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區塊鏈顛覆世界的力量

區塊鏈生成後,一路令人驚奇,不僅僅在於它對於當下世界的改變,更在於它塑造未來的可能。它像一個具備智能的集群,不斷演進出顛覆性的力量。雖然它散落,但並不散亂與無序,而更像一個協調有序發展的,最終具備智慧的有機群體。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也有存在。

顛覆的核心——去中心化

自古以來鳥類都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群體,每當到了遷徙的時間,候鳥們都會成群結隊地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鳥群通常要飛幾十天才能到達過冬的目的地。如果需要長時間遷徙的不是鳥群而是人群呢?那麼就需要高科技設備幫助指路,並且還需要選出一個領導人來帶隊。

飛行途中的一隻鳥對自己的鳥群形態並沒有全局概念,結隊飛行的鳥兒對鳥群的飛行姿態和聚合也是視而不見的。“群態”正是從這樣一群完全罔顧其群體形狀、大小或隊列的生物中湧現出來的。科學報道記者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reek)曾經寫道:“單隻鳥或一條魚的運動,無論怎樣流暢,都不能帶給我們像玉米地上空滿天打旋的燕八哥或百萬條鯫魚魚貫而行的密集隊列所帶來的震撼。(鳥群疾轉逃離掠食者的)高速電影顯示出,轉向的動作以波狀傳感的方式,以大約1/70秒的速度從一隻鳥傳到另一隻鳥,比單隻鳥的反應要快得多。鳥群遠非鳥的簡單聚合。

群鳥們履行著一條非常簡單的原則:彼此只看周圍大約6只同伴的行為,只要和它們保持一致就行。於是,我們看到,羅馬上空的歐洲椋鳥像巨大的禮花爆炸,在空中綻放,卻彼此牢固地粘在一起;隨即又像一朵游動的雲,飄到其他地方,繼續綻放……

沙丁魚也和歐洲椋鳥相似。海洋裡面有許多厲害的大傢伙,像鯊魚生活在食物鏈的最上層,弱勢的沙丁魚是如何抵禦天敵的呢?它們沒有任何的捕獵能力,也沒有躲避能力,這些沙丁魚在大自然的進化中形成了“群體效應”。當天敵鯊魚、海豚衝過來時,它們會聚攏在一起形成一個群體,而且這個規則非常簡單,每一隻沙丁魚只要盯緊它周圍前後左右的魚,與其保持相同的距離和方向。當天敵撲向沙丁魚群時,魚群的變化會讓天敵變得不知道該捕捉哪一隻。每一條沙丁魚都在重複著自己的本能,而當全體沙丁魚都正確地做出動作時,它們就變成了一個整體。沙丁魚群完全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體系,這個體系可以讓它們在殘酷的自然界中生存下來,不斷進化。

蜂巢是由一隻蜂王和許多工蜂組成的,看似是一個蜂王領導工蜂的組織,但是,蜂王的任務只是繁衍後代,而不參與其他一切生產活動,也不領導工蜂。那麼工蜂們是怎樣在沒有領導的情況下統一工作,並且建立蜂巢的呢?原因在於基因。每一隻工蜂在出生的時候都知道該如何建立蜂巢,如何尋找花蜜,並不需要任何的引導。

鳥群、魚群、蜂群可以說是自然界的超級團隊,它們沒有管理者,也不需要領導人,只要遵循簡單的法則,就能完成許多不可思議的複雜任務。數億年的進化淬煉,讓它們發展出各種絕妙的策略,使它們成為擁有智慧的群體。它們的神奇在於,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一隻從大量愚鈍的成員中湧現出來的手,控制著整個群體。它的神奇還在於,量變引起質變。

要想從單個蟲子的機體過渡到集群機體,只需要增加蟲子的數量,使大量的蟲子聚集在一起,使它們能夠相互交流。等到某一階段,當複雜度達到某一程度時,“集群”就會從蟲子中湧現出來。蟲子的固有屬性就蘊含了集群,蘊含了這種神奇。我們在蜂箱中發現的一切,都潛藏在蜜蜂的個體之中。儘管你可以用迴旋加速器和X光機來探查一隻蜜蜂,但是永遠也不能從中找出蜂巢的特性。

而區塊鏈的種種特性——去中心化、共識、分佈式所形成的規則,使原本散落在全球的交易數據,第一次在網際間流動聚合,湧現出一個價值數據的巨大“鳥群”,也演化出其自身的種種智能。

去中心化——“鳥群智慧”的一角

我們人類沒有這樣的基因,我們目前還是生活在中心化的世界裡。但是我們有幸接觸到了去中心化也就是“鳥群智慧”的一角——區塊鏈。

在中心化的世界裡,大家都知道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國家有元首、學校有校長、連酒店也有總經理,但在我們生活中存在著無數的去中心化的系統,分佈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去中心化的系統還有一個專業的詞彙叫分佈式自治系統。

1. 區塊鏈技術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去中心化

在一個分佈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形成非線性因果關係。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自穴居的原始人在牆壁上塗鴉時起,人類就一直有記錄信息的需求。後來出現了用圖書來記錄知識,用賬本來記錄財務債務。到了近代,會用錄音機記錄聲音,用膠卷記錄圖像。隨著互聯網數字化的到來,記錄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變得數字化、虛擬化。電子書、電子地圖、電子相冊、影視綜藝節目也實現了數字化網絡傳播。

然而,這些記錄形式的背後有個共同的深層問題——中心化。中心的重要性在我們心中不言而喻,中心是一個集中所有資源和數據的地方,是所有路徑的交錯點。中心的意義在於控制。尤其是在工業時代,人們將生產和工作都集中在一起,從而達到完全控制的目的。中心能夠控制所有的過程,保證準確和無誤。

但是中心化也同時存在著致命的缺點。比如在一個中心化的國家,國王是整個國家最中心的人物,整個國家運轉的過程都要經過國王的處理,這中間就出現了問題:如果國王是一個非常無能的人,下達的指令是愚蠢錯誤的,但國王是整個國家的中心,即使國家所有的人都覺得國王的指令有問題,也必須去執行;就算國王下達了一個非常英明的指令,所有的人都覺得非常不錯,但是指令從中心傳達到底層要經歷很多結構和環節,可能指令在經過一層一層的傳遞到達最後的執行環節時已與最初的指令產生偏差,造成最後的執行結果與最初的指令預期完全不同。並且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需要時間,有可能信息從中心點發出後在到達執行點的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執行時機,導致結果大打折扣。

