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活動

釋義

東施模仿西施皺眉頭。比喻不考慮實際情況,盲目模仿,不但相差甚遠,反而出了醜。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

辨析

「顰」通「矉」,是皺眉頭的意思,組詞「一顰一笑」「東施效顰」等。不能錯寫成「頻繁」的「頻」。

起源與演變

「東施效顰」一詞出自《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裡,其裡之醜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裡。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美女西施因病而皺著眉頭,鄰居醜女東施見了覺得很美,回去時也捂著胸口,皺著眉頭。村裡的富人看見她這樣,都緊閉著大門不願出來;窮人見了,帶著妻子兒女躲著她跑了。東施光知道(西施)皺著眉頭美,卻不明白她皺眉的樣子美的原因。

例句

若真也葬花,可謂東施效顰了;不但不為新奇,而且更是可厭。

曹雪芹《紅樓夢》

字裡字外

西施,中國古代美女。據《吳越春秋》記載,西施乃春秋時越國苧蘿山(今浙江諸暨縣南)一民女。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後,越國大夫范蠡看到西施貌美,便教以歌舞諸技,獻與吳王夫差,深為夫差寵愛,特為她建了館娃宮。

我國明代戲劇作家梁辰魚在傳奇《浣溪沙》中塑造了一個美麗忠貞、熱愛祖國的西施形象。西施與范蠡一見鍾情,訂立婚約。范蠡入吳為奴一去不返,西施輾轉憂慮,思念情人。三年後,范蠡回國,去山中迎接西施,並勸她以社稷興廢為重,犧牲青春,去吳國迷惑夫差。西施深明大義,毅然以國家利益為重,割斷情愛。她入吳前專心學習歌舞,入吳後一面將定情之物溪紗朝夕佩戴,思念范蠡,一面媚惑夫差,等待時機報國家大仇。越滅吳後,西施和范蠡結成夫妻,泛舟太湖而去。

舊時常以西施作為絕代美女的代稱,又以吳王寵愛西施而亡國作為女色禍國的典型例子。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