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紀

景 帝

孝景皇帝,名啟,是文帝之子,在位十六年。

原文 三年,梁孝王來朝。時上未置太子,與王宴飲,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之。詹事竇嬰引卮酒進曰:「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傳梁王!」太后繇此憎嬰,王以此益驕。

直解 景帝與梁孝王,同是竇太后所生,甚相友愛。景帝即位之三年,梁孝王自本國來朝,那時景帝未曾冊立太子。一日與梁王宴飲於宮中,因酒酣,從容與梁王說:「朕千秋萬歲之後,把天下傳與王。」梁王起來辭謝。雖曉得景帝此言,未可便為定准,但心裡也自家暗喜。竇太后聽說,亦信以為然。那時有詹事竇嬰,是竇太后的從侄,在宮中侍宴,恐此言一出,或開爭亂之端,乃斟上一杯酒,捧進與景帝諫說:「今之天下,非主上之天下,乃高祖所傳之天下也。既承繼高祖的基業,便須遵守祖訓,彼父終子繼,世世相傳,不用兄弟繼立,此高祖之約也。主上雖友愛梁王,何得違背祖訓,而擅與之以天下哉!」太后正喜間,忽被竇嬰間阻,因此憎惡竇嬰,除了他的門籍,不許再入朝參。梁王因此自負他後日有天下之分,越發驕縱,車服宮室都僭擬天子,又陰殺朝廷議臣袁盎等,幾取殺身亡國之禍,皆景帝一言有以誤之也。大抵事有定分,則人無爭心,況以天下相傳,苟無一定之約,而得以私愛行於其間,鮮不起爭而召亂矣。漢家父子相傳之約,蓋亦有見於此。景帝溺愛輕許,以驕梁王之心,及其罪狀彰露,乃從而窮治之,使母子兄弟之愛,幾於不終。所以史佚說:「天子無戲言。」豈不信哉!

原文 初,楚元王好書,與魯申公、穆生、白生俱受《詩》於浮丘伯。及王楚,以三人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及子夷王、孫王戊即位,常設,後乃忘設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遂謝病去。

直解 醴,是甜酒。鉗,是犯罪囚奴,以鐵鉗其頸。初高帝有異母弟劉交,封於楚,後謚為元王。元王甚賢,雅好書史。少時曾與魯人申公、穆生、白生這三人共拜一儒者浮丘伯為師,從而受業,講習《詩經》。後來劉交從高帝征伐有功,封為楚王,就用這三人做楚國中大夫之官,甚加敬禮,時常置酒筵宴他三人。因穆生性不好酒,不能多飲,每置酒時,特為穆生別設一樣甜酒與他飲,此後遂以為常。到元王子夷王名郢客,孫王名戊,三世繼立,都依著這舊規行,每宴必設醴酒。王戊即位之後,漸漸驕慢。一日宴會,忘記設了。穆生宴罷退去,便說道:「我如今就該告休長往矣。蓋醴酒不設,雖是小節,然因此見王的意思已懈怠了,不著我輩在意,日後輕視,何所不至?我若不去,必且得罪,他日楚人將鉗我之頸,驅役於市上,做囚奴而後已。到那時求去遲了。」遂稱病辭謝而去。其後王戊與七國謀反,申公諫正,王戊發怒,遂將申公罰在市上,穿著赭衣舂米,然後知穆生之超然遠舉,真智士矣。《易》所稱「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者,其穆生之謂乎!後之禮賢者,當以王戊為戒,慎毋始勤終怠,而使君子有去志哉。

《資治通鑒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