才算美。儘管別人笑我頑固,我卻不認為這是我的缺點。孔子說:『奢侈豪華容易驕傲,節儉樸素容易固陋。與其驕傲,寧可固陋。』他又說:『一個人因為儉約犯過失的事是很少見的。讀書人有志於追求真理,卻又以吃粗糧穿破衣為恥辱,這種人是不值得和他講學問的。』可見,古人是以儉約為美德的。現在的人卻譏笑、指責樸素節約的人,這真是奇怪的事!」
司馬光在信中批評了當時奢侈淫靡之風,並引述了幾位以儉樸著稱的人的故事。
宋仁宗時,張知白當了宰相之後,其生活水平仍然像布衣時一樣。有人說他:「你收入不少,生活卻這樣儉樸,外面人說你是『公孫布被』呢!」公孫指漢武帝的宰相公孫弘,當時汲黯批評他:「位在三公,俸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張知白聽了這位好心人的話後說:「以我的收入,全家錦衣玉食都可以做到。但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像我今天這樣的收入,不可能永遠維持。一旦收入不如今天了,家人又過慣了奢侈生活,那怎麼得了呢?無論我在不在職,生前死後,我們都保持這個標準,不受影響,不是很好嗎?」
張知白確實是深謀遠慮的,他看到了別人平時想不到、看不到的地方。
魯國的大夫季孫行父,曾經在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在位時連續執政。然而,他的妻妾沒有穿過綢衣服,他家裡的馬沒有用糧食餵過。別人知道後,都說他是忠於公室的。
晉武帝時的太尉何曾,生活十分奢侈豪華,每天光吃飯就要用一萬錢,還說沒有下筷子的地方。他的子孫也極其奢侈,結果一個個都破了家。到了晉懷帝的時候,「何氏滅亡無遺焉。」
司馬光說,這樣的事例是舉不勝舉的。他希望司馬康不但自己記住這些事例和道理,身體力行,而且還要向子孫後代進行這樣的教育。
是儉是奢,這不僅是一個人的自我修養或品德問題,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問題,真正的智者總能寧儉不奢,不僅一生平安快樂,也能留下令人景仰的美名。縱觀古今,那種追求奢華、生活糜爛的人,到頭來總落得身敗名裂,走向肉體和靈魂的雙重深淵。
7.親友正直自己也不至於誤入歧途
【原典】
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人。
【張氏注曰】
聞譽而喜者,不可以得友直。極高明而道中庸,聖賢之所以接人也。高明者,聖人之所獨;中庸者,眾人之所同也。
【王氏點評】
父母生其身,師友長其智。有仁義、德行賢人,常要親近正直、忠誠,多行敬愛;若有差錯,必然勸諫、提說此;結交必擇良友,若遇患難,遞相扶持。親近忠正之人,學問忠正之道;恭敬德行之士,講明德行之理。此是接引後人,止惡行善之法。
【譯釋】
有仁慈、正直的朋友相伴左右,這樣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幫助。接近那些正直忠誠的人,並原諒、寬恕他們的不敬和冒犯,這是待人處世之道。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判斷一個人的人品,首先要看他有什麼樣的朋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解讀
交朋友是一門大學問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這裡孔子教了我們交朋友的標準。有三種朋友是有益的,當然這裡的益不是指利益,而是對輔助自身的仁德修養有益。分別是正直無邪的朋友,誠實守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這樣的朋友,交多少個都不嫌多。另外有三種人,是不宜結交的,和他們相處久了,近墨者黑,會有損自身的品德修養,分別是諂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的人,善於花言巧語的人。孔子千年前的教誨到現在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值得我們時刻謹記於心。首先,我們要學會判斷,什麼是益友。然後還要學會克制自己的虛榮,因為這三種損友,都是善於說好聽的話,慣常討人喜歡的,而誰都喜歡被人奉承,喜歡聽順風話,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要做到「聞過則喜」,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要學會判斷什麼人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是一門大學問。戰國時的名相藺相如在宦官繆賢的門下做舍人的時候,繆賢曾經有罪,暗地裡打算逃往燕國。藺相如問他:「您怎麼知道燕王一定會收留您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跟隨趙王與燕王會見於邊境之上,燕王私下裡握著我的手說,願意和我深交。因此,我想逃往燕國。」藺相如阻止他說:「趙國強大,燕國弱小,而您當時又被趙王寵愛,所以燕王想同您深交。現在您是逃出趙國去往燕國。燕王害怕趙王,他必定不敢收留你,而且恐怕會把您捆綁起來送還趙國。您不如脫衣露體背著斧子去向趙王請罪。只有這樣,才能倖免。」繆賢聽從了藺相如的計策,果然獲得了趙王的赦免。
春秋時晉國的中行文子逃亡,經過一個縣城。侍從說:「這裡有大人的老朋友,為什麼不休息一下,等待後面的車子呢?」文子說:「我愛好音樂,這個朋友就送我名琴;我喜愛美玉,這個朋友就送我玉環。這是個只會投合我來求取好處而不會規勸我改過的人。我怕他也會用以前對我的方法去向別人求取好處。」於是迅速離開。後來這個朋友果然扣下文子後面的兩部車子獻給他的新主子。
