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zāo粕po

【釋義】

酒糟、豆渣之類的東西。比喻粗劣而沒有價值的東西。

【辨析】

「糟粕」兩個字都容易寫錯,「糟粕」原指造酒剩下的酒糟,而古人釀酒需要用到糧食,所以是米字旁。需要注意,「粕」字的讀音是po,而不是po、bo或bo。

【起源與演變】

「糟」和「粕」都是指造酒剩下的渣滓。《說文解字》中對「糟」和「粕」的解釋都是「酒滓」,這兩者對人用處不大。所以「糟粕」引申為粗劣而沒有價值的東西。又如「糟糠」指的是米糠和酒糟等粗劣的東西,比喻廢棄無用之物,也指代共患難的妻子,而「油粕」指搾油剩下的渣滓。

「糟」和「粕」的區別有不同的說法,例如許慎註解《淮南子》的時候說「粕,已漉粗糟也」,意思是說粕是已經過濾的粗糟,也有說法說沉底的酒滓叫「糟」,漂浮的酒滓叫「粕」。

【例句】

得其精華而去其糟粕,舉筆為文,灑灑自遠。

戴名世《〈己卯墨卷〉序》

【字裡字外】

王安石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叫《讀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 當時黮黯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自古以來功成名就的人都是經歷了千辛萬苦,而他們的事跡最後會由誰來記載呢?當時的人尚且難以弄清,後世更是眾說紛紜,看不清歷史真相了。史書上流傳下來的也有糟粕,記錄下歷史事實就如同繪畫之中畫出人物精神一樣困難。有限的記載怎能把古代先賢的思想真實地表現出來?而總有些人就是死守典籍,不肯醒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是全詩的詩眼,歷史從來都是難以說清的,即便是在當時也是非難辨,何況在遙遠的後世呢?王安石不只是在替古人感慨,也是表達了自己的心跡。王安石是一位銳意進取的改革家,他推行新政,卻遭到失敗,他知道那些守舊勢力一定會極盡所能地詆毀他,正史也許不能給他一個公正評價。這首詩也提醒我們研究歷史的時候要有懷疑的精神和自己的判斷,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