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ji子zi

【釋 義】

指佛經中的唱頌詞。

【名家解讀】

偈子又稱為「偈頌」,是宣揚佛理的短句,一般都以詩的形式出現,但又不像詩那樣講究遣詞和平仄,而是以明白曉暢、朗朗上口為主要追求。比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有個著名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蒙曼)

【辨 析】

佛教術語。「偈頌、偈文、偈句、偈言、偈語、偈誦」都是梵語中的「偈佗」,根據梵語翻譯過來的。有人解釋偈為「竭」,就是「竭盡」的意思。

你知道嗎?

梵語是印度語族的一種語言,十分古老,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在世界古代語言中,梵語文獻的數量僅次於漢語,遠遠超過希臘語和拉丁語。

【字裡字外】

傳說,在南北朝的時候,弘忍大師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神秀是最優秀的,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為了選擇繼承人,弘忍讓他的徒弟們都做一個偈子,神秀就在院牆上寫了一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意思是,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邪魔。

這時,在廚房打雜的小和尚惠能也做了一個偈子,請別人寫在了神秀的偈子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這個偈子很契合禪宗「頓悟」的理念。意思是,世上本來就什麼都不存在,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是空的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弘忍看到這個偈子,認為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就把衣缽傳給了惠能。後來六祖惠能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當時神秀比六祖的名聲還廣,當武則天要請神秀禪師為國師時,神秀禪師卻說:「我沒有這個資格,傳承衣缽的是師弟惠能禪師。」這時候統治者才聽說了惠能這個人,這也為南宗禪法後來一統中國奠定了基礎。神秀禪師雖不是六祖,但他的心量堪稱「六祖」也不為過。

【例 句】

記得《說岳全傳》裡講過一個高僧,當追捕的差役剛到寺門之前,他就「坐化」了,還留下什麼「何立從東來,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