藺相如能在燕王的慇勤中看出禍患,救了繆賢一命;中行文子在落難之時能夠推斷出「老友」的出賣,避免了被其落井下石的災難,這讓我們悟出一個道理:錦上添花的朋友未必是真朋友,當某位朋友對你,尤其是你正處高位時,刻意投其所好,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結交你,而不是看重你這個人本身。這類朋友很難在你危難之時施以援手。
東晉的大將軍王敦,生前權勢熏天,向他賣乖討好的人遍地都是,其中王舒是最慇勤的一個。而有個叫王彬的太守,獨獨不買王敦的賬,王敦對王彬很是不滿,於是兩人交惡。後來王敦死後遭到清算,他的家人王含想去投奔王舒。王含的兒子王應則勸他去投奔王彬。王含說:「大將軍平時同王彬的關係怎麼樣?你還想去歸附他!」王應說:「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應當去投奔王彬。江州王彬面對著別人的強勢,不趨炎附勢,這不是一般人的見識所能比得上的;他看到別人衰敗危急的時候,必定產生慈悲憐憫之心。荊州王舒,做事墨守成規,又怎能破格行事呢?」王含沒聽兒子的話,投奔了王舒。王舒終於把王含父子沉沒到江中。而王彬當初聽說王應要來投奔自己,便偷偷地準備了船隻在江邊等候。沒有等到王含父子的到來,王彬深深地感到遺憾。
能夠雪中送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危難時,曾被懷疑的朋友往往成為救星,十分「信賴」的朋友卻往往背叛你。這是因為人在有權得志的時候,有些小人會看重你的權勢而虛偽地溜鬚拍馬,他們不講原則地百般迎合,而真正的朋友怕你吃虧,則會以誠來告誡你。
8.任用人才要量其所能
【原典】
任材使能,所以濟世。
【張氏注曰】
應變之謂材,可用之謂能。材者,任之而不可使;能者,使之而不可任,此用人之術也。
【王氏點評】
量才用人,事無不辦;委使賢能,功無不成;若能任用才能之人,可以濟時利務。例如,漢高祖用張良、陳平之計,韓信、英布之能,成立大漢天下。
【譯釋】
任用人才的時候如果能做到量才適用,那就可以取得大的成就。
清代思想家魏源講過這樣一段話:「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之長中之短,不知人之短中之長,則不可以選人。」所以,作為人事管理者,在用人上,一定要深知人,並且要善選人。比如,對於遇事愛鑽牛角尖者,你不妨安排他去考勤;對於脾氣太強、爭強好勝者,你可以安排他去當攻堅突擊隊隊長;對於辦事婆婆媽媽、愛「蘑菇」者,你最好讓他去抓勞保;對於能言善辯喜聊天者,你可以讓他去搞公關接待。
在日常的人事管理當中,如果堅持了這一原則,將使組織發揮出最高效能。
解讀
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在現實當中,關於什麼是人才,存在一定誤解,很多企業曾在人力資源選拔上深陷學歷、能力經驗、素質等硬性條件中不能自拔。從初中到高中、中專再到大專、本科,現在動不動就是研究生、博士了。當然,社會上人們學歷的普遍提高,反映出教育的發展和全社會人口素質的提高。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很多企業管理者在選人時開始追求高學歷,他們認為學歷就等於能力,學歷高能力就高。然而,有經驗的管理者都知道,事實上並非如此。
其實,學歷只能證明一個人過去受教育的程度,並不能說明他就學識淵博,也不能因此就認定他能力非凡。學歷與能力之間不一定成正比,有學歷不一定有能力,學歷低也不一定能力低。也就是說,學歷並不代表學識,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有能力而無學歷的智者,可以說不勝枚舉,如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瑞典大科學家諾貝爾、俄國文學大師高爾基,還有當代集企業家、發明家於一身的IT界精英,世界第一首富比爾·蓋茨等都是沒有高學歷的人,但是他們創造的舉世公認的非凡成就,是無人能夠匹敵的,我們能說他們沒有能力嗎?
相反,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擁有高學歷的人,他們卻能力平平,一事無成,毫無建樹。
很多企業家認為,招聘人才的目的不是把他們的高學歷、高素質、豐富經驗作為擺設和炫耀,而是希望他們的學歷、素質、經驗能夠為企業所用,給企業帶來價值。如果不能實現這個目標,那高學歷、高素質、豐富經驗與無用便是等同,因此,適合才是最重要的,適合崗位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上馬殺賊,則書生肯定不勝任,但是如果讓書生寫奏章,作詩賦,則立刻顯示出他的專業優勢,說不定倚馬千言可待。
這樣說來,一個人是不是人才,並不是由他自身決定的,而是由選擇他的人決定的,看這個選擇的人有沒有能力將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個在企業不怎麼突出的人,換個環境就脫胎換骨了。
很多事實都可以證明,學歷只是表明了一個人的學習經歷。多煲了幾個時辰的未必都是靚湯,多讀了幾年書,未必人人都已修成屠龍正果,個個都是經天緯地之才。在很多單位,「高學歷」並沒有發揮大作用,更沒有帶來「高回報」。
學歷只是選人的一個因素,並不是選拔人才的全部或者唯一手段。企業在選人時,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只要他能拿出良好的可行性計劃,只要他是有能力的人,無論什麼學歷都可以用。對那些沒有為企業做貢獻卻拿張文憑就講條件的人,英明的企業領導者的回答就是「NO」!
