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標籤時代與「神呼應」

傳統企業面臨的品牌傳播問題在我看來就是一個:越來越與消費者沒關係了。

也就是,失去了連接。

即使能夠製造雨中杜蕾斯那樣的微博話題熱點,即使學會了像「維多利亞的秘密秀」那樣開產品發佈會,即使真地意識到參與體驗感的重要性並起而行之,也將只是一時的興焉忽焉。它們不能解決這一根本問題。

因為你的品牌不能夠說明,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是什麼樣的人。甚至於,消費者羞於向他人提起,原來他是你的產品或服務的購買者。

惠普、通用汽車、索尼、寶潔、工商銀行、TCL、海爾、聯想……幾乎所有傳統企業都患上了這一症狀。尤其對這些面向終端個人消費者的企業而言,這一問題恐怕還會決定生死。

它們給人的感覺是,20 世紀的品牌。在某種程度上,它們也能說明其消費者是什麼樣的人:大媽或者大叔。如果給新世代的消費者留下的是這樣的固定印象,這可不怎麼美妙。

因為它們使用的傳播語彙是上個世紀的。它們通常強調的是質量可靠、服務優良、技術強大,也因此,消費者只會將其產品視為一項「功能」嵌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消費者只是使用它們,而不會有絲毫情感。如果只被視為一項功能,那就有被互聯網整合、替代、邊緣化的風險。

但說實話,所謂質量、服務、技術、功能這些方面的消費者教育已經完成:這些已經成為進入市場競爭的及格線,而不是顯性優勢。現在不再是「砸冰箱」「洗護二合一」「超長待機」的年代,繼續強調這些,只是強化了你是上世紀品牌的印象。

為什麼品牌成為消費者的個性標籤很重要?

因為,我們將進入一個全民依個性標籤重新聚合的時代。每個人其實都有兩個標籤:一個是社會標籤,比如名片上印製的單位名稱、職位,你的籍貫和就讀學校,以往,我們是憑此在飯桌上找到共同話題,發展友誼的;另一個就是個性標籤,它反映我們的個人品位、生活情趣,比如你是一個有潔癖的人,愛看懸疑影視劇,喜歡跑馬拉松,是個吃貨,偏愛重金屬搖滾……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社會標籤將越來越隱性,而個性標籤會越來越顯性。共同的興趣偏好,讓人群撕掉地域、國籍、年齡、收入和文化背景等社會標籤而聚合成新的社群。由於我們每個人都有多種標籤,這使得我們會成為不同社群的成員,也就是,所有社群的人數如果加起來,將是人口總數的許多倍。

這也帶來了亞文化的繁榮。未來,將不存在所謂的主流大眾文化,而是許多亞文化的百花齊放。或者說,所謂主流文化就是亞文化(2017年夏天嘻哈音樂文化的流行就是一例)。

而在消費者彰顯個性標籤的過程中,將為品牌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因為,消費者需要通過對品牌的消費,部分說明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那些風格化明顯的品牌,將很容易被消費者找到、關注並消費。喜歡寶馬MINI的人崇尚自由,而不是因為它從零到百公里加速快;愛逛無印良品店的人,偏好簡潔、自然、不張揚的風格,而不是因為質量可靠;購買美諾(Miele)洗衣機的人,代表著對歐洲頂級藝術家電的欣賞,而不是因為它是一台洗衣機而已。就像小米,它不僅讓使用小米手機的人成為一個族群,而且還要通過小米耳機、小米手環、小米空氣淨化器等進一步讓他們在生活中標籤化。

品牌成為消費者的族群標籤的另一個功用是,讓消費者通過這個產品,變成一個厲害的人。換言之,消費者買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映射下的更好的自己,以便在社交圈內獲得某種滿足感和炫耀感。而那些只是強調自己產品功能強大的品牌,顯然不能打動新一代消費者。

我們會直觀地說某些品牌不「酷」了,因為它早期的風格化漸泯然於市場。比如宜家,當它1998年在中國開了第一家家居用品店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是都市年輕人彰顯新生活方式的不可或缺的品牌,象徵著獨立、自強、奮鬥的青春故事。但現在,它已經如此主流化、大眾化,和百安居、紅星美凱龍有何不同?在我結束北漂的租房生活,裝修了第一套房子後,我已經有10多年沒有再逛過宜家,現在走進去,滿眼皆是圖便宜的叔叔阿姨在挑挑揀揀。便宜,從來都不應該成為宜家的品牌標籤。

它失去了與我的連接。

成為市場佔有率第一、產品大眾化的品牌,並不意味著風格化就一定會喪失。看看可口可樂、耐克、蘋果的例子,它們仍能不斷與不同時代的消費者互動,一起玩。它們從不強調自己的飲料口感有多好、鞋子有多耐穿、手機配置有多強大,而是總能抓住不同時間段內的時代情緒,成為潮流文化的一部分。

這就是,品牌要與消費者的個性標籤產生「神呼應」。叫嚷多年的所謂物聯網,強調的仍是物與物的連接,以為在冰箱上加個液晶屏就能實現人機互動了,這種「物連接」仍只是在功能、技術上的演進。「神呼應」指的是人與人的連接,而所有產品僅僅是創造這種連接的媒介而已。

品牌要以新的敘事方式講述新故事了。傳統的廣告傳播通常是這樣敘事的:孩子在公園裡和小夥伴玩泥巴,弄得手腳髒兮兮,把危險的病菌帶回家,沒事!用了××牌香皂保證安全又衛生;或者是,老同學在街頭偶遇,頭髮打結分叉,沒事!用了××牌洗髮水,一轉眼,保證順滑又發亮。

這種故事在20世紀的確有效。因為,傳播咨詢專家研究發現,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人,通常對家庭的保護意識非常強,認為外界都是不安全的,而且也有很強的自尊意識。因此,這種麻煩——解決的模式,很容易打動消費者。

不過,這類以功能為出發點、以英雄歷險為主題結構的故事,已不適合當下。今天要講述的新故事,要從應用場景出發,構建美好的生活,從而激發受眾的情感。

我印象深刻的一則廣告是關於蘋果 iPad 的:它可以下象棋,可以讓孩子學習新知識,可以幫助殘障人士……總之,它不只是一個iPad,它還是一個學習的工具。這種觸動人心的力量真是無法抵擋。

《新媒體革命2.0:算法時代的媒介、公關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