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動物·植物

釋義

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門峽)一樣。

辨析

「砥柱」是山名,是專有名詞,不可寫作「抵住」或「抵柱」。

起源與演變

砥柱是黃河三門峽中的山,根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於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毀。

唐代的魏徵在《砥柱山銘》中寫道:「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存。」以誇張的筆觸,回顧了砥柱山所經歷的歷史,充滿了對祖國秀麗河山的自豪感和對黃河母親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中流砥柱」用來比喻起支柱作用的人,最早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yuan)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句

每次比賽他總是能及時地化解危機,絕地反擊,不愧是我們籃球隊的中流砥柱。

字裡字外

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關於砥柱山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領幾條貨船駛往黃河下游,船行到神門河口,突然狂風不止,大雨傾盆,峽谷裡白浪滔天,霧氣騰騰,無法看清方向。老艄公駕船穿過神門,眼看風浪就要把小船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聲:「掌好舵,朝我來!」隨後縱身跳進了波濤之中。船工們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就聽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來,朝我來」,原來是老艄公站在激流當中為船指引方向。船工們駛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個浪頭將船推向下游,離開險地。船工們在下游拴好了船,返回去找老艄公,見他已經變成了一座石島,昂頭挺立在激流中,為過往船隻指引航向。因此,人們也把中流砥柱稱為「朝我來」。

從此以後,中流砥柱就成了峽谷中的航標,船隻駛過三門以後,就要朝砥柱直衝過去。當船眼看要與砥柱相撞時,砥柱前面波濤的回流正好把船推向旁邊安全的航道,使其避開礁石,順利駛出峽谷。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