9.打擊惡人讒言才能防止混亂
【原典】
殫惡斥讒,所以止亂。
【張氏注曰】
讒言惡行,亂之根也。
【王氏點評】
奸邪當道,逞兇惡而強為;讒佞居官,仗勢力以專權;不用忠良,其邦昏亂。仗勢力專權,輕滅賢士,家國危亡;若能儔絕邪惡之徒,遠去奸讒小輩,自然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譯釋】
震懾陰險之徒,痛斥小人的讒言,這樣的領導才能控制局勢,避免混亂。
讒言始於小人,任讒言擺佈者多無善終。無論在什麼時代,小人都是製造混亂的罪魁禍首。
孔子說:「世間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遜,遠之則怨。」世上什麼人都有,當然小人也比比皆是。小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如果你這輩子叫小人盯上了,那麼肯定就麻煩大了。小人沒有什麼事好做,因此他可以專心致志地琢磨你,並把這當作專業。
「小人」沒有特別的樣子,臉上也沒寫上「小人」二字,有些「小人」甚至還長得帥,有口才也有內才,一副「大將之才」的樣子,根本讓你想像不到。
解讀
識破小人的嘴臉才可以撥亂反正
幾乎所有的御人之道都要求管理者不拘小節和寬宏大量。的確,這些都作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但你不能幻想著每個人都能像你那樣大度。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任何一個組織都一樣,魚龍混雜,免不了有一些小人之輩。如果管理者一味地寬宏大量,對這伙小人也掉以輕心,那結果只能讓你在陰溝裡翻船。
一般來講,小人禍害別人的方法現列舉如下,以供你及早識破他們的險惡之處。
栽誣。即把自己的過失轉嫁給他人,誣陷他人。武則天得寵於唐高宗李治,被立為昭儀,便暗結內外,潛斥皇后。皇后雖然上了年紀,但皇上還沒有廢除她的意思。剛好武則天生下一女,皇后憐憫她便去看看,皇后出門後,武則天偷偷掐死女兒,再用被子蓋上。皇上來看時昭儀歡笑,打開被子發現女兒已死,武則天裝出驚恐萬狀,啼哭不已。皇上問左右可有人來過,左右說皇后才來過。皇上大怒說:「皇后殺死我女兒!」武則天乘機哭訴皇后的罪狀。皇后有口難言,無以自明。皇上頓生廢除皇后的念頭。
造怨。即假借其人怨恨,挑其與他人矛盾,假他人之手以去我之政敵。唐高宗時,高力士得寵,王毛仲對之卻十分鄙視,稍不如意,便破口大罵。高力士對他頗為不滿,屢進讒言。剛好毛仲妻生一男孩,三日後,皇上命高力士代表皇上賜毛仲酒饌、金帛等物,並授予毛仲剛生的孩子五品官。高力士回來後,皇上問:「毛仲喜歡嗎?」高力士說:「毛仲抱著兒子對我說:『我孩子能作三品官!』」皇上大怒說:「過去誅殺韋民時,他就心持兩端,我都沒有追究,今日還拿毛孩怨我!」於是,將王毛仲貶為兗州別駕。
怵患。即偽造某人之陰謀,挑起人主的猜忌,謂其隱患而加害之。明朝初年劉基(即劉伯溫)曾上書說甌、括之間有塊地叫談洋,南與福建交界,鹽盜盛行,社會混亂,要求在這裡設巡檢司把守,以治其亂。胡惟庸當時以左丞掌省事,他卻說談洋之地有王氣,劉基想霸佔作為自己的基地,但當時臣民不同意,劉基便請求設立巡檢司將臣民趕走。明太祖朱元璋聽信讒言,雖然沒有怪罪劉基,但內心卻頗存疑忌,解除了劉基的職務。之後,胡惟庸當了宰相,劉基氣得生病,到家後,病得更重,最後不治而亡。
買毀。即用金錢來收買敵人,使其詆毀上級將領,然後再行反間計。戰國時,秦國派王翦與端和共同率兵攻趙國。趙國派李牧和司馬尚抵抗。秦國方面則派人與趙王嬖臣郭開金接觸,使郭開金攻擊李牧和司馬尚,講他倆的壞話,說他倆打算謀反。趙王知道後,便派趙蔥和齊將顏聚去取而代之,李牧拒不聽命,趙王便派人將李牧逮捕殺害,同時也廢除司馬尚的職位。後來,秦國軍隊大破趙軍,趙王也做了俘虜。
陰陷。即暗地教人寫匿名信,羅列罪狀,揭露當權者及其至親,以激起當權者的憤怒,然後旁敲側擊,嫁禍於競爭對手。唐時,武三思為離間中宗與張柬之等五王關係,便暗地叫人上奏皇上,訴說皇后穢行於天津橋,請皇上廢黜皇后。皇上十分氣憤,命御史大夫李承嘉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承嘉奏道:「此事乃敬輝、桓彥范、張柬之、袁恕已、崔玄韋教人所為,他們雖稱為黜皇后,實際上是要謀反,我建議將他們誅滅九族。」三思還派人暗地做工作,教侍御史鄭音加以宣揚。皇上命司法部門審理。最後,將敬輝、張柬之等五王長期流放邊疆。為避免後患,武三思還先後派人刺殺五王。
可見,小人為了自己的目的都是不擇手段的。所以,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為了自己和企業的利益,必須小心謹慎,處理好和「小人」的關係。
聰明的管理者之所以能妥善處理和「小人」的關係,主要是因為把握了以下幾個原則:
