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比喻被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事物的全貌或者問題的本質。
【辨析】
《說文解字》把「障」說解為「隔也」,本義就是阻隔,引申為遮蔽之義,注意:不要把「一葉障目」的「障」寫成「章」或者「瞕」。
【起源與演變】
《鶡冠子·上·天則》中寫道:「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一葉蔽目,不見太山」也作「一葉蔽目」,或作「一葉障目」。古代典籍中「一葉蔽目,不見太山」也可以省作「一葉迷山」。清高珩在《聊齋誌異序》中寫道:「後世拘墟之士,雙瞳如豆,一葉迷山,目所不見,率以仲尼『不語』為辭。」大意是說後世那些目光短淺的人總是被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看不清事物的全貌或問題的本質;他們的眼睛看不見的,就都以孔子不談論怪力亂神為借口敷衍。
【例句】
他們……或則拿一時一地的強弱現象代替了全體中的強弱現象,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
毛澤東《論持久戰》
【字裡字外】
三國時期魏國的邯鄲淳編纂的《笑林》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有關「一葉障目」的笑話。
楚國有個人家裡很窮。一天他看到《淮南子》中說,螳螂捕蟬時會用樹葉遮住自己的身體以達到隱身的效果。他想,自己要是得到螳螂的那片樹葉,應該也能隱身了。
於是,他高興地跑到樹下,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片這樣的樹葉,卻不料一時失手,那片樹葉竟飄落到了地上,與一堆樹葉混在一起無法辨認。沒有辦法,他只好將所有落葉都收拾起來帶回家中。
到家後,他一片一片拿起樹葉來遮住自己的眼睛,然後問他的妻子:「你還能看見我嗎?」開始時,他妻子一直說:「能看見。」後來,折騰了一整天,妻子早就疲倦不堪,很不耐煩,便騙他說:「看不見了!」
這人聽了心下大喜,急忙拿著選出的樹葉跑到集市上,舉起樹葉就旁若無人地當面拿別人的東西。結果被當場抓住,押送到了官府。縣官聽他說完事情的始末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認為他是個書獃子,訓斥了一頓就把他釋放了,並沒有懲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