現在的一些傳統企業也存在著中心化的問題。通常一家公司不是私有制就是股份制形式,登記註冊於中心化的政府機構。中心化的董事會成員聚集在總部運營管理這家公司的所有事物。這家公司的組織架構是自上而下、等級明確的,首席執行官(CEO)幾乎控制著公司的所有決策。這就存在上述中心化所導致的問題,權力的集中容易導致底層執行積極性下降,管理層容易滋生腐敗,信息傳遞容易出現滯後及不準確性。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思考如何解決中心化所帶來的問題,去中心化或許就是答案。

在互聯網的建設過程中,互聯網的創造者們曾想過設立一個中心來交換數據,但這個方案很快就被否定了。因為互聯網有巨大的數據需要處理,設立一個中心雖然達到了絕對控制的目的,但將引出更多的問題。一個中心來處理整個互聯網的數據,將使得這個中心非常容易發生錯誤和故障,而一旦這個中心出現問題,便會導致整個互聯網崩潰,造成極大的問題。於是互聯網被設計為無中心的形式,從而使其效率大大提高。

雖然採用無中心的形式,整個系統看似處於“失控”的混亂狀態,會頻繁出現許多小錯誤,但這樣的形式卻可以避免互聯網出現大的錯誤,這便是去中心的意義。在加密貨幣的某些領域,“去中心化的自治公司”(DACs)或“分佈式自治組織”(DAOs)正流行。比特幣同樣被視為去中心化貨幣。DACs讓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各行各業去中心化成為可能,比如在商業、貿易、金融和經濟方面。這種類型的公司由顧客和員工共同擁有並經營,沒有高高在上的老闆,沒有中心集權的機構充當董事會的角色。對於一些忙碌生活的人來說,這是通往自由自主道路的巨大進步。

人類進步的歷史幾乎可以說是信息傳遞不斷變革和升級的歷史,從早期沒有文字到發明文字,從發明文字到鴻雁傳書,從印刷術的發明到電報電話的崛起,從有線通信到無線通信的升級,其本質上都沒有改變傳遞的點對點的單向模式。而互聯網的興起則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多點、全方位、全天候、不間斷的全球網絡化,其革命性的意義在於打破了傳播的單一中心模式。

2. 沒有中心的本質就是人人都是中心

在互聯網的衝擊下,人類的文化模式正全面走向碎片化。以前任何一個社會都是單中心社會,比如原來我們瞭解信息要看高大上的媒體,因為它們是傳統社會的信息中心,是權威。現在一切都變了:年輕人不再僅僅看電視,而是在互聯網、手機上隨時隨地接收信息、隨時隨地發送信息、隨時隨地製造信息、隨時隨地娛樂信息。所以每一台電腦、每一個手機、每一個人都變成一個信息中心,整個人類社會變成了多中心社會,人類進入了“多中心時代”。

為什麼去中心化一定會成功

在這個世界上,中心化形態已經存在太久了,從上古社會以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部族群落,到古代封建社會的王權社會,再到近代社會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制度。這些其實都是不同形態的“中心化組織”。

以上所描述的人類社會形態的更替,其實就是一步步淡化中心化的歷史進程。

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每個人能夠獨立運作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個人能夠行使的權利實際上在逐漸增大。毫無疑問,當個人的能力能夠足以完成社會運作時,中心化的大機構、大組織存在的必要性也會變得越來越弱。

去中心化從信息傳播的角度已經取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尤其是網絡媒體,已經成功淡化了傳統信息傳播金字塔中的“信息中心”,而讓原來傳播中的“受眾”成為新的信息源,人人都是中心。舉例來說,新華社、新華網、人民網、紐約時報、新浪網、雅虎等都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中心”。如今博客、微博、社交網絡的崛起,讓網友們自發維護的這些信息平台成為新的信息中心。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網絡上人人都是中心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以前人們圍繞在收音機旁聽廣播,坐在電視前看新聞聯播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去中心化能夠降低維護成本,調動每個成員的參與積極性。我們大膽預言,未來的很多東西,都將走上去中心化之路。比特幣作為去中心化的第一種數字貨幣,不過剛剛走出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意味著什麼

區塊鏈就是一個網絡記賬本,不過由於偽造成本極高,理論上不會存在被偽造的信息。因此區塊鏈技術受到了很多投行的青睞,全球頂級的九大投行都在投入巨資做研發。區塊鏈的數據區塊取代了傳統的服務器,使得每個參與區塊鏈系統的節點都是主機,所有的數據變更和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被記錄在雲系統上。從理論上來說,它是一個證明與自證的系統。

例如我們每個人都網購過,買家買東西的時候,需要把錢打給淘寶等電商,淘寶等電商平台充當一個中介機構,托管了買家的資金,賣家看到買家已經打款給淘寶,於是去發貨,等買家收到貨後,會有一個確認收貨的機制,中介電商再將買家之前托管給他們的資金轉給賣家。這個方式非常複雜,而且很煩瑣,賣家回款的速度也比較慢,而作為中介的電商卻賺得盆滿缽滿。

而區塊鏈的出現,其實就是消滅這種中心化的系統。區塊鏈是以點對點的模式進行交易,可以省略掉中心化的模式,直接讓買家與賣家進行交易,通過計算機的程序實現物物相連的構想。

對去中心化進程的一個回應是分享。分享是去中心化進程的動詞表達,這也是我們有很多分享社區的原因。我們可以分享數據、進程、影響力、信息,去中心化的結果即分享行為的增加。

未來,當大多數生產都能由機器人來完成時,再使用中心化的系統,就會導致大規模的失業。而使用去中心化系統,每個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機器人養活自己,形成個人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空間是無限的。未來世界將會變成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或者組織作為權威或控制中心,或者說每一個人或組織都是中心,信息的流通效率將變得非常高,這對於世界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區塊鏈將構建完美的契約世界

在2030年一個明媚的上午,你漫步走入一個當地的雜貨店去買牛奶。隨著你的手一揮,你的智能手錶檢測到牛奶盒中內置的透明加密芯片,並且獲得了它的哈希代碼。這一瞬間,這盒牛奶就毫無爭議地成了你的牛奶。未來,的確很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將不再使用現金買東西,也完全重新定義事物所有權的概念。

即使互聯網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在各個方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從來沒有一種方法能夠真正地在沒有中心化權威機構的授權下讓你“擁有”某些數字產品。你在網上擁有的一切,從你的錢到你的身份,都需要一個公正的第三方機構才能證明,這是我們能真正證明擁有某物的唯一途徑。從技術上講,所有你的在線資產實際上都是你借用的。不過從現在開始,不再如此!