不得罪他們。一般來說,「小人」比「君子」敏感,心裡也比較自卑,因此你不要在言語上刺激他們,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們,尤其不要為了「正義」而去揭發他們,那只會傷害了你自己!自古以來,君子常常鬥不過小人,讓有力量的人去處理吧!
保持距離。別和小人過度親近,保持淡淡的上下關係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過疏遠,好像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似的,否則他們會這樣想:「你有什麼了不起?」於是你就要倒霉了。
小心說話。說些「今天天氣很好」的話就可以了,如果談了別人的隱私,談了某人的不是,或是發了某些牢騷不平,這些話很可能會變成他們興風作浪和整你的資料。
不要有利益瓜葛。小人常成群結黨,霸佔利益,形成勢力,如果你功夫還沒練到家,就千萬不要靠近他們來獲得利益,因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們必會要求相當的回報,甚至黏著你不放,到時你想脫身都不可能!
吃些小虧無妨。「小人」有時也會因無心之過而傷害了你。如果是小虧,就算了,因為你找他們不但討不到公道,反而會結下更大的仇。所以,原諒他們吧!
忍無可忍且時機成熟時予以剷除。當小人欺你太甚或者在你的組織中已經造成了惡劣的影響,而你也有實力剷除對方,並且有把握不留下後患,那就不要心慈手軟了。要記住,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在任何時候都是行不通的。你唯有正視小人,並乾淨利落地將之擺平,方能避免陰溝裡翻船。
10.學習古人的經驗才能不迷惑
【原典】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
【張氏注曰】
因古人之跡,推古人之心,以驗方今之事,豈有惑哉?
【王氏點評】
始皇暴虐行無道而喪國,高祖寬洪,施仁德以興邦。古時聖君賢相,宜正心修身,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今時君臣,若學古人,肯正心修身,也能齊家、治國、平天下。若將眼前公事,比並古時之理,推求成敗之由,必無惑亂。
【譯釋】
用古人的經驗指導今天的行為,這樣才能明辨是非,遠離災禍。
如果社會充滿浮躁的氣氛,那麼身處其中的人們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恣意妄為。他們目空一切,把先輩們留下的明訓忘之腦後,以至於「前車倒了千千輛,後車到此還復然。」這樣下去,人們永遠都是糊里糊塗地生活,也永遠沒有進步可言。
解讀
悲劇已經發生不要再重蹈覆轍
功名利祿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太多的人在逐權的道路上折戟沉沙,更多的後來人不思悔悟。這樣的悲劇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在這個問題上,一個女人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
後漢孝明帝的皇后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小女兒,十四歲入太子宮為太子妃,明帝即位後冊封為皇后,兒子章帝即位後,因為年紀小,馬皇后臨朝稱制,處理國家大事,史稱明德馬後。
章帝和自己的幾個舅舅感情很好,便想依照慣例,封自己的幾個舅舅為侯,太后卻堅決不同意。
章帝向母親請求說:「從西漢以來,國舅封侯和皇子封王已經是國家的制度,您自持遜讓卻讓兒子背上虧負舅家的名聲。」並早在建朝初期,陰、郭兩家的國舅都得以封侯為例子。
馬太后耐心解釋說:「我並不是想得謙讓的美名,讓皇上落個刻薄的名聲,而是鑒於西漢那些後族幾乎沒有不因榮寵過盛而導致滅亡的,陰、郭兩家乃是先皇的後族,我也不敢比,先帝在封皇子為王時,國土和賦稅收入比建武時期減少了一半,我曾問過先帝為何這樣做,先帝說:『我的兒子怎敢和先皇的兒子一樣。』此言我一直銘記,然則我的娘家又怎敢和陰、郭這些開國的後族相比。」
這一年大旱,有一名投機官員想趁勢討好皇上和後族,便上奏說天災乃是因為不封國舅為侯之故。
馬太后看後大怒,下詔嚴詞斥責:「你不過討好我而已,怎敢妄言天災與不封侯有關。漢成帝時,一日之間封王家五人為侯,當時大風拔樹,黃霧四塞,這才是天災示警,乃是後族過盛,乾綱不振之故,終於導致王莽篡漢之禍,從沒聽說後族謙遜守禮而導致天災的。」大臣們見太后執意堅決,便沒人再敢做這種投機生意了。
章帝總覺得舅舅不封侯,自己心有愧疚。大臣們碰了釘子不敢說話,便親自向母后苦苦哀求:「舅舅們年紀都大了,身體又多病。萬一有所不諱,生前得不到封典,兒子可要抱憾終生了。」
馬太后雖然心裡不願意,但實在拗不過兒子,只好同意章帝封自己的兄弟們為侯,常為此鬱鬱不樂。
臨下詔冊封的前一天,馬太后把自己的兄弟們召進宮,告誡他們切忌權勢過大,自蹈覆亡之禍。
