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yan台tai

【釋義】

用毛筆寫字時用於盛墨、研墨的文具,多由石頭或瓦製成。

【辨析】

《說文解字》把「硯」說解為「石滑也」,清代段玉裁對它的註釋是「謂石性滑利也」,意思是光滑的石頭。「硯」後來引申為研墨的文具的意思,因此是石字旁。

【起源與演變】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用「研磨器」來研磨調色、繪製圖案,這種研磨器被認為是後世硯台的雛形。到漢代時,硯台的製造有了顯著發展,不僅有石硯、瓦硯,還有玉硯、陶硯、漆硯等。唐代以後,制硯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好的硯台不僅要挑選優質的材料,還要經過精雕細琢,以期達到實用和美觀兼具的效果。到明清時期,鑒賞和收藏硯台在文人中成為時尚,制硯也隨之成為一種獨特的工藝形式。

【例句】

我國歷史上公認的品質極佳的硯台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它們被並稱為「四大名硯」。

【字裡字外】

筆、墨、紙、硯並稱為「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台不僅是文具,還因其質地堅固,傳百世而不朽,被歷代文人當作藝術品來把玩珍藏。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歡收藏硯台,比如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宋代蘇軾、清代紀昀等,都酷愛收藏名硯。

宋代書畫家米芾(fu)更可以說是愛硯成癡。

一次,宋徽宗讓米芾給新做的屏風題字,並特許他使用自己御案上的端硯。米芾筆走龍蛇,很快就寫完了。宋徽宗對他的書法大加讚賞。米芾看徽宗高興,隨即捧著剛剛用過的端硯,跪下向宋徽宗請求道:「此硯台臣已用過,如果再讓陛下您用就太不敬了,所以就請您將它賜予我吧。」

宋徽宗聽後不禁大笑,再加上確實欣賞他的書法,就高興地把硯台賜給了他。米芾手舞足蹈地謝恩,然後抱著硯台急步退出,硯台裡剩餘的墨弄髒了他的衣袖也絲毫不以為意。

米芾愛硯之深,曾抱著心愛的硯台共眠數日。他不僅嗜好收藏各式名硯,而且不斷研究,並著有《硯史》一書,對各種硯台的產地、色澤、工藝等都作了詳細的論述,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