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盔甲。
【辨析】
「胄」不可讀作wei,不可寫作「胃」。「胄」的本義是頭盔,因此上半部分是出頭的「由」而不是「田」。
【起源與演變】
「甲」是一個象形字,像草木生芽後所戴的種皮裂開的形象。本義是種子萌芽後所戴的種殼。「胄」《說文解字》說解為「兜鍪(mou)也」。本義為頭盔。「甲冑」本義是鎧甲和頭盔,如《西遊記》中的描寫「那魔王穿了甲冑」,後引申為兵器的泛指。在清代也用於指代戰爭,如清趙翼的詩「小則興訟獄,大則興甲冑」。也可以活用為動詞,指披甲戴盔。「胄」還可以指古代帝王和貴族的後代,如「世胄」的意思是世家貴族的子孫。不過需要注意,作此義講的「胄」與「甲冑」的「胄」原字形不同。
【例句】
他毫無乞靈於牛皮和廢鐵的甲冑;他只有自己,但拿著蠻人所用的,脫手一擲的投槍。
魯迅《這樣的戰士》
【字裡字外】
甲冑是古代軍戎服飾之一。甲冑作為將士的防護性兵器,在冷兵器時代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較大程度地保護將士身體免遭敵方進攻性兵器的重創,進而增強戰鬥力並給敵方以更猛烈的打擊。
中國的甲冑始於夏,盛於商。甲冑的出現和原始社會末期私有製出現、戰爭日益頻繁、進攻性武器逐漸銳利等因素緊密相關。周以前,僅以皮革為甲,無鎧片,頭盔為銅製。西周時期主要使用皮革製作甲和胄,並在皮質甲冑上釘綴青銅飾件,以增強防護效能。戰國出現鐵甲。秦漢革甲、鐵甲、銅甲並用,護體部位增多,防護部分為胸、背、腹。南北朝時,保護腿部的甲裳「腿裙」和護臂的「披膊」「簡袖」相繼問世。全套鎧甲形成。唐代出現製作精良的甲,有細鱗甲、烏錘甲、鎖子甲等。在唐代鎧甲的基礎上,宋代的甲冑又有新的發展,盔甲的材質分為鐵、皮、紙三等,鐵甲最為貴重。南宋中期以後,鎧甲的重量有所減輕,但甲葉的數目有所增加,說明鎧甲的質量又有所提高,更加精細了。
甲冑一直沿用了數千年,其間形制不斷得到改進,製作甲冑的材料亦多種多樣,其防護功能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