馬太后的兄弟們體會到太后的良苦用心,第二天接受封爵後,便堅決辭去在朝中的職務,以列侯歸第。
後漢選擇皇后大多是開國功臣之家,主要是鄧、馬、竇、梁四家,而鄧、梁、竇之族因權勢過盛而遭滅門之禍,只有馬氏一族謹守禮節,不敢稍有逾越,得以保全。
明德馬皇后能深明古今成敗大義,她在位期間,始終壓制自己娘家的勢力,既不是不愛富貴,更不是不願意娘家與自己同享富貴,而是深知富貴乃禍患之門,稍有閃失便會有不忍言之大禍,真是明理達義。
東漢的思想家王符曾經有個很精彩的比喻,他說:君主嬌寵自己喜愛的貴臣和一般人養育嬰兒犯同樣的過錯,人們餵養嬰兒總是擔心他吃不飽,盡量多給奶水吃。君主嬌寵貴臣也總是嫌給予的權力不夠大,財物不夠多,所以無限制地賞賜財物,增大權柄,而嬰兒因吃得過飽經常生病甚至夭折,貴臣也因權勢過盛,財物過多而積成罪惡,經常會招來禍患甚至滅亡。比喻淺顯通俗,可謂一語中的。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後人到此宜明鑒」。
11.凡事三思而行
【原典】
先揆後度,所以應卒。
【張氏注曰】
執一尺之度,而天下之長短盡在是矣。倉卒事物之來,而應之無窮者,揆度有數也。
【王氏點評】
料事於未行之先,應機於倉卒之際,先能料量眼前時務,後有定度所行事體。凡百事務,要先算計,料量已定,然後卻行,臨時必無差錯。
【譯釋】
在做事之前多一些謀劃,這樣才能處亂不驚,臨危不亂。這就是高明的管理和做事之道。
看高手下棋,絕對是一種享受。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處,而且為下一步甚至是下幾步如何去走都做好了鋪墊。這不是隨手拈來的棋路,他們在走每一步時都能精確地算計,整個棋路的發展都在他們心中把握著,這樣勝算的機會就大得多。
做事如下棋,一個有作為的人做出每一個行動之時都能精準地預測。他們會預測到這個行動將會帶來什麼後果,以及如何利用這個後果再採取下一步的行動。擁有了這種能力,對你整個事業的發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解讀
多算勝,少算不勝
《孫子》中說:「多算勝,少算不勝,由此觀之,勝負見矣。」這裡的「算」是指「算計」,也就是事前有充分的計劃。算計多的一方穩操勝券,而算計較少的一方則難免見負。
戰術要依情勢的變化而定,整個戰爭的大局,事先必須要有充分的計劃,戰前的計劃多,才會獲勝,計劃少則不易勝利,這就是計劃求勝的道理。
沒有把握的戰爭不可能一直僥倖獲勝,終究會碰到難以克服的障礙。因此,在管理的過程中,當我們有什麼行動時,最好還是經過精確的算計後,有制勝的把握再動手,也就是有了比較大的「勝算」再行動。
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有資格被尊為「名將」的人,都有個大原則,即不勉強應戰,或者發動毫無勝算的戰爭。如三國時的曹操便是一例。他的作戰方式被譽為「軍無幸勝」。所謂的「幸勝」,便是僥倖獲勝,即依賴敵人的疏忽而獲勝。實際上,曹操的制勝手段絕非如此,而是確實掌握相當的勝算,依照作戰計劃一步一步地進行,穩穩當當地獲取勝利。
雖說要經過精確的算計才能勝算,然而管理活動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勝算。因為其中包含著許多人為的因素,諸如情感因素在內,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勝算,無法確實地掌握。不過,我們可以把握一個原則,即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勝算,才可以行事。
而要做到有把握,就必須知彼知己。話雖然很容易理解,實際做起來卻頗難。處於現代社會中的管理者,均應以此話來時時提醒自己,無論做何種事均應做好事前的調查工作,切實客觀地認清雙方的具體情況,才能獲勝。
經營管理有時候還是需要運用「不敗」的戰術來穩固現況。就像打球一樣,即使我方遙遙領先,仍需奮力前進,掌握得分的機會。荀子說:「無急勝而忘敗。」即在勝利的時候,別忘了失敗的滋味。有的人在勝利的情況下得意忘形,麻痺大意,結果鑄成意想不到的過錯。須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預先設想萬一失敗的情況,事先準備好應對之策。拿企業經營來講,一個企業管理者在從事經營時,必須事先做最壞的打算,擬好對策,務必使損失減至最低限度。如此一來,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有致命的傷害,這一點至關重要。就管理者個人來講,如果有了心理上的準備,情緒上就會放鬆,遇到問題也會穩穩當當地解決。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擁有思維縝密的習慣,在採取行動之時,把每一步都精確地算計好,至少有七分勝算才可行動做事,這樣才能避免在整個大勢上出現差錯。「一著棋錯,滿盤皆輸」,這句名言管理者不可不記。
