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的迷思

公關行業陷入在線時代的傳播困境,根本原因在於,受眾已不信任如下這些過去的意見領袖:媒體、專家、機構以及企業自身。不管是聽聞一則爆炸性新聞,還是尋找購買推薦,消費者都越來越傾向於相信網絡上的消息和評論。如果信息來自熟人則更好;如果不是,那些看起來有經驗、能夠說得頭頭是道的陌生賬號也好像值得信賴。

道理還是那樣:由權威獲取信任的鏈條已經破損,由信任而產生權威的新鏈條正在形成。

而公關人員很難一下子抓住這些層出不窮的新的意見領袖,並與之結盟。因為他們幾乎就是所有的互聯網使用者。

還有一個原因是,過去的公關傳播通常只呈現結果,而不展示過程。在線時代的受眾已不會全然接受和相信已成定論的結果,向其推銷難上加難。他們再也不是愚民,他們希望得出自己的判斷。

新的挑戰就是,你能否以一種失控的方式而不是「認知管理」的想法去製造熱點傳播?

張瑞敏在推動海爾向互聯網轉型的思考中,有三個重要的概念,描述了轉型所需要的行為特徵:

· 真實交互

· 全流程參與

· 倒逼

它們同樣是適用於在線時代公關傳播的邏輯。比如一個新產品的發佈,首先要做到與消費者的真實交互,瞭解他們的真實需求、痛點和不滿;爭取讓消費者從產品研發、設計、製造到推廣的全線參與,他們貢獻的智慧、能量和資源,將幫助企業更好地在過程中不斷修正、完善產品形態;最後,不是把閉關製造出來的成品推到消費者面前,則可倒逼企業想方設法將完成前兩項任務,而不必事後遺憾地復盤。做到這些,傳播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因為前期參與的消費者將自豪地主動成為該產品的宣傳員、推銷員。

關鍵就是,給予體驗變得無比重要。

它可不是產品試用那麼簡單和庸俗。體驗感將存在於消費者參與的原本屬於企業內部流程的每個環節,他們將不再是單純的消費者,同時也是創造者。他們是某種意義上的「眾籌」式的參與者,不僅是關注、預定,而且貢獻時間和精力,與企業共同完成一個作品。

過程傳播,優於結果傳播。

而且,體驗式公共關係傳播所給予參與者的最主要的吸引力和回報,可不是紅包——特權勝過金錢。

什麼是特權?就是不能夠用金錢衡量、買到的參與感,比如提前獲知信息的機會,將個人想法融入產品製成過程的機會,全世界第一批擁有這批產品的機會。

怎樣構建參與感?一如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黎萬強在其《參與感》一書所言: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用戶參與進來,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和用戶共同成長的品牌。其三個戰略是: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三個戰術是:開放參與節點,設計互動方式,擴散口碑事件。

過去的公關方式基本上就是金錢公關,拿錢打通一切。購買媒體版面(報道和廣告),收買意見領袖(如所謂的微博紅人、微信公眾號),做發佈會。企業應該破除的第一個迷思就是金錢公關思維。

與之互為因果的第二個迷思就是渠道為王。由於過去企業公關沒有自媒體,不掌握傳播渠道,因此非常依賴媒體的報道和背書。而傳統的KPI考核又是以所謂傳播聲量來評價的,重視篇數、字數、覆蓋媒體數量等,導致企業越來越採用簡單粗暴的金錢公關的方式來達到目的。惡果之一就是,不重視傳播策劃和內容製作,因為,受眾再無感的內容仍然可以通過渠道貌似傳播到了全世界。

第三個迷思:輿論控制。失控,意味著話題有了自生長性。你無法預先(也不用)設計傳播鏈條,任何一個網友都可能「惡搞」你。就像當年的「凡客體」,許多網友都會套用該文體,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內容,從而激發起整個網絡的傳播。

敢於讓網友惡搞的前提是,敢於自黑。

自黑,不是阿 Q 式的自輕自賤,而是主動走下神壇,讓受眾覺得你和他都是草根小民的感覺。這本身也是失控網絡中所有節點都是平等的而產生的文化心理。

在線時代的公關傳播,當然不再需要新聞通稿了,因為受眾根本不會看,他們會自行解讀和定義某一產品或事件。當然不需要開舊式的發佈會了,因為與之相關的意見領袖和目標消費者並沒有到場,除非你將之改造成為一場「秀」,增強體驗感。當然,更可以取消車馬費了,因為金錢公關已經不靈了,你無法以此收買所有人,它更可以倒逼你:怎樣策劃更有吸引力的主題和內容,讓記者和自媒體人哭著喊著要來參加和採訪?讓社交媒體上的消費者主動轉發、評論?

《新媒體革命2.0:算法時代的媒介、公關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