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中的中國,創新驅動正成為國家意志和工商界不二的選擇。官民各界跟蹤世界科技前沿動態,引進來、走出去的需求從來沒有這樣迫切。人們對什麼是「下一個顛覆性創新」的關注度從來沒有這樣強烈。《人類2.0》正是在這樣一種迫切的市場呼喚中嘗試以一種新方式寫成的。

說起這個新穎的嘗試,不能不講點成書初期的故事。

就在2015年10月的一天,我收到皮埃羅先生一封電郵:「我們能不能盡早見面,有個想法在心中不斷翻騰滋長,想盡快聽聽你的意見。今天晚上如何?」

第二天,我和皮埃羅在硅谷的一家餐館見面了。「什麼事這麼急?」我見面就問。

「我想寫一部有關高科技未來的書,」皮埃羅答。

「好啊!」我應聲答道,「這種書在中國出版也一定很受歡迎。」還沒來得及提及翻譯的事,皮埃羅又說:「直接寫成中文,您看怎麼樣?」

我怔住了,「你啥時候學會中文寫作了?」我知道皮埃羅不懂中文。

於是,皮埃羅端出了他的想法。原來他在中國演講期間和中國朋友交談中得到了一個靈感:和中國人合作,以採訪的方式直接把他的研究成果寫成中文。說話間他眼睛泛出那種創意所激發的光彩,使我頓時感受到硅谷人血液中流淌的那種創新的激情與躁動。於是,兩人就在飯桌上開始了項目的策劃。決定立即開始和合作單位洽談,同時聯繫出版商。2015年12月與《浙商》雜誌敲定合同,2016年2月底記者牛金霞奉《浙商》雜誌社派遣來到硅谷開始了密集的採訪活動。由此開啟了採訪文章一方面得以由《浙商》雜誌逐一發表,另一方面由皮埃羅團隊編輯整理成書在中國出版。

本書成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雖然源自硅谷的學者和專家,卻越過了原文(英語)寫作、翻譯的階段而在合作的框架下直接以中文寫作並在華出版。對此,曾經把《硅谷百年史》(皮埃羅等著)這部大部頭著作引進中國的我深有體會。那部書僅僅翻譯加上編輯就用了15個月才得以面市。而如今這樣一部同樣來自大西洋彼岸的涉獵當今科技最前沿的著作,從採訪到成書僅僅用時9個月!較之傳統的「海外英文寫作—出版—翻譯—在華出版」至少縮短了一年時間。這真是「硅谷速度」,不,這是「中國+硅谷」才有的速度!對於正在分秒必爭、日夜兼程追趕硅谷、奮力爭取科技創新大國地位的中國來說,這個速度尤其彌足珍貴。

閆景立

《人類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