12.懂得權變才能解開很多死結
【原典】
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張氏注曰】
有正、有變、有權、有經。方其正,有所不能行,則變而歸之於正也;方其經,有所不能用,則權而歸之於經也。
【王氏點評】
施設賞罰,在一時之權變;辨別善惡,出一時之聰明。有謀智、權變之人,必能體察善惡,辨別是非。從權行政,通機達變,便可解人所結冤仇。
【譯釋】
管人做事要懂得隨機應變,這樣才能化解很多難解之事。不能因為手中有了權力或者因為自己能力比別人強,就頑固不化、一意孤行,這樣是沒有出路的。
作為道家先哲,老子在為人處世的屈伸方面有這麼一個著名的觀點——「曲則全,枉則直」。他認為能夠經受得住委屈,才能夠保護自己的利益;能夠彎曲,才能有一展宏圖的機會。
老子的這一觀點,正是我們為人處世時須時刻牢記的人生大智慧。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不公與壓迫,倘若僅憑一時之氣奮起反抗,往往解決不了事情,反而會造成更不利的局面。
大丈夫能屈能伸,沒有勝算的時候,就不能去硬拚,只能隱忍,隱忍並不可恥,只要在這段時間內積蓄力量,待形勢一變,必能穩操勝券。
解讀
管人管事要善於「變」
自然萬物、人類社會無時無刻不在依照自身內在的規律運行。天體有天體的運行軌跡,社會有社會的發展軌跡,生命也有自己的成長軌跡。所以,萬事萬物不變只是相對的,變才是絕對的。什麼都在隨著時空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不過有的變化大,表象鮮明,有的變化微妙,表象模糊而已。尊重客觀規律,進一步說就是尊重變化。順其自然,就是順應變化,應時而變。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無論思想多麼局限,但「變」這一客觀事實是許多人都意識到並反覆論述過的。「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朝代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自然「國無常強,無常弱」,強國和弱國也是「無常」的,在一定條件下,強可以變弱,弱國也可以強盛起來。《孫子兵法》中關於強弱、常勢、常形等,也注述得相當精彩,「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亂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金、木、水、火、土五行,春、夏、秋、冬四時,哪有不變之理,連日月星辰都有短長、圓缺,何況其他事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變」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應變」則是管理者能力的表現。現代人們的工作行為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情勢、心理、關係等。因此,管理者管理下屬的工作行為,以及由此調整工作計劃、目標和辦法都是常見之事。這就需要管理者提高應變能力,做到頭腦靈活,及時找對策。
應變能力,是一種根據不斷變化的主客觀條件,隨時調整領導行為的能力,也是確保管理者獲得圓滿成功的一個先決條件。
如果管理者的思維方法都是沿著既成的模式和程序而進行思維活動,那就等於把自己的思維限制在狹小的天地裡,抑制了自由創造的生機,使之缺乏創造性和靈活性,這與管理者所肩負的時代使命是不適應的。因此,要想提高應變能力,我們在改造常規思維(而不是拋棄)的同時,必須學會非常規性思維。
在一般情況下,按規範辦事並沒有錯。但是,當原有的規範已經不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時,仍然圖省事,照規範行事,就可能犯大錯誤,吃大虧。而且,任何規範都是針對一般情況講的,它不可能包括事物的所有可能性。當出現了特殊情況,需要採取特殊的對策時,就要有衝破規範的勇氣。一個稱職的管理者,遇事要善於和敢於拿出自己的創見和辦法,才能開創新局面。「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具有應變能力的管理者,不例行公事,不因循守舊,不墨守成規,能夠從表面「平靜」中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從中探索新路子,總結新經驗。對改革中遇到的新事物、新工作,能夠傾聽各方面的意見,認真分析,勇於開拓,大膽提出新設想、新方案;對已取得的成績,不滿足、不陶醉,能夠在取得成績的時候,不得意忘形,能透過成績找差距、挖隱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對應變管理運用自如。應變是由人的意識所支配的,因此,應變首先是人的思維方式的變化,即思維性應變。一個人必須思路廣闊、頭腦靈活、敏捷好動、審時靜思,方能在變化中取得主動權。