如果你真正擁有在線資產、能夠降低抵押貸款利率、更加容易地更新遺囑、貸款沒有處理費用、買賣交易免手續費……那會怎樣?這些應用和其他更多的應用是智能合約向我們許諾的未來。由於密碼學貨幣的出現,智能合約這一技術正越來越走近我們的現實生活。

智能合約是能夠自動執行合約條款的計算機程序。未來的某一天,這些程序可能取代處理某些特定金融交易的律師和銀行。智能合約的潛能不只是簡單地轉移資金。一輛汽車或者一所房屋的門鎖,都能夠被連接到物聯網上的智能合約打開。但是與所有的金融前沿技術類似,智能合約的主要問題是:它怎樣與我們目前的法律系統相協調呢?還有,會有人真正使用智能合約嗎?

智能合約賦予物聯網“思考的力量”

物聯網是一個設備、車輛、建築物和其他實體(嵌入了軟件、傳感器和網絡連接)相互連接的世界。小到恆溫器,大到自動駕駛汽車(如配有召喚模式的特斯拉Model S型轎車),這些都可以成為物聯網的一部分。

電子商務網絡平台“物聯中國”預計未來10年,物聯網的設備數量將達到1000億量級。對於如此龐大的網絡,如果以中心化的組網模式,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投入、維護成本將無法估量。在雲計算尚未打消人們對數據安全的疑慮時,物聯網的設備更加深入人們的生活隱私。比如:你家的電飯鍋每天幾點做飯、做幾人份的、家裡的熱水器是幾點開始工作的,這些數據如果都傳輸到管理中心節點,那麼你的物聯網方案又該如何應對呢?

現在的物聯網還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如汽車系統可能會受到惡意攻擊、房屋進入系統安全性需要加強、互聯網的安全挑戰等。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技術具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潛力。首先,區塊鏈的最大特點就是去中心化,運用區塊鏈技術後,我們對智能設備發出的指令無須上傳到網絡的中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中心,指令只需要在我們中間進行循環,大大減少了信息流通的時間成本。其次,在信息安全上,智能合約也是無法被超越的,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能夠保證我們在使用智能設備的時候信息不被其他人竊取,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在網上借了一筆錢之後手機被垃圾貸款信息填滿了。

從智能合約到智能資產

雖然智能合約仍然處於初始階段,但是其潛力顯而易見。想像一下,分配你的遺產就像滑動可調滑塊就能決定誰得到多少遺產一樣簡單。如果開發出足夠簡單的用戶交互界面,它就能夠解決許多法律難題,例如更新遺囑。一旦智能合約確認觸發條件,合約就會開始執行。在未來,智能合約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現在所有的合約體系都可能會被打破。智能合約在未來可以解決所有的信任問題。

智能合約也可以用在股票交易所,設定觸發機制,達到某個價格就自動執行買賣;也可以用在京東眾籌這樣的平台,合約可以跟蹤募資過程,設定達到眾籌目標自動從投資者賬戶劃款到創業者賬戶,創業者以後的預算、開銷可以被跟蹤和審計,從而增加透明度,更好地保障投資者權益。

如果貸款還款由智能合約處理,那麼貸款處理費用將被取消,最終的結果就會使得獲得房屋所有權的成本更低。儘管你能通過一家銀行獲得抵押貸款,但是一般而言,銀行不會持有長達30年的貸款,抵押貸款將被賣給投資者。銀行只是成為你每月還款的處理者,向投資者支付大頭,小部分交稅,更小部分用於房主的保險。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操作任務,但是銀行經常需要一個季度到半年的時間來處理抵押貸款還款問題。銀行只是從貸款者手裡接受還款,將還款轉交給投資者,並憑此服務向人們收費。但是,理論上智能合約能夠非常容易地處理這種業務。

智能合約還可應用於個人健康管理。你可能會有一個可穿戴的健身追蹤器,把卡路里數量和步數發送到區塊鏈。數據是經過加密的,身份是匿名的。家用醫療設備也是如此,區塊鏈會和健康專家例如教練、醫生或者醫療機構建立聯繫,智能合約會觸發需要的服務——不管是健身計劃還是針對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療。

未來律師的職責可能與現在的職責大不相同。在未來,律師的職責不是裁定個人合約,而是在一個競爭市場上生產智能合約模板。合約的賣點將是它們的質量、定制性、易用性如何。許多人將會針對不同事項創建合約,並將合約賣給其他人使用。所以,如果你製作了一個非常好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權益協議,那麼就可收費許可別人使用。以智能合約管理遺囑為例,如果你的所有資產都是比特幣,用智能合約管理遺囑的方式就可行。對於實體資產,智能資產也能解決這些問題。在尼克·薩博(Nick Saab)1994年的論文中,他預想到了智能資產,寫道:“智能資產可能以將智能合約內置到物理實體的方式,被創造出來。”

智能資產的核心是控制所有權,對於在區塊鏈上註冊的數字資產,能夠通過私鑰來隨時使用。這些新理念、新功能結合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以出租房屋為例,我們假設所有的門鎖都是連接互聯網的。當你為租房進行了一筆比特幣交易時,你和我達成的智能合約將自動為你打開房門。你只需持有存儲在智能手機中的鑰匙就能進入房屋。當這些數字鑰匙到期時,智能合約也將使得設置日期更加容易。

未來我們的房產、車庫、門禁系統也許都會植入軟硬件的識別設備,主人使用時,自動識別主人註冊在區塊鏈的數字身份即可,如同好萊塢科幻電影場景,讓我們進入便捷的智能世界。

智能資產的一個典型例子是,當一個人償還完全部的汽車貸款後,智能合約會自動將汽車從財務公司名下轉讓到個人名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多個相關方的智能合約共同執行)。但如果貸款者不還款,智能合約將自動收回發動汽車的數字鑰匙。

基於區塊鏈的智能資產,讓我們有機會構建一個無須信任的去中心化的資產管理系統。只要物權法能跟上智能資產的發展,通過在資產本身上記錄所有權將極大地簡化資產管理,大幅提高社會效率。

有執行力的合約

現行法律的本質是一種合約。它是由人(生活於某一社群的)和他們的領導者之間所締結的,一種關於彼此該如何行動的共識。個體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合約,這些合約可以理解為一種私法,相應地,這種私法僅對合約的參與者生效。

