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互聯網+」之本質:是連接,更是融合

第1節 「互聯網+」的技術背景

普適計算之父馬克·韋澤說:最高深的技術是那些令人無法察覺的技術,這些技術不停地把它們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直到你無從發現為止。而互聯網正是這樣的技術,它正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來。所謂「互聯網+」,是指以互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配套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並不斷釋放出數據流動性的過程。「互聯網+」,對應的英文為「internet plus」,即不是加法(加號),而是「化」(plus)。互聯網+各個產業部門,不是簡單的連接,而是通過連接,產生反饋、互動,最終出現大量化學反應式的創新和融合。互聯網作為一種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電力技術、200年前的蒸汽機技術一樣,將對人類經濟社會產生巨大、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互聯網+」的前提和基礎是互聯網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英國演化經濟學家卡蘿塔·佩蕾絲認為,在過去的200年間一共發生過五次技術革命,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形成了與其相適應的技術–經濟範式。一個技術–經濟範式包括一套通用的技術和組織原則,是一種最優的慣行模式。佩蕾絲在《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中提出,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有兩段不同的時期:導入期和展開期。而每一個時期又會經歷兩個不同的階段:導入期的爆發階段和狂熱階段,展開期的協同階段和成熟階段。兩個時期中間會有狂熱泡沫之後的調整期。在導入期,技術創新中的大量關鍵產業和基礎設施在金融資本的推動下得以形成,但同時也會遇到來自舊範式的抵抗並產生各種矛盾,各種制度變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在展開期,技術革命的變革潛力擴散到整個經濟中,為整個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助益達到了極致。

技術–經濟範式演化的四個階段

歷次技術革命的產業、基礎設施和對應的技術–經濟範式如下表所示:

資料來源:摘自卡蘿塔·佩蕾絲所著的《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今年是互聯網進入中國21週年。短短20年,我們可以看到,從接入層面到應用層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實體經濟也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在接入層,從窄帶到寬帶,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在應用層,從最早的BBS、門戶網站、B2B電子商務,發展到網絡文學、網絡遊戲、社交,再到現在的網絡零售、移動支付、導航應用等,越來越豐富。另外,休閒娛樂的應用熱潮在褪去,商務類應用在興起。例如,CNNIC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網民手機商務應用發展大爆發,手機網購、手機支付、手機銀行等手機商務應用用戶年增長分別為63.5%、73.2%和69.2%,遠超其他手機應用增長幅度。而長期處於低位的手機旅行預訂,2014年用戶年增長達到194.6%,是增長最為快速的移動商務類應用。

在過去十幾年裡,人們對互聯網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最早,絕大部分企業把互聯網看成一種工具,就像辦公室裡的一台打印機、複印機那樣;後來,更多人,尤其是傳統企業把互聯網看成一種渠道,用於獲取信息、接觸客戶和銷售商品,最典型的策略是清理庫存;但從2008年到現在,互聯網的存在越來越接近於基礎設施。這裡的「基礎設施」應該如何理解呢?所有行業和具體企業的價值鏈、產品和服務,從創意產生、研發設計、廣告營銷、交易發起、服務及商品遞送到售後服務,都可以放到互聯網上來做,並且會產生化學反應,這才是對互聯網最到位的理解。對互聯網的理解不同,也決定了「互聯網+」的不同「變現」形式:「+」在旁邊是把互聯網當工具,「+」在前面是把互聯網當渠道,我們建議「+」在腳底下,把互聯網當作基礎設施,這樣才能實現整個經濟形態的轉型。

對互聯網的認識過程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日漸成為一種在社會中廣泛應用和滲透的基礎設施。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較2013年年底增加5672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高速通信網絡的發展以及互聯網、智能手機、智能芯片在企業、人群和物體中的廣泛安裝,為「互聯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互聯網+:從IT到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