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yī語yǔ成chenɡ讖chen

【釋 義】

「讖」指將要應驗的不好的預言、預兆。「一語成讖」的意思是「不幸而言中」。

【名家解讀】

「讖」不好寫,也不好讀。「一語成讖」用現代流行的詞講就是烏鴉嘴的意思。這個字只要記住是由言字旁和「從」「戈」「韭」幾個部分構成,也就不難寫了。因為「讖」是一種預言,所以它是言字旁。它右邊的「韱」讀xiān,指的是一種叫作「山韭」的野生植物,所以字形裡面含有「韭」。(張一清)

【辨 析】

「讖」易誤讀成jiǎn,易誤寫成「一語成箴(zhēn)」。「讖」是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凶的隱語。而箴是動詞,意為勸告,還是一種文體。

你知道嗎?

「讖」出現得很早,秦初有一個讖語是「亡秦者胡」。秦始皇因為這句話大修長城,嚴防胡人入侵,這浩大的工程令百姓吃盡了苦頭。結果,秦朝並沒有亡於胡人,而是亡在了秦二世胡亥手裡。

【字裡字外】

詩讖,是指詩的內容無意中預示了後來發生的事。

隋朝有一位「一語成讖」的悲劇人物,他就是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煬帝。他下令開鑿隋朝大運河的時候,南下揚州,一日偶得雅興,寫下一首詩:「三月三日到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意欲持釣往撩取,恐是蛟龍還復休。」意思就是想把江裡的鯉魚抓上來,但是鯉魚並非池中物那麼簡單,恐怕是蛟龍變的,不能被擒住。此詩不佳,但隋煬帝很喜歡,還把這首詩交給樂工,讓隨行的宮女合唱。但是,聽出詩中之意的人暗自覺得不祥,因為「鯉」和「李」同音,當時李淵已漸漸官居高位,因此詩中有李淵化龍之意。

此外,隋煬帝還曾作索酒歌:「宮木陰濃燕子飛,興衰自古漫成悲。他日迷樓更好景,宮中吐焰奕紅輝。」傳說中迷樓是隋煬帝在揚州建造的行宮,他在民間選取數千貌美女子居住其間,終日在樓中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這首詩藝術水平不高,可是隋煬帝很喜歡這首詩,只要在迷樓飲酒作樂,必命令宮人唱此歌。

只是果然「興衰自古漫成悲」,隋煬帝的這兩首詩都一語成讖,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成為大唐開國之君,應了鯉魚為龍的詩句。而李淵大兵攻入京師時,隋煬帝躲入迷樓,唐兵將迷樓付諸一炬,火勢沖天,就應了「宮中吐焰奕紅輝」。

【例 句】

當戰地記者前,他曾玩笑般言道:「沒準幹了這一行,哪一天就回不來了。」不想一語成讖,血灑戰場。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