例如,你和一個人訂立合約,借給他一筆錢,但他最後毀約了,不打算還這筆錢。此時你多半會將對方告上法庭。令人欣慰的是,當初你和借款人把條款寫了下來,訂立了合約。但法律的制定者和合約的起草者們都必須面對一個不容忽視的挑戰:在理想情況下,法律或者合約的內容應該是明確而沒有歧義的,但現行的法律和合約都是由語句構成的,而語句則是出了名的充滿歧義。因此,一直以來,現行的法律體系都存在著兩個巨大的問題:首先,合約或法律是由充滿歧義的語句定義的;其次,強制執行合約或法律的代價非常大。而智能合約通過編程語言,滿足觸發條件即可自動執行,有望解決現行法律體系的這兩大問題。當然如果你不是一名程序員的話,一開始就讀懂合約可能要花點時間,但一旦學會如何閱讀,這份合約絕對比現有的律師們起草的合約要通俗易懂得多。如果採用這種方式,簡單的合約一般的用戶就可以起草,特殊一點的合約可能需要稍微資深一點的專家起草(就像複雜的傳統合約也需要專門的律師起草一樣)。作為結果,我們得到的這份合約,完全消除了類似“我認為,你認為”的這種誤解,締約雙方是否依法履約的不確定性也一併被消除。也就是說,代碼寫成的這份合約,既定義了合約內容,也保證了合約內容的執行。在本質上,這份合約真的就是一份不會毀約的合約,而這一點非常強大。

初期,智能合約會首先在涉及虛擬貨幣、網站、軟件、數字內容、雲服務等數字資產的領域生根發芽,因為針對數字資產的“強制執行”非常直接有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合約會逐步滲透到“現實世界”。比如,基於智能合約的某種租賃協議的汽車可以通過某種數字證書進行發動(而不是傳統的車鑰匙)。而如果這個數字證書不符合該租賃協議(例如證書到期),汽車就不會發動。

在一個私法和公法可以被完美地監督和執行的未來世界裡,很多事情都變得可能。你可以設想一個當地法律都靠智能合約訂立的小鎮。在這個小鎮上,新法的通過和針對既有法律的修正案都必須通過投票系統進行公開投票決議,而且這個投票系統也是由智能合約實現的。同時,鎮上的居民也會非常清晰地意識到法律的執行和適用範圍。你甚至可以想像一個不靠地理邊界而是基於智能合約的法規和權益的國家,未來人們甚至可以自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虛擬國度。

從未來的角度看,今天現行的法律系統看起來就像茹毛飲血般原始。我們擁有連篇累牘的即使在法院看來也依然充滿歧義的法律條文。同時,我們訂立的合約充滿了虛假的個人承諾和渺茫的兌付希望。因此,隨著智能合約的出現,一種新的法律形式即將誕生。

區塊鏈未來應用藍圖

我們來看看未來區塊鏈技術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20年後的某一天,M國總統大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你把智能手錶調到投票界面,看了下選舉人:今年好像沒什麼有特色的競選人啊。李·查得?沒意思,一個中規中矩的政治家,一直想把世界扭轉回中心化的統治下。拜託,我選的總統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是來統治人民的。

於是你劃到下一個:王·大衛?這個人好像挺耳熟,對了,之前好像是做金融的,聽說他用區塊鏈技術把之前的銀行推翻後幫助大家建立了許多自己的“銀行”。聽起來感覺不錯,但是我對金融不感興趣,下一個。

看到個有意思的傢伙,斯蒂芬·奇,他創造了一系列新的貨幣,希望能夠顛覆目前各個階級的統治。不錯,就選這個,反正現在用的是區塊鏈技術投票,投誰都不用怕被查水表了。

投完票後,你抬頭看了下旁邊的高樓大廈,廣告牌裡正在宣傳OB——一家利用比特幣進行交易的去中心化電商平台。該平台直接將用戶與用戶連接起來開展交易,OB實現了買賣雙方的直接交易,而不需要借助中心化的平台。不同於之前相當於第三方的阿里巴巴,OB可以直接使交易雙方在信任的基礎上促成交易合作。由於去中心化、無組織管理,這意味著當用戶在OB進行交易時,不需要支付額外費用、不會洩露檔案、進行的任何交易也不會被審查。

前天在OB上買的紀念版比特幣賣家說違規銷售,不想賣就直接說嘛,OB上賣東西、買東西都是匿名的,又不是購買毒品什麼亂七八糟的。

看了下時間,醫院掛號馬上要到時間了,得抓緊過去。你想起之前爺爺說他年輕的時候去看病,每次看完病都能收到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醫療短信,那會兒填單子的時候都不敢填自己的真實姓名,就是怕自己的身份信息給洩露出去了。現在有區塊鏈技術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在公開透明的同時也尊重保護了用戶的隱私。集中的數據庫和文件櫃都不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選擇。過去,由於內部失誤,患者機密信息會被洩露。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採用像區塊鏈這樣的創新技術,安全性和記錄推移將得到改善。

晚上回到家,你通過智能手錶發出一個指令,家裡所有的東西又開始工作起來。你打開了計算機準備在論壇上逛一逛,論壇上又是一些關於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討論,你與這些人激烈探討起來,反正論壇也使用了區塊鏈技術,不用擔心信息被洩露出去。

以上是對未來世界裡一個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設想。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在人與人、點與點、端與端之間不相識的時候,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區塊鏈技術)建立信任,節約了大量的成本,提高了辦事的效率。區塊鏈的特性是它不會被偽造,信息高度透明。區塊鏈的這兩個特性被應用得比較廣。

區塊鏈不僅會重塑貨幣市場、支付系統、金融服務及經濟形態的方方面面,而且會改變人類生活的每個領域。區塊鏈技術能夠從根本上成為讓組織形態減少摩擦並且提高效率的新方案。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與整個網絡的流動性能將所有人連接在一起,無須中間人或身份信息交流中心的參與就可以實現所有權和信息的處理;提供了一種通用技術和全球化的解決方案,自動化地實現物理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分配,解放了過去由人力來完成的各種協調和確認。也許以後所有人類活動都可以通過區塊鏈來協調。

為什麼區塊鏈會率先顛覆金融領域

由於區塊鏈技術最早來自比特幣,所以最早接觸和應用的大多是金融機構。現在傳統的金融行業中涉足最多的是銀行、證券交易和登記的環節。目前醫療、供應鏈、物聯網、遊戲、政務、公證、社交、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應用多處於初級或概念設立階段。據科技行業併購咨詢機構Magister Advisors估計,到2017年,銀行投入區塊鏈開發的經費將超過10億美元,是所有企業軟件板塊發展速度最快的。

2015年9月建立的初創公司R3 CEV發起R3區塊鏈聯盟,至今已吸引了包括富國銀行、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摩根士丹利、加拿大皇家銀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等43家銀行巨頭參與,著手為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的使用制定行業標準和協議。納斯達克在2015年12月30日也完成了基於區塊鏈平台的首個證券交易,對於全球金融市場的去中心化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區塊鏈股票交易嘗試。

