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zha記ji

【釋義】

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

【辨析】

人們常把「札記」的「札」字讀錯,「札」的讀音是zha,而不是zhā、zā或za。「札」原指古時候用來寫字的小木片,所以是木字旁。

【起源與演變】

遠古時代,人們將文字刻在動物的甲骨或者鑄刻在金屬器物上,於是有了甲骨文、金文、銘文。但是,這種書寫方式非常不方便,後來人們發現,竹片耐潮耐溫,雖不如甲骨、銅器牢固,但在竹片上書寫,方便高效,於是有了竹簡。再後來,人們又發現,木片雖不如竹片那麼耐潮耐蝕,但在木片上書寫更為方便,重量更輕,易於攜帶,於是有了「札」和「牘」。所以用竹片書寫的叫「簡」,用木片書寫的叫「札」或「牘」,若干「簡」或「札」編綴在一起叫「冊」。

【例句】

績學之士,讀書必有札記,以記所得著所疑。

徐特立《國文教授之研究》

【字裡字外】

古人寫札記跟我們現在說的讀書筆記差不多。札記的內容、形式因人、因讀書目的而異。有的側重記錄原始資料;有的側重記錄心得,重在發揮己見;有的分門別類,抄錄精要;有的綜合各說,著述闡釋。讀書時,把書中的原文、要點、自己的心得、觀點、疑問或隨筆等記錄下來,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讀書方式和學習習慣。

歷代學術大師都非常重視這種方法。例如宋代的大學者、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張載說:「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心中苟有所開,即便札記。」根據另外兩位理學創始人程頤和程顥記載,張載在寫他的哲學著作《正蒙》時,「處處置筆硯,得意即書」。

許多大儒們的札記,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學術著作。例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顧炎武在讀書時一有所得,就記錄下來,最後形成了三十二卷本的《日知錄》。另一位學者潘耒在《日知錄序》中評價:「先生非一世之人,此書非一世之書。」意思是顧炎武和這部書都會流芳後世。事實也的確如此。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出自其中。又如清代的史學家趙翼的《二十四史札記》,是清代三大史學名著之一。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