13.說話到位而無過可以避免災禍
【原典】
括囊順會,所以無咎。
【張氏注曰】
君子語默以時,出處以道;括囊而不見其美,順會而不發其機,所以免咎。
【王氏點評】
口招禍之門,舌乃斬身之刀;若能藏舌緘口,必無傷身之禍患。為官長之人,不合說的卻說,招惹怪責;合說的不說,挫了機會。慎理而行,必無災咎。
【譯釋】
心中有數,閉口不言,凡事能順長時機,這樣可以遠怨無咎。
管好自己的口舌就能避災免禍,儒家智慧提倡「少言」、「慎言」,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很多時候都存在「禍從口出」的情況,因此把握好說話的時機、場合是很重要的。孔子認為,應該與人交談溝通的時候卻沒有這樣做,就失去了結交朋友的機會,可能與一個真正有益於自己的朋友失之交臂。還有一個經常犯錯誤的地方是,說話不看對象,把話對不該說的人說。聰明的人能夠看出哪種人才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朋友、真正的英雄,所以,他能做到既不失去結交朋友的機會,也不會對道不同的人浪費言辭,說錯話。
解讀
多聽,多看,少說
有人把語言形容成刀劍一樣,因此愈顯得慎言的重要。孔子是一個非常慎言的人,他待人誠懇恭謙,看起來好像不善言辭,但在公開場合裡,他又非常能言善辯。所以,孔子一直在陳說一個道理:「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人的臉孔上,有兩個眼睛,兩個耳朵,兩個鼻孔,卻只有一張嘴巴,這奇妙的組合,蘊含著很深的意義,就是告誡人們要多聽,多看,少說。
《伊索寓言》中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舌頭,最壞的東西還是舌頭。」中國還有句諺語:背後罵我的人怕我,當面誇我的人看不起我。因此,人要懂得「禍從口出」的道理,管住自己的舌頭。
范雎在衛國見到秦王,儘管秦王求教再三,他都沉默不語;諸葛亮在荊州,劉琦也是多次請教,諸葛亮同樣再三不肯說。最後到了偏僻的一座閣樓上,去了樓梯,范雎和諸葛亮才分別對秦王和劉琦指示今後方向,所以歷史上的「去梯言」,就表示慎言的意思。
東晉時代的王獻之,一日偕同兩個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去拜訪東晉當代名人謝安。徽之、操之兩人放言高論,目空四海,只有獻之三言兩語,不肯多說。三人告辭以後,有人問謝安,王家三兄弟誰優誰劣?謝安淡淡說道:慎言最好!
有些人喜歡信口雌黃,好談論是非,說三道四,大放厥詞,謬發議論,有時候危言聳聽、故弄玄虛、輕口薄言、冷語冰人,這種習慣對於人生是有害無益的,必須注重改變。
14.堅守信念才能立功
【原典】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張氏注曰】
橛橛者,有所恃而不可搖;梗梗者,有所立而不可撓。孜孜者,勤之又勤;淑淑者,善之又善。立功莫如有守,保終莫如無過也。
【王氏點評】
君不行仁,當要直言、苦諫;國若昏亂,以道攝正、安民。未行法度,先立紀綱;紀綱既立,法度自行。上能匡君、正國,下能恤軍、愛民。心無私徇,事理分明,人若處心公正,能為敢做,便可立功成事。誠意正心,修身之本;克己復禮,養德之先。為官掌法之時,慮國不能治,民不能安;常懷奉政謹慎之心,居安慮危,得寵思辱,便是保終無禍患。
【譯釋】
堅守自己的信念,不為外界所干擾,這樣才能有所作為。孜孜以求,勤懇敬業,這樣才能善始善終。
在開放的社會與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遠大而宏偉的目標;但無論你所樹立的是怎樣的理想,信念堅定、不以物移,應該是必須堅持的原則。只有如此,才會使自己的理想實現,不會一直遙遙無期。
解讀
不管別人怎麼說只管專心做自己的事
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與人相見,三兩句話就說起別人來了,這是很平常的事;而且越是有名的人,甚至越是偉大的人物,毀或譽也就越多。一個真正幹事業的人,不應輕易相信別人的議論,不要計較別人的毀譽,而是應該專心干自己的事,踏實走自己的路。同時對於別人,也不應當因個人恩怨進行不切實際的詆毀和讚譽。這既是一種做人的道德原則,也是一種處世的方法和策略。
在這方面,漢末時管寧「志於道」的堅定信念,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生於延熙元年(158年),卒於正始二年(241年)。
管寧家裡很窮,而且他十六歲時就死了父親,親戚朋友可憐同情他,贈送了許多財物讓他葬父,可是管寧一文不取,只憑借自己的實際財力安葬了父親。