除了為金融交易帶來高透明度、高安全性、降低欺詐風險之外,區塊鏈技術還能夠幫助提高效率和減少開支。2015年6月,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發佈的研究報告提出,截至2022年,區塊鏈技術通過減少跨境支付、證券交易以及合規中的成本開支,每年能為銀行業節省150億~200億美元。

國內首個區塊鏈項目“小蟻”的創始人達鴻飛認為,“區塊鏈技術普及後對銀行業的影響是變革性的,金融的底層基礎架構會發生變化,原有的一些角色將來可能就不再需要了,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角色,所以對底層會造成很大的變化”。比如金融業中有一些登記結算機構,如A股市場裡的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債券市場的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這一類機構完全可以被區塊鏈技術取代。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就正在與一個叫數字資產控股(DAH)的區塊鏈初創公司合作,由DAH提供技術為他們建造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清算和結算系統。

傳統金融互聯網化的意義在於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擴大金融服務範圍、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等。而區塊鏈技術的嵌入則可能會將互聯網金融的意義深化。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可通過程序化記錄、儲存、傳遞、核實、分析信息數據,從而形成信用。相較於傳統的信用形成方式,區塊鏈可省去大量人力成本、中介成本,所記錄的信用信息更為完整、難以造假。

舉例來說,當我們申請貸款時,需要提供相應的信用信息,這就需要依靠銀行、保險或徵信機構所記錄的相應信息數據。但其中存在著信息不完整、數據不準確、使用成本高等問題,而區塊鏈的用處在於依靠程序算法自動記錄海量信息,並存儲在區塊鏈網絡的每一台電腦上,信息透明、篡改難度高、使用成本低。因此,申請貸款時不再依賴銀行、徵信公司等中介機構提供信用證明,貸款機構通過調取區塊鏈的相應信息數據即可。

在審計方面,公司不需要招聘專門的審計人員來公司內部審核賬本,所有交易都可以集中記錄儲存在內部的區塊鏈。由於區塊鏈具有不可逆性和時間郵戳功能,會計事務所等外部審計人員和監管機構通過跟蹤這些區塊鏈可以實時監控公司賬本,同時機構可以借此大幅減少對於審計員審核金融交易的依賴,將審計業務變得更有效率。

R3 CEV組建區塊鏈聯盟的目的就是要做一個全球的去中心化的實時結算清算系統。目前,如果要匯款到國外,即變匯是需要通過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系統的,這個過程往往需要t+1或者t+2,甚至t+3。如果使用區塊鏈技術,理論上就可以實現實時結算和清算,相當於一個全球的支付寶體系。在這種理想狀況下,銀行是獲利最大的,因為他們不用通過SWIFT系統,首先是極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時由於實時結算,也減少了來自對手的風險。這種全球的去中心化的實時結算清算系統能夠讓全球的金融體量上一個新的台階。

在中國的區塊鏈創業圈中,一位名為Certchain的全自動鑒證服務項目致力於不依靠第三方介入,以數學算法免費對信息數據的真實存在提供證明,其官網介紹稱:“對任意文件和任何信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用純粹的數學算法的方式提供匿名且安全的存在證明,並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無須任何第三方介入,能夠便捷和以極低成本證明某個人對任意類型文件的所有權。”

“區塊鏈本質上就是交易各方信任機制建設的一個完美的數學解決方案。”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發起人肖風認為,“一是用純數學算法來建立各方的信任關係;二是交易各方信任關係的建立完全不需要借助第三方;三是建立信任關係的成本幾乎為零。這也正是我預言的區塊鏈將幫助達成互聯網金融終極模式的核心所在。”

以區塊鏈為基礎,再加以輔助方法可在互聯網上建立智能合約機制,用程序代替合同,當約定的日期、條件一旦達成,網絡自動執行合約,金融活動由交換數據變成交換代碼。

區塊鏈技術將成為下一代數據庫架構

在互聯網誕生初期,數據庫主要的類型是關係型數據庫,這是一種採用了關係模型來組織數據的數據庫。1970年由IBM的研究員E. F. Codd(埃德加·弗蘭克·科德)博士首先提出,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關係模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發展並逐漸成為數據庫結構的主流模型。簡單來說,關係模型指的就是二維表格模型,而一個關係型數據庫就是由二維表及其之間的聯繫所組成的一個數據組織。

隨著互聯網web2.0網站的興起,傳統的關係數據庫在應付web2.0網站,特別是超大規模和高並發的SNS類型的web2.0純動態網站時已經顯得力不從心,暴露了很多難以克服的問題,而NoSQL的數據庫則由於其本身的特點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NoSQL泛指非關係型的數據庫,它的產生就是為了解決大規模數據集合多重數據種類帶來的挑戰,尤其是大數據應用難題。

谷歌(Google)公司的三篇著名論文(GFS,Bigtable,MapReduce)奠定了谷歌大數據的基礎,而谷歌的PageRank算法實現了當時幾乎最先進的數據搜索算法。PageRank通過網絡浩瀚的超鏈接關係來確定一個頁面的等級。Google把從A頁面到B頁面的鏈接解釋為A頁面給B頁面投票。Google根據投票來源(甚至來源的來源,即鏈接到A頁面的頁面)和投票目標的等級來決定新的等級。簡單地說,一個高等級的頁面可以使其他低等級頁面的等級提升。而這個技術正是數據第二階段,通過複雜的設計網絡和算法進行重新整理和歸納,讓原本看似並無關聯的數據成為可以分級分類的高質量數據,讓大數據和複雜網絡模型成為可能。

但是構建在這之上的大數據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解決信任問題。因為互聯網將使全球的互動越來越緊密,伴隨而來的就是巨大的信任鴻溝。目前現有的主流數據庫技術架構都是私密且中心化的,在這個架構上永遠無法解決價值轉移和互信問題。所以區塊鏈技術將成為下一代數據庫架構,通過去中心化技術,將在大數據的基礎上解決全球互信這個巨大的難題。通俗來說,該技術可被理解為全體參與記賬的技術,過去人們使用一台台中心化的服務器記賬,而在區塊鏈技術系統中,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記賬,並共同鑒定記錄的真偽。

區塊鏈可以和大數據連接,大數據預測分析可以和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完美結合。區塊鏈技術加入經濟支付層面,作為量化工具,海量自動執行的任務會解放大量的人類生產力。區塊鏈也會促進大數據向下一個數量級發展。通過這項技術,即使沒有中立的第三方機構,互不信任的雙方也能實現合作。簡而言之,區塊鏈類似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特定分佈式存取數據技術,通過網絡中多個參與計算的節點共同參與數據的計算和記錄,並且互相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從這一點來看,區塊鏈技術也是一種特定的數據庫技術。這種數據庫將會實現Melanie Swan所說的第三種數據類型,即能夠獲得以基於全網共識為基礎的數據可信性。從目前來看,我們的大數據還處於非常基礎的階段,但是當進入區塊鏈數據庫階段時,將進入真正的強信任背書的大數據時代,這裡面的所有數據都將獲得堅不可摧的質量。

