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悶熱。
名家解讀
「燠」這個字很少見,右部的「奧」很容易誤將下邊封口,多寫一橫。其實,「奧」的本義是房子裡邊,下面的「大」是兩隻手,舉著一個東西在房子裡邊,所以,下邊不能封口。(張一清)
辨析
「燠熱」出自《周書·王褒傳》:「江南燠熱,橘柚冬青;渭北冱寒,楊榆晚葉。」「燠」讀作yu,不要讀成ao,意思是悶熱。
你知道嗎?
古代對夏天有很多稱呼,「孟夏」是夏季的第一個月,「仲夏」是夏季的第二個月,「季夏」是夏季的最後一個月。「槐夏」是因為槐樹開花在夏季。「溽暑」指盛夏,是夏季最炎熱的時候。「暮夏」是夏天將盡的時候。形容天氣炎熱、悶熱的詞語也很多,比如「焦熱」「沸熱」「毒熱」「鬱熱」。
字裡字外
在炎熱的夏季,我們通常用空調來降溫,那麼,在電器尚未出現的古代,中國人用什麼方法在燠熱的季節裡消暑降溫呢?
最方便、實用的降溫工具當然是扇子了。扇子在我國歷史悠久,相傳最早的扇子是虞舜所制的「五明扇」,到了殷周時期出現了用野雞尾羽製成的「雉尾扇」,這些長柄扇用於貴族儀仗,為出行遮塵納涼。我們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來擋住太陽,手輕輕搖動就可以產生風,所以古人也把扇子稱為「搖風」或「涼友」。
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供人們消暑的「涼屋」。涼屋一般建在水邊,利用一種類似水車的裝置推動扇輪搖轉,這樣,涼氣就會一陣一陣地傳到屋中。還可以利用機械將水送到屋頂,水會沿著房簷流下來,製成一面人工水簾,屋子裡自然會涼快起來。
除了避暑的裝置以外,古人還善於利用飲食達到消暑的目的。在清朝,一到伏天,北京地區的街市上就會有暑湯出售,人們用紫蘇葉、藿葉、甘草等熬湯,以此達到健脾補中的效果。此外,還有多種消暑的冷飲,比如用甜瓜、杏仁、葡萄乾、鮮胡桃等料製成的冷飲,食用起來冰涼爽口。
例句
天氣燠熱而沉悶,空中沒有一絲兒微風。
沈從文《八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