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繞著太陽旋轉的一種星體,通常在背著太陽的一面拖著一條掃帚狀的長尾巴,體積很大,密度很小。口語中也稱掃帚星。
【辨析】
人們常把「彗星」的「彗」字寫錯,在甲骨文中,「彗」像掃帚的形狀,沒有心字底。
【起源與演變】
「彗星」俗稱「掃帚星」。「彗」在甲骨文中像一把掃帚,本來是象形字,後來在下面增加了「又」字,構成了會意字。小篆中,「彗」字的上半部分是指細而茂盛的草,下半部分的「又」代表手,它的本義是用細而茂盛的乾草紮成的掃帚。隸書將上半部分寫成兩個「豐」字,下半部分的「又」寫成「」。
【例句】
真宗即位﹐有彗星見於東方。
丁謂《談錄》
且永初以來,政事多謬,地震宮廟,彗星竟天,誠是將軍用情之日。
范曄《後漢書·李固傳》
【字裡字外】
天文學上將在偏長軌道或近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類天體稱為彗星。彗星由彗核、彗發和彗尾組成。其中,彗核主要由冰凍的水、二氧化碳、氮和塵埃等物質組成,是彗星中最明亮的部分。彗發是指彗核周圍那一層蓬鬆狀的物質。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太陽風把彗發中的氣體和微塵推開生成「彗尾」。彗星的體積非常龐大,彗尾可長達幾千萬甚至上億公里,但物質卻非常稀薄,密度大約只有地面上空氣的十億億分之一。
彗星的軌道有橢圓、拋物線和雙曲線三種。在橢圓軌道上運動的彗星稱為「週期彗星」,它們週期性地圍繞著太陽公轉。在拋物線或雙曲線軌道上運動的彗星稱為「非週期彗星」,它們繞太陽轉個彎就一去不回了。彗星看起來就像一柄掃帚,所以又被稱為「掃帚星」。古代人們往往把戰爭、瘟疫等災難歸罪於彗星的出現,後來「掃帚星」就用來指帶來壞運氣的人。
由於彗星是不祥的預兆,所以在古代許多典籍中都有彗星的記載。《春秋》中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六百三十多年。在馬王堆漢墓的帛書中,發現了繪有二十九種彗星形態的彗星圖,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關於彗星形態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