分佈式的區塊鏈開闢了各種可能性,例如:分佈式投票(如Agora),選民可使用加密貨幣代表他們的選票,而擁有最多額度賬戶的候選人將由此勝出;分佈式域名註冊(DNS,如Namecoin),將根據加密貨幣的模式來實現獨立的ICANN的工作;分佈式存儲(例如Maidsafe和Storj),無須信任的節點在一起工作(使用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來交換存儲空間和帶寬;甚至是分佈式的、點對點的異步消息傳遞平台,例如BitMessage(比特信)和Twitter(推特)。

區塊鏈將如何顛覆我們的生活

想像這樣的一個世界——你可以用你的手機參與選舉,可以幾個小時就買套房子,或者壓根兒就不存在現金這回事。這正是區塊鏈為我們描繪的未來。

在西弗吉尼亞大學,學生會正在考慮要不要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投票平台來進行學校選舉。如果運用這樣的平台,學生們就能用移動設備來投票,而由於投票結果會被計入公共系統,因此投票是完全安全的。一名支持這種方式的學生解釋到,“大家的投票絕不可能被我們——即程序員、學校管理員或學生修改、刪除”。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安全的投票形式將會被運用到更為重要的地方——總統大選。

未來區塊鏈會應用於任何領域,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影響。區塊鏈應用項目大致分為:存在性證明、智能合約、物聯網、身份驗證、預測市場、資產交易、電子商務、社交通訊、文件存儲、數據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等。

1. 醫療去中心化

醫療方面,區塊鏈最主要的應用是對個人醫療記錄的保存,可以理解為區塊鏈上的電子病歷。目前病歷是掌握在醫院手上的,患者自己並不掌握,所以病人就沒有辦法獲得自己的醫療記錄和病史情況,就像銀行的賬看不到過往的交易記錄一樣,這對未來的就醫會造成很大的困擾。但現在如果可以用區塊鏈技術來進行保存,就有了個人醫療的歷史數據,未來看病或對自己的健康做規劃就有數據可供使用,而這個數據真正的掌握者是患者自己,而不是某個醫院或第三方機構。另外,這些數據有很強的隱私性,使用區塊鏈技術也有助於保護患者隱私。

這種應用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更具開放性,用戶也更有自主性。它所實現的是一種新的組織信息的形態,每個人都掌握自己的信息,而不需要像過去那樣把信息托管給某一個機構來保管。

2. 智能鎖

德國一個初創公司Slock.it想做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能鎖,並將鎖連接到互聯網,通過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對其進行控制。任何一個控制鎖的人都可以發放一把或多把私鑰,並對私鑰進行複雜的定制,設定鎖什麼時候啟用、具體什麼時候開等。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經濟能夠被進一步去中心化,將任何能被鎖起來的東西輕易租賃、分享和出售。Slock.it的概念更是超越了為Airbnb(空中食宿)用戶服務的範疇,想要進一步顛覆這種共享經濟,讓使用者能夠直接向一把鎖進行支付,然後打開;出租者也可以隨時更換私鑰的定制,讓整個體驗更為方便、安全。人們也可以通過使用這一技術進行自行車、密碼櫃的租賃等,甚至讓他人在自家門口給車充電,然後收取費用等。

3. 去中心化域名系統

區塊鏈可提供DNS系統替代方案,不被公司控制。它能夠讓全世界任何人自由地在互聯網上發佈信息。

4. 數字藝術:區塊鏈認證服務

數字藝術是區塊鏈加密技術能提供顛覆性創新的另一個舞台。數字藝術在區塊鏈行業的主要應用是指,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註冊任何形式的知識產權,或將鑒證服務變得更加普遍,如合同公證。數字藝術還可以通過區塊鏈來保護在線圖片、照片或數字藝術作品這些數字資產的知識產權。

5. 區塊鏈政府

區塊鏈以去中心化、個性化、便宜高效的特點提供傳統服務,實現全新的、不同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務。充分利用區塊鏈優勢,能讓政府工作更高效,進而獲得民眾的信賴。

區塊鏈能利用其公開永久保存數據的優勢——共識驅動、公開審計、全球性、永久性——保存所有社會檔案、記錄和歷史,供未來使用,成為全球性的數據庫。這將成為區塊鏈政府服務的基石。通過區塊鏈技術重新配置公共資源、提高政府效率、節約成本、讓財政惠及更多人、提高民眾基本收入水平、促進平等、提高民眾政治參與度,最終過渡到自治的經濟形態。

不妨再設想一下更加久遠的未來:當區塊鏈所代表的思維範式,這種鳥群般的分佈式協作、去中心化的模型,不僅僅應用於貨幣、資產的合約交易,不只是限定在可設定、可編程的物與物之間,不僅僅是普通的物理實體的萬物互聯,而是直接作用於我們的大腦、神經元與認知,當人類大腦與計算機接口技術,配合區塊鏈網絡共同展開,當人類與機器人記憶的提取、交易、存儲得以實現,當知識、靈感與創意的交互鏈條有序地形成,並不斷演進,那又將是何等的爆發式增長,何等恢宏壯麗的景象。

6. 在線音樂

許多音樂人正選擇區塊鏈技術來提升在線音樂分享的公平性。Billboard(公告牌、美國音樂雜誌)報道,目前有兩家公司正通過直接付款給藝術家和利用智能合同來自動解決許可問題。在區塊鏈音樂流平台上,用戶可以直接付款給藝術家,而無須中間人插手。除了媒體音樂,還有人預想,將智能合同作為歌曲清單的自主大腦,能夠更好地將歌曲背後的藝術家和創作者分類。

7. 汽車租賃和銷售

Visa和DocuSign公司宣佈了一項合作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汽車租賃打造特定解決方案,以後汽車租賃只要“點、簽、開”三步即可完成。具體操作是:顧客選擇想要租賃的汽車,這筆交易就會上傳到區塊鏈的公共賬戶;然後,顧客在駕駛座簽署一份租賃協議和保險協議,區塊鏈便會實時將信息上傳。不難想像,這種租賃模式或許也將應用於汽車銷售和汽車登記領域。

8. 全球公共衛生及慈善捐贈

比特幣可以為埃博拉等傳染病危機提供高效、直接、有針對性的資金援助。傳統銀行資金流動過程會妨礙危機處理過程中對資金的緊迫需求,而比特幣可以迅速把資金傳遞到一個公開且可以審計和跟蹤的地址。未來慈善捐贈網站可以透明地接受比特幣捐贈,籌集大量善款開展項目。

