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多次被邀請到中國演講,發現很多人都想知道科技的未來是什麼。雖然多年來我在硅谷的工作和研究一直跟科技有關,但現在主要以一名歷史學家的身份在寫作,也許我對科技的觀點會跟很多人不太一樣。
我很幸運有兩位中國好友,他們都對科技創新及中美之間的溝通交流感興趣,我們決定將這本關於科技未來的書直接以中文寫作而成。由來自杭州的資深記者牛金霞負責採訪並寫下我的觀點,由閆景立負責書稿的編校,他曾是硅谷一位資深的企業管理者,也是我第一本中文書《硅谷百年史》的主要翻譯。
在眾多的新技術中,我選擇了我認為最重要的十種科技進行詳盡的評述,為了對我的觀點進行補充或佐證,我們還選擇採訪了一些硅谷科學家和創業者。雖然他們在本書中所佔的篇幅不大,但份量不輕。在選擇到底採訪誰時,由於我長期與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合作,自然會較多地想到這兩所大學裡的科學家的名字,但我發自內心地認為,最終出現在書裡的科學家的觀點可以代表他們所在領域的全球性前沿趨勢。對創業者的採訪我則比較謹慎,因為不得不考慮他們天然存在的「營銷」傾向,因此,我選擇了對整體行業現狀有獨特洞見的幾位創業者。在十種科技中,我對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論述的篇幅最多,一是因為這兩種是硅谷最「熱」的科技,二是因為人們對它們的看法極具爭議性。
本書能夠在短時間內成書和出版,我和兩位小夥伴有很多人想要感謝。
感謝那些接受我們採訪的硅谷科學家和創業者,他們貢獻了寶貴的時間和智慧。
感謝《浙商》雜誌社社長朱仁華、副總編臧銫以及世界浙商網CEO(首席執行官)馮永明對整個項目的支持和關心,本書的部分內容已發表於該雜誌。
感謝來自印度的蘇米特洛·達斯(Soumitro Das),中國的郝鵬圖、湯天禕、夏嘉琪、石溪韻、顧錚榕和張可可,他們幫助校對和翻譯了這些科學家和創業者的採訪。
也感謝合作夥伴他山石智庫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
皮埃羅做斯加魯菲(Piero Scaruf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