管寧好學,結交了幾個後來很著名的學友,一個叫華歆,一個叫邴原,三個人很要好,又都很出色,所以當時的人把他們比為一條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他們最尊敬的大學者是當時著名的陳仲弓,陳仲弓的學識行為成了他們的追求目標。他們求學的時候,常常是一邊讀書,一邊勞動。有一天,華歆、管寧兩人在園中鋤草,說來也巧了,菜地裡頭竟有一塊前人埋藏的黃金,鋤著鋤著,黃金就被管寧的鋤頭翻騰出來了。華歆、管寧他們平日讀書養性,就是要摒除人性中的貪念,見了意外的財物不能動心,平時也以此相標榜。管寧見了黃金,就把它當作了磚石土塊對待,用鋤頭一撥就扔到一邊了。華歆在後邊鋤,過了一刻也看見了,明知道這東西不該拿,但心裡頭不忍,還是拿起來看了看才扔掉。過了幾天,兩人正在屋裡讀書,外頭的街上有達官貴人經過,乘著華麗的車馬,敲鑼打鼓的,很熱鬧。管寧還是和沒聽見一樣,繼續認真讀他的書。華歆卻坐不住了,跑到門口觀看,對這達官的威儀艷羨不已。車馬過去之後,華歆回到屋裡,管寧卻拿了一把刀子,將兩人同坐的蓆子從中間割開,說:「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
漢末天下大亂之後,人的生命財產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帶就更沒法再待下去了。管寧、邴原還有王烈幾個人相約,到比較安全的遼東去避難。當時遼東太守是公孫度,很有統治能力,而且遼東地理位置偏僻,戰亂沒有波及,是一個理想的避難地。至於管寧幾個人,在中原的名氣很大,公孫度是知道的,所以對他們的到來非常歡迎,專門騰出驛館請他們居住。見了公孫度,管寧只談了談經典學術,對當時的政治軍事局勢閉口不談。拜見過公孫度以後,管寧沒有再住驛館,而是找了一處荒山野谷,自己搭個簡易房子、挖個土窯居住。公孫度死後,他兒子公孫康掌了權,野心比他父親還要大,成天想著海外稱王的美事。他想給管寧封個官,讓管寧輔佐他,可是懾於管寧的賢名,硬是開不了口。曹操做司空後,下令征辟管寧入朝,公孫康把詔命壓下不宣佈,管寧當然也不會知道了。中原局勢穩定以後,許多流民都返鄉了。但管寧依然不動,安居遼東。不久遼東的局勢也有了變化,公孫康死後,他弟弟公孫恭繼位,這個人身體有病,生性懦弱,沒有統治能力,而公孫康的私生兒子公孫淵偏偏是個雄才,不安於下位。管寧看到遼東快要亂了,這才帶著家屬乘船回中原。公孫恭親自送他,贈送了許多禮物,管寧先收了,出發時,連同公孫度、公孫康以前的贈物,全部留下來,一介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算起來,他在遼東整整生活了三十七年。
船隊在海上航行時,遇到風暴,大部分船都沉沒了,管寧坐的這隻船也很危險,但是管寧從容不迫,好像沒發生事情一樣。這時,奇跡發生了,夜幕中突然出現了一點亮光,給船隻指引方向,到達了一處荒島,這才轉危為安。當時人們發現,島上沒有居民,也沒有點火的痕跡,這光是從哪裡來的呢?人們把它解釋為奇跡,並說這是管寧的「積善之應」。管寧的回鄉,名義上是奉了魏文帝的征辟詔書,實際上是躲避即將到來的遼東之難。但回到故鄉以後,魏文帝就下詔封管寧為太中大夫,管寧堅決推辭,說自己老了,實在沒什麼才能,要求皇帝放過他。可是皇帝偏偏不肯放過他,魏文帝死後,魏明帝又多次徵召他,華歆、王朗、陳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覆地推薦管寧,華歆還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讓於管寧。管寧呢,則是一律推辭,到死也沒有答應出仕。
當然,要求現代人去像管寧那樣做,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有些不符合實際。但他那種即使是「務虛」也堅定不移的精神,應值得我們去學習。現代社會物慾橫流,無處不在的誘惑常常使我們陷入猶豫和迷失之中,令我們向著目標的努力半途而廢。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淡泊明志,不以物移,確實是成就一番遠大事業的保證。
人貴有志。但「志」對於人來說,不能僅僅作為一個符號和標記。人一旦樹立了遠大理想和生活目標,就要對它負責;這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在追求事業理想的過程中,堅毅自信、果敢不疑,不隨波逐流,不輕信盲從,這些都是必要必需的品質。倘若總在口頭上談理想談得眉飛色舞,臨到陣前卻又害怕艱苦,埋怨沒有錦衣玉食,那麼這種人要麼是懦夫,要麼是偽君子,不僅不宜與之「論道」,甚至連與之交友都要三思。而對於自身,更要時時自查自省,看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毛病,以防影響自己前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