9. 區塊鏈基因測序

當前公民獲取個人基因數據有兩個問題:第一,法律法規對於個人獲取基因數據的限制;第二,基因測序需要大量計算資源,高昂費用限制了產業進程。區塊鏈測序則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通過全球分佈的計算資源,低成本地完成測序服務,並用私鑰保存測序數據規避了法律問題。有了數據,如果發現有潛在的高血壓、老年癡呆症,可以提前改變生活習慣來減少其發生概率。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隨著區塊鏈基因測序技術的成熟,面向大眾消費者的基因測序服務將得到普及。

區塊鏈應用到大數據領域,使其進入下一個數量級,迎來真正的大數據時代,基因測序就是推進大數據的一個典型案例。

10. 區塊鏈智能城市

生活在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城市,我們可以為自己製造的麻煩付費: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擁堵,可以支付給過往車輛延誤費用,促進社會向自律、高效自治的方向發展。我們還可以公開透明地為好的服務、好的學校支付費用。

11. 區塊鏈透明助學

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有無數用途,智能文化合約就是其中一種。如果有人給孩子提供上學資助,可以通過智能合約自動確認學習進度,滿足學習合約後,自動觸發後續資金撥付給下一個學習模塊。區塊鏈學習合約能夠使學習者和資助者之間完全以點對點方式進行協調,公開透明,對雙方都是正向激勵。學習合約將為慈善資助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12. 數字身份驗證

現在很多網站使用中心化的第三方登錄,比如QQ登錄、微博登錄。那麼未來,我們也許就會使用區塊鏈技術提供的去中心化第三方服務登錄,可以用姓名、地址或二維碼登錄,且和手機綁定,可以自由暢遊網絡世界。在電商網站購買時,也不需要煩瑣的綁定銀行卡就可轉接到支付寶、微信等操作,直接用數字錢包一鍵購買。

13. 區塊鏈身份認證

區塊鏈具有人人都可以查閱的特性,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一個有網絡的地方,查詢區塊信息,高度透明的特性也讓區塊鏈充滿魅力。不妨這樣設想,在以後身份證和戶口本基本不需要了,因為每個身份信息都可以寫入區塊鏈裡,當需要驗證信息的時候,只需要查閱就可以找到。無論是追拿逃犯還是證明“你媽是你媽”都不再是問題。

14. 區塊鏈婚姻

區塊鏈婚姻是區塊鏈作為公開檔案信息庫的一個嘗試,如果以後能得到廣泛推廣和認可,會帶來很多好處:更加透明、公平、自由,能解決重婚、隱婚等各種情況,並通過智能合約來改善贍養老人、生兒育女、購買房產等生活事宜。

15. 學歷證書

加州軟件技巧項目Holbertson School宣佈,它將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鑒定學歷證書。此舉將確保Holbertson School的學生在課程認定上的真實性。如果更多的學校採用這種透明的學歷證書和成績單,那麼學術界的腐敗將大幅減少,更不用說省去的人工核驗時間和紙質文件成本了。

16. 預測

區塊鏈技術或將撼動整個研究、分析、咨詢和預測行業。在線眾籌平台Augur希望能在去中心化的預測平台賺取利潤。這家公司稱,它將提供一種類似博彩互換的服務。整個過程將被去中心化,Augur平台不僅會給用戶提供體育和股票博彩服務,還將提供選舉和自然災害博彩服務。這個想法實際上是超越了體育博彩的範疇,創造了一個“預測市場”。

17. 網絡安全

雖然區塊鏈的系統是公開的,但其核驗、發送等數據交流過程卻採用了先進的加密技術。這種技術不僅確保了數據的來源正確,也確保了數據在中間過程不被人攔截、更改。如果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更為廣泛,那麼其遭受黑客襲擊的概率也會下降,區塊鏈系統之所以能降低傳統網絡安全風險就是因為它解除了對中間人的需求。省去中間人不僅降低了黑客襲擊的潛在安全風險,也減少了腐敗產生的可能。

18. 人工智能區塊鏈

區塊鏈讓智能設備在設定的時間進行自檢,會讓管理人員回到設備出故障的時間點去確定究竟什麼地方出了錯。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遠程實施人工智能軟件解決方案。如果一個設備有多個使用者,人工智能區塊鏈也可幫助提高安全性,區塊鏈會讓使用各方共同約定設備狀態,基於智能合約中的語言編碼做決定。

各國政府的態度——從比特幣到區塊鏈

區塊鏈從本質上來說可以看作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其本身作為一種技術而存在。如果我們把區塊鏈技術比喻成花盆裡的土,那麼比特幣則是在花盆裡生長的一株花;比特幣是在區塊鏈的基礎上所誕生的一種數字貨幣,區塊鏈則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1.0: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比特幣

比特幣去中心化的特點注定它不能被某一個國家或者團體所掌控,這對於某些本國貨幣強勢的國家來說是不被接受的:世界上最賺錢的事情就是印刷貨幣,經濟強國可以通過印刷貨幣獲得大量的財富,並且這是一個可以控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的金融工具,所有外交、軍事、對外發展等活動都可以在某些情況下印證國家對於本國貨幣地位提升的重要性。而比特幣的出現卻讓這些經濟強國出現了危機:比特幣可以被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印刷出來”,經濟強國最可控的“生意”——印刷貨幣,受到了挑戰。未來如果比特幣成為世界主流貨幣,那麼世界的貨幣體系將會發生改變,經濟強國再也無法倚仗自己的印鈔機掠奪財富,由此會導致權威地位的下降,這對某些國家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而對於其他較為落後的國家,比特幣的出現也許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在沒有出現較大的世界性危機之前,落後的國家很難在現有的貨幣體系中為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不確定性在某一方面同時也意味著機會,每一次經濟體系的改革都會重新誕生一批強國,而比特幣的出現則讓它們看見了希望。

在比特幣誕生初期,各國政府對其態度各不相同。

1. 美國

美國財政部下屬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絡出台了一份針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業務的指導性文件——《金融犯罪執法網絡法規在個人管理、交換和使用虛擬貨幣中的應用》。該文件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典型的虛擬貨幣,不具備實際貨幣的全部屬性和法定貨幣地位。2014年初,美國聯邦稅務局發佈通告稱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屬於財產而不是貨幣,比特幣的“挖礦”、買賣和使用行為均應適用相關稅務規則,進行納稅申報。

2. 中國

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相關部委下發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認為,比特幣不是由國家發行的,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3. 韓國

