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堯,嚳之子,摯之弟也。摯立封堯為唐侯。摯崩堯立。
帝堯是帝嚳之次子,摯之弟也。摯以長子繼嚳而立,封堯為唐侯。其後摯以荒淫見廢,而崩,於是諸侯尊堯,立為天子。
原文 元年,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白馬,茅茨不剪。
直解 收是冕名,其色黃,故曰黃收。純字讀作緇字,是黑色。彤是赤色。茅茨是茅草,以之覆屋者。帝堯繼帝摯而即位,始稱元年。堯之德,其仁廣大,如天之無所不覆。其智通微,如神之無所不知。近者莫不依就他,如向日之光華;遠者莫不瞻望他,如仰雲之覆渥。雖富有四海,能恭儉而不矜肆;雖貴為天子,能敬謹而不怠緩。所戴的是黃冕,所著的是黑衣,所乘的是赤車,所駕的是白馬,所居的宮室上面是茅草覆蓋的,不用剪裁修飾。
原文 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一民饑,曰我饑之也;一民寒,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我陷之也。百姓戴之如日月,親之如父母,仁昭而義立,德博而化廣。故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治。
直解 帝堯之心,時常念著天下,尤加意於失所的窮民。一民無食而饑,就說是我不能足其食以饑之也。一民無衣而寒,就說是我不能足其衣以寒之也。一民犯法而有罪,也說是我平日不能教化他,使之陷於有罪也。把這幾件百姓的事,都任以為己責,所以百姓仰戴他如日月一般,親愛他如父母一般。仁昭而惠澤極其顯著,義立而法制無所廢弛。德之所施者博大,而化之所及者廣遠。當時之民,不待爵賞而自勸於善,不待刑罰而自順其治。《書》所謂「黎民於變時雍」者是也。
原文 是時,十日並出,焦禾殺稼,又有大風、猰、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下殺猰,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欣悅,莫不向服,定天下道裡遠近廣狹之名。
直解 猰,是獸名。封豨,是大豕。修蛇,是長蛇。羿,是人名,古之善射者。青丘、洞庭、桑林,都是地名。當堯即位之初,七政失纏,有妖日並出於天上,其光酷烈,把下面的禾稼都焦槁了。又有怪物能作大風,壞人屋舍,惡獸猰、大豕、長蛇,都為民害。帝堯乃使善射的人名羿者,以絲系矢,繳大風於青丘之澤。又上面射去十日,下面擊殺了猰,斬長蛇於洞庭之濱,擒大豕於桑林之野。一應害人之物,皆驅除了。繇是萬民得以全生,欣喜歡悅都來歸服。然後將天下道裡遠近廣狹,各定其東西南北方向之名。蓋堯承帝摯之後,朝政荒亂,戾氣充塞,故天象見異,物怪並興,及七政既齊,帝德廣運,則萬邦協和,而天人交應矣。然此亦作史者傳疑之言,固未足深信也。
原文 是時洪水為災,堯問群臣,舉能治水者。四岳舉鯀,使之治水。鯀為人方命圮族,堯試用之,果然功績弗成。
直解 堯時大水為災,下民受害。堯問群臣,舉善治水之人。四岳舉崇伯鯀。然鯀之為人,違背上命,傷敗族類,堯已知其不可用,但急於救民,又因四岳強舉,姑試用之。鯀乃不知順水之性,枉興徒役,築堤障塞,九載不能成功,堯遂廢之。
原文 堯作樂,名曰大章。
直解 堯作一代之樂,以和神人,叫做大章。此時堯之政教大行,法度章明,故樂名大章,以象德也。
原文 堯之子名丹朱,不肖。在位七十年,堯求賢德可以遜位,群臣鹹舉舜。舜為人賢明,堯亦聞之,於是以二女妻舜。舜以德化率二女,皆執婦道。堯以舜為賢,遂使之攝位。
直解 堯子丹朱,為人嚚訟,不能像堯之德,難以君臨天下。堯在位已七十年,漸覺衰老,要求賢聖有德之人,托以天下,群臣乃同舉虞舜。舜為人,極其賢孝聰明,堯亦素聞之。欲傳以天下,先試他儀刑於家者何如,於是將二女娥皇、女英,與舜為妻。舜則以德化導二女,都恪執婦道,不敢以貴驕其夫子,慢其舅姑。又將難事歷歷試他,都隨事有功。堯乃信舜果是賢聖,遂使權攝帝位,代行天子之事。
原文 又二十八年,堯崩,在位九十八年,壽一百九十八歲。舜避堯之子丹朱於河南,天下朝覲獄訟者,不歸丹朱而歸舜,舜於是即天子之位。
直解 舜攝位二十八年,堯乃棄世,計在位九十八年,享年一百九十八歲。舜仍要讓位與堯之子丹朱,乃避處於河南地方。然帝堯付託有素,天下蒙舜德澤已久,都一心愛戴,故諸侯朝覲者,獄訟求平者,皆不歸往丹朱,而歸往於舜。舜見天命人心歸向於己,不得復辭,於是即天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