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是伏羲氏之帝號,氏以別族,帝姓風,而以伏羲為氏,故稱太昊伏羲氏。
原文 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而始娠。生帝於成紀,以木德繼天而王,故風姓。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直解 華胥,是地名。渚,是水中小洲。巨人,是大人。跡,是足跡。婦人懷孕叫做娠。昊,是光明的意思。史臣說,大凡帝王之生,皆天所命,故往往有非常之兆。當初太昊生時,其母居於華胥之渚。偶見一個大人的足跡,他踏著那足跡,意有感動,天上又有虹光環繞其身,因而懷孕,遂生太昊於成紀地方。其後以木德繼天而王。木生風,故以風為姓;以其有聖人之德,合日月之明,故稱曰「太昊」。
原文 人生之始也,與禽獸無異,知有母而不知其父,知有愛而不知其禮。臥則呿呿,起則吁吁,饑則求食,飽則棄余,茹毛飲血而衣皮革。太昊始作網罟,以佃以漁,以贍民用,故曰伏羲氏。養六畜以充庖廚,且以為犧牲,享神祇,故又曰庖羲氏。
直解 呿呿,是人睡時鼾聲。吁吁,是舒緩自得的模樣。佃,是取禽獸。漁,是取魚。網罟,是取禽獸與魚之器。上古之時,風氣未開,民性顓樸,雖說人為萬物之靈,實與禽獸之蠢然者無異。故其人但知有母,不知有父;但知相愛,不知禮體。臥則呿呿然鼾睡,起來則吁吁然行坐任意,再不知有一些念慮。饑時才去求食,飽則棄其所食之餘,再不知有別樣營求。吃的不過是地上草木,飲的不過是禽獸之血,就取禽獸的皮革,遮蔽身體而已,不知有耕田鑿井、布帛絲麻之利。至太昊王天下,才教民做網罟去取禽獸與魚,以供飲食,而民皆便之。因此以伏羲為氏,又以其能畜養馬牛羊豕雞犬之六畜,以供庖宰廚膳,以為犧牲而祭享天地祇,故又曰庖羲氏。
原文 帝太昊伏羲氏,成紀人也,以木德繼天而王,都宛丘。帝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於是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於人,始畫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為卦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書制有六: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諧聲。使天下義理必歸文字,天下文字必歸六書。作甲歷。
直解 成紀,即今陝西秦州地方,都是帝王所居的去處。宛丘,即今河南陳州。河圖,是河中湧出的龍馬,背上有自然奇耦之數,叫做河圖。洛書,是洛水中出的靈龜,背上亦有自然奇耦之數。這河圖洛書兩件,都是天降生的神物。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等卦。卦之一畫為一爻,每卦三畫,故說三爻。書契,書是寫字,契是約信。蓋寫字為信,以記久遠也。結繩,是把繩子打結。上古未有文字,大事則打個大結,小事則打個小結以記之。象形,是字象其物之形,如篆書日字作,月字作之類。假借,是本無其義,特借其聲而用之,如韋本為韋背,而借為韋革之韋;豆本為俎豆,而借為麥豆之豆;商本為商度,而借為商賈之商,又借為宮商之商之類。指事,是直指其事,如木下一畫是本字,木上一畫是末字之類。會意,是曉會其意,如日月為明,人言為信,草生田上為苗之類。轉注,是展轉其聲,而註釋為他字之用,如善惡之惡,轉為好惡之惡,行走之行,轉為德行之行之類。諧聲,是取一字為主,而附他字以調合其聲,如松從木旁,以公為聲;柏從木旁,以白為聲之類。這六件都是造字的方法,叫做六書。