拒絕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比特幣不是真正的投資,不會對比特幣徵收資本所得稅,因為這將會增加虛擬貨幣的合法性。

4. 荷蘭

發佈聲明警告比特幣風險,質疑比特幣存儲無法保障,不是由政府和央行發行,導致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

5. 德國

2013年8月,德國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已經納入國家的監管體系。德國也成為世界首個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的國家。德國政府表示,比特幣可以當作私人貨幣和貨幣單位,比特幣個人使用一年內免稅,但是進行商業用途要徵稅。德國金融監管局認為比特幣是用來交換真實經濟品或服務在物物交換俱樂部(barter-club)、私人集市或其他支付系統流通的價值代幣。因此,比特幣在德國實際上被定義為一種商品。這類似於最近一些政府決定把比特幣捐贈當作實物捐贈(如捐贈食品和物資)的做法。目前德國的比特幣政策相對明朗,德國本土的比特幣交易平台bitcoin.de也已經與Fidor銀行展開合作。

6. 加拿大

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2013年12月世界首個比特幣ATM機已經在溫哥華投入使用,這台機器安放在一個咖啡廳裡。目前,這台機器上的交易額已經取得很好的成績。很多美國本土的比特幣創業者,由於國內不同州的法律監管問題,選擇搬遷到加拿大創業。

7. 法國

認為比特幣交易並不違法。法國金融情報機構(TRACFIN,一個反洗錢機構)公佈了2011年度報告,描述了各種形式的虛擬貨幣洗錢以及位於全球眾多金融避難港的不法公司。例如,銀行業人士利用沒有法定價值的虛擬貨幣進行非法活動。儘管報告的焦點是反洗錢,但報告內容中所透露出來的對比特幣的使用案例等於在事實上承認了比特幣使用的完全合法性,即利用比特幣避開歐元區和使用美元的非歐元區的外匯兌換和轉賬的相關費用。對於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法國政府則警告用戶謹慎投資比特幣。

8. 泰國

泰國外匯管理和政策部的高官表示,由於缺乏適用的法律和資本管制措施,加之比特幣跨越多種金融業務,因此下述比特幣活動在泰國都被視為非法:買賣比特幣、用比特幣買賣任何商品或服務、與泰國境外的任何人存在比特幣的往來。泰國比特幣創業公司Bitcoin Co表示,由於泰國央行封殺了比特幣,因此該公司將停止所有業務。泰國成為全球範圍內封殺比特幣的首個國家。

9. 印度

將繼續關注比特幣的發展,目前不會進行監管。相關機構表示,虛擬貨幣給監管、法律以及運營風險帶來了挑戰。

10. 以色列

目前尚未承認比特幣為官方貨幣,但是政府正在考慮對比特幣的盈利徵稅。以色列的比特幣社區也相對活躍。

後比特幣的2.0時代

1. 俄羅斯:又愛又恨

俄羅斯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立場堪稱反差巨大,很值得研究。儘管俄羅斯一向不看好比特幣,對比特幣所用的區塊鏈技術卻充滿熱情。

俄羅斯中央銀行組建了分析、評估、應用新興金融科技可能性的工作小組,旨在分析金融市場中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技術,幾大首要研究對像包括區塊鏈技術、移動技術、支付技術等領域。

俄羅斯一向對比特幣採取強硬態度,但與財政部曾起草法案禁止使用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各類貨幣替代品相較而言,情況已經有所改變。2016年初,在財政機構和企業的幾次會議之後,俄羅斯央行很可能會開始考慮合法化比特幣和監管比特幣交易,尤其是P2P交易及個人業務托管。俄羅斯境內現共有20萬名加密貨幣用戶,居全球第五,因此如果上述提案通過並開始實施,虛擬貨幣在俄羅斯的發展將會更進一步。

2. 日本:或視比特幣為現金

比特幣在日本的發展歷程十分有趣。日本金融監管人員考慮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視為與現金等價的貨幣,此舉將強化消費者保護機制,鋪設一條虛擬經濟增長的發展道路。在日本,比特幣現在仍被視為物品,無法受到與其他同類產品相同的待遇。

據日經新聞(Nikkei)報道,日本金融廳(FSA)正在考慮修訂法案,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合法化,使電子幣“實現貨幣功能”。此舉將使一些虛擬貨幣交易企業受到管制,虛擬貨幣以更加安全的模式推廣。

3. 澳大利亞:將影響經濟和政治領域

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主席Greg Medcraft(格雷格·麥德剋夫特)在演說中提及區塊鏈。他說:“這項技術具有從根本上改變市場和金融系統的潛力。區塊鏈對於我們的監管方式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早已與加密貨幣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建立了合作關係,將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澳大利亞證券市場研發解決方案。2016年2月,位於墨爾本的比特幣挖掘企業Bitcoin Group在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上市,完成首次公開募股,集資420萬美元。這是首例比特幣挖掘企業公開募股。

區塊鏈也應用於政治中。一個新政黨Flux正在試圖利用區塊鏈技術改寫政治通貨制度。Flux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出現代投票系統,使投票透明化、記錄不可更改化、在線投票便利化。2016年1月,Flux向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提交了申請報告,計劃通過這一系統選出六名議員。Flux給自己的定位是重新分配政權的開路者。一旦有Flux內的候選人當選,Flux即成為選民可直接影響議會的門戶。截至目前,Flux網站共有1238名註冊用戶。

4. 韓國:將引進區塊鏈

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KRX)運用區塊鏈技術,已經啟動建立場外交易平台的初期計劃。這一新平台將把場外交易市場(OTC)的買家和賣家聚集到一起,在此尋找交易夥伴,降低參與成本,從而促進交易的進行。

5. 迪拜:建立全球區塊鏈委員會

為推進創新發展,在全球範圍內採用新技術,迪拜未來博物館基金會近日宣佈建立全球區塊鏈委員會。迪拜未來博物館基金會CEO Al Aleeli(阿爾·艾莉)表示,“2015年通過區塊鏈平台實現的交易增長了56%,這一顯著增長意味著在相關領域優化運用這項技術的巨大機遇”。他還表示,在今後4年內,區塊鏈全球投資額可達3000億美元。全球區塊鏈委員會將繼續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最佳方式,同時研究其優缺點,推進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發展。

6. 歐洲議會:發佈虛擬貨幣報告

歐洲議會新起草的一項虛擬貨幣報告強調,虛擬貨幣與區塊鏈技術可大幅降低交易中支付、資金轉移等成本,對消費者福利和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同時提高支付系統的速度和彈性,可跟蹤記錄交易,以防不法行為。

《區塊鏈:重塑經濟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