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孔子晚年很愛讀《周易》,翻來覆去地讀,使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斷了好幾次。後來用「韋編三絕」形容讀書勤奮。
辨析
如果不理解這個成語的典故,就很難把這個成語寫對。在造紙術發明以前,古人用竹簡書寫,一片一片的竹簡很不方便,於是需要用繩索將竹簡穿連起來,「韋編」就是指將竹簡連綴成「篇」的皮繩。「絕」是斷的意思(可聯想斷絕),「三」是虛指,並不一定指實實在在的三次,而是表示很多次。所以「韋編三絕」的本義就是穿連竹簡的皮條斷了很多次。另外,「韋」字應讀為wei,而不是wěi。
起源與演變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問都是通過勤學苦讀、刻苦鑽研得來的。《史記·孔子世家》裡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辭》《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
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流傳很廣,所以「韋編」又用來指代《周易》,也泛指書籍。
例句
劉禹錫曰:韋編三絕,所以明未會者多於解也。
王讜《唐語林·文學》
字裡字外
《易》也叫《周易》,是古代用於占卜的書,內容深奧。據說,孔子花了很多精力來讀《易》,讀第一遍時,基本上瞭解了它的內容;讀第二遍時,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孔子晚年特別喜歡《易》,讀的次數多了,把穿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換新的。這就是孔子讀《易》「韋編三絕」的由來。
《易》文辭簡練,非常難懂,後人對《易》進行了解說,這些解說的文字被稱為《易傳》。《易傳》包含十篇,分別是:《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傳統一般認為《易傳》是孔子所作。
孔子非常推崇《易》,他感慨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辭與內涵了。」《易》也被儒家定為五經(《易》《尚書》《詩》《禮》《春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