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事物

釋義

唐代宮內有金鑾殿,後來小說戲曲中泛稱皇帝接受朝見的殿。

辨析

「鑾」容易誤寫。「鑾」是形聲字,從「金」部,為古時皇帝車駕所用的儀鈴,安裝在軛首或車衡上方,西周時開始流行。張衡《東京賦》中有「鑾聲噦噦」,形容鑾鈴的聲音。

「鑾」不要誤寫為「鸞」,後者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鸞鳳」是指鸞鳥和鳳凰,多用來比喻夫妻。

起源與演變

「金鑾殿」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朝。據史書記載,在唐宋朝皇宮裡都有金鑾殿建築。金鑾殿與翰林院相接,所以唐代帝王召見學士等官員常在此殿,因此金鑾殿極有名氣。宋代沿襲了唐代的規制,在京城也建有金鑾殿。到了明清時期,太和殿是皇帝例行朝會、舉行大典、行使最高權力時使用的宮殿。

例句

明清時代的皇帝,經常五更天起床到金鑾殿上早朝,這樣的情形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描繪。

字裡字外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車輛。古代的車輛靠人力或畜力行進,根據不同的用途,又有不同的稱謂。

「鑾」是帝王的代稱,皇帝皇后出行要乘坐車駕,自然就有了「鑾駕」「鑾輿」這樣的皇室用車。這些宮廷車乘十分華麗,帶有尊貴的皇室氣派。

「輦」,兩夫並行拉車前進,它的本義是古代用人拉著走的車子,後來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車子。「龍輦」和「輦御」是皇帝的車駕。「鳳輦」是皇后的車駕。「輦道」和「輦路」是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步輦」是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類似轎子,也為皇室成員所乘坐。

「軒」是古代一種前頂較高、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官職的人乘坐。「軒朱」「高軒」都是指古代顯貴者所乘坐的車子。

「軺」是古代一種輕便的小馬車。在古代,一個國家的國君到達另一個國家時,會有一輛小車為他的車隊開道,這種小車就是「軺」,車上乘坐著禮賓官或使節。

除了為皇帝、官員服務,車在古代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將戰車叫作「乘」,一輛戰車配置若干數量的兵士,「乘」的數量成為一個國家軍事力量是否強大的重要標誌。「萬乘之國」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戰車過萬,兵力十分強大。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