甲歷,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十干,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相配,以紀年月晝夜、方位者。十干以甲為首,故叫做甲歷。歷,是古曆字。帝太昊伏羲氏,乃成紀人也,以木德繼天而王天下,建都於宛丘地方。其德合天地之德,故天應以鳥獸文章,蓋鳥獸之形色,粲然示人者,皆至文也。地應以河圖洛書,蓋圖書之奇耦,錯然示人者,皆顯數也。伏羲氏於鳥獸之文,圖書之數,既已法則之。於是又仰觀日月星辰之象於天,俯觀剛柔高深之法於地,中觀萬物之變化於人,會合了三才的道理,創始畫出八個卦來。每卦有三爻,以象天地人。因未盡其理,又重增三爻為六爻,一卦變做八卦,八卦變成六十四卦,以發洩神明幽微之德,以區別萬物感應之情,定天下之吉凶,而成民之務焉。前此未有文字,只結繩而記事,於是又造書契,凡大小政事,皆有文字紀載,替了那結繩之政不用。其造書之法有六樣: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諧聲。以此六書制字,使天下的義理,都包涵於文字之中,天下的文字,都不出乎六書之外。又作甲歷,以明天道、授人時。若伏羲氏者,誠萬世文字之祖也。
原文 上古男女無別,帝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又因龍馬負圖出於河之瑞,以龍紀官,故為龍師而龍名。於是共工為上相,柏皇為下相,朱襄、吳英常居左右,栗陸居北,赫胥居南,昆吾居西,葛天居東,陰康居下,分理宇內,而政化大治。
直解 儷皮,是兩張皮。共工、柏皇、朱襄、昊英、栗陸、赫胥、昆吾、葛天、陰康都是臣名。上古之世,男女混雜無別,伏羲氏始制為嫁娶之禮。時未有幣帛,只用兩張獸皮行禮。又正民之姓氏,使族類有分,通以媒妁之人,使合二姓之好,自是人始知夫婦為人倫之本,男女有別,不相瀆亂矣。又因天降瑞物,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遂以龍紀官,號曰龍師而龍名。如飛龍氏、潛龍氏、青龍氏、赤龍氏之類。於是命共工做上相,命柏皇做下相,朱襄、昊英兩人常居左右,栗隆居北方,管北方事,赫胥居南方,管南方事,昆吾居西方,管西方事,葛天居東方,管東方事。陽康居下。這幾個都是賢臣,分理著上下四方的事物。繇是政成化行,而天下大治。夫伏羲古之神聖也,亦必賴賢臣分理而後成治道,此圖治者之所當法也。
原文 帝作荒樂,歌扶徠,詠罔罟,以鎮天下之人,命曰立基。斫桐為琴,繩絲為弦,弦二十有七,命之曰離徽,以通神明之貺,以合天人之和,桑為三十六弦之瑟,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而樂音自是興焉。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崩。
直解 荒字,解做大字。扶徠、罔罟都是樂章名。扶徠之義未詳。伏羲初作網罟,教民佃漁,而天下享其利,故有網罟之歌。鎮,是安定的意思。立基,是樂之總名。按《禮記》疏中說,伏羲之代,五運成立,甲歷始基,畫八卦以定陰陽,造琴瑟以諧律呂,繼德之樂,故曰立基。離,是大琴名。徽,是琴上十三個星,彈時按以為節者。貺,是賜。,是繩索。伏羲知天地有自然之元聲,人君當用之以和平天下,於是始作大樂。歌扶徠之曲,詠網罟之歌,勞來感動,以安定天下之人,名曰《立基》,蓋用此為興致太平之根本也。又見得桐桑二木,其材皆能發聲,乃斫桐木為琴,繩蠶絲為弦,弦有二十七條,喚做離徽。奏之郊廟朝廷,用以感格神明,使其歆享降福;合和上下,使其歡欣交通。又絞絲作繩,被諸桑木,造為三十六弦之瑟,教民鼓之,以收斂身心,調養性情,使各得其本然之正,而聲樂音律,遂自此起。蓋其神聖開創,實始洩天地太和之秘,而為萬世樂律之祖也。在位一百一十五年,然後崩,其享國長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