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狀態

釋義

筌是用來捕魚的工具,捕到了魚,就把筌忘記了,形容取得了成功就對賴以成功的東西棄之不顧的行為。

辨析

筌是一種用竹篾條編織的簍子,口部有向內翻的竹片,魚進入後便無法逃脫,又叫「魚笱(gǒu)」。因其為竹製品,故以竹字頭為偏旁。注意「筌」不要誤寫為「荃」或「笙」,更不要誤讀為shēng。「笙」從竹,生聲,其實是一種樂器。而「荃」從草,是一種香草的名字。

起源與演變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意思為筌是用來捕魚的,捕到魚就忘記了筌;兔網是用來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忘了兔網;語言是為了表達思想意識的,掌握了思想意識,就忘掉了語言。

例句

世間竟有這樣得魚忘筌、人面獸心之人,實實可惡!

石玉昆《三俠五義》

字裡字外

「得魚忘筌」的本義是在闡述莊子的哲學思想,原指領會了深妙的義理,表達它的言語可以忘掉;魚捕到了,漁具也可以忘掉。意思是言語和漁具雖不可少,但畢竟只是手段,而領會精神實質、實現既定目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這個成語出現之初含有褒義。明代思想家王陽明也提出過「得魚而忘筌,醪盡而糟粕棄之」的觀點,以魚和酒比喻真理,以魚筌和酒糟比喻承載真理所用的文辭和言論,認為真理才是學者真正需要的。

但在語言的應用演化中,它逐漸被人們賦予了另一層意思,變為完成了目標就忘掉了曾經賴以成功的東西。與「卸磨殺驢」「過河拆橋」這樣的成語成了同義詞,也就成了貶義詞。

小篆中的「笙」字小篆中的「荃」字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