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bu刊kān

【釋 義】

不容更動和改變。

【名家解讀】

「刊」字從「刀」,是刪除的意思。過去人們在竹簡上寫字,如果寫錯了就拿刀刮掉,就叫作「刊」。「不刊之論」或「不刊之說」常常用來稱讚某人言論完善精確,不容更改,千萬不要理解成「不適合刊登的言論」。(孟蓬生)

【辨 析】

「不刊」最常見的用法就是「不刊之論」,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用來形容文章或言辭的精準得當,無懈可擊。在記憶的時候不要望文生義地將「不刊」理解為「不堪」,也不要錯誤地將其理解為無法刊登的言論。

你知道嗎?

有些言論曾經被認為不可動搖,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地心說」。這如今看來近乎荒謬的言論,在哥白尼的「日心說」被人們所信服之前,絕對算得上是「不刊之論」。

【字裡字外】

「不刊」中的「刊」字在古代指消除刻錯了的字。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刊」字和「刻」字結構相近呢?沒錯,「刊」不僅有消除、修改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刻,如「刊印」「刊本」等。

「不刊」的出處是西漢揚雄所著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意思為,這是一本可與日月爭輝,不能刪減一字的書。我們不禁會想,難道這裡所提到的書是用刀刻成的?眾所周知,造紙術是在東漢才由蔡倫改進,並逐漸廣泛應用。那麼在東漢之前的朝代,人們用什麼材料書寫呢?

早在夏商時代,古人們就將字刻在龜甲之上,也就是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甲骨文。在商周時代則出現了刻在青銅鼎上的金文。到了周朝晚期直至兩漢時期,古人主要的書寫材料分別為竹簡木牘和縑帛。

簡是狹長的竹片、木片,一般只寫一行字。可以寫幾行字的寬木板被稱為「牘」,書信往往寫在一尺長的木牘上,所以有「尺牘」之名。若將簡編連起來就成為冊。

縑帛是作為書寫載體的絲織品,與簡牘並存了很長一段時期。縑帛柔軟輕便,幅面寬廣,宜於畫圖,但其價昂貴,普通人幾乎用不起,而且一經書寫就不便更改,一般只用為定本,所以縑帛始終未能取代簡牘作為記錄知識的主要載體。

【例 句】

這可以說是不刊之論,我有同感。

孫犁《萬國儒〈歡樂的離別〉小引》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