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想要助力教育,先要明確當前中國教育的主要問題,互聯網是否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如果能夠幫助解決這些問題,那麼互聯網對整個行業就有積極的意義;如果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那麼互聯網和教育依然是若即若離。
如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今天,社會各界普遍對現有教育表示不滿,探討中國教育現存問題的文章和觀點也是汗牛充棟,各抒己見。在筆者看來,當前中國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三個。第一是教育不公的問題,第二是創新不足、脫離現實的問題,第三是難以達到終身教育的問題。
1.教育公平問題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長期的理念。從孔子的有教無類,到柏拉圖的教育公平理想,以及現代教育中的義務教育制度建立,教育公平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時期都有完全不同的含義。學者們把教育公平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受教育的機會公平,即「有學上」,人人都有享受公平教育的權利;第二是受教育的質量公平,即「上好學」,人人都有享受高質量教育的權利;第三是使受教育的效果公平,即「上學好」,人人都有得到好的教育後產生好的效果的公平。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在九年義務制教育上,我國已經大體實現了第一個層次上的平等。目前這一層次的公平,正在向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延伸。而第二層次的教育公平,即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公平還遠遠沒有達到。在中國,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甚至班級之間的教育質量不公平比比皆是。擇校風、學區房都直接說明了教育不公平的嚴重程度。
大體上來說,教育質量有兩大影響因素:一是硬件,校舍、操場、教室、課本、電腦等;二是軟件,關鍵是教師的教學質量。對於硬件的差異,隨著國家加大在農村教育上的投入,問題相對容易解決。而對於軟件,尤其是好的老師的差異,似乎是永遠不可能消失的。老師之間的差異導致的教學質量上的差別是造成第二層次的不公平的最根本原因。
2.創新不足、脫離現實的問題
鄧小平1983年10月1日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育應該面向未來,在今天看來這一要求依然十分急迫。今天的中國正處於現代化與信息化疊加、經濟新常態、全面改革的關鍵期,舉國上下都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步伐。然而,今天的教育是否能夠為現代化提供需要的人才,為全民創業、萬眾創新提供足夠的智力支持、思想準備?我們的教育沒有走在社會發展的前面,反而好像落在後面。更為重要的是,教育不僅要面向現在,更要面向未來。未來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需要什麼樣的教育?與急迫的形勢相比,現在的教育似乎難以擔此重任。
在中國大學還在大力追趕外國先進大學的辦學理念的同時,國外的部分教育精英已經重新出發,探索教育創新模式。我們來看看美國大學中的一朵奇葩: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它是一個很小的未經授權的教育機構,位於加州北部美國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院內,正吸引著來自美國及其他地區的最聰明的頭腦。學校不會提供傳統學位,學生離開時也沒有正式認證,但他們所走的每一步都能得到硅谷最聰明和最富有的那批人的關注。「對成為奇點大學學生這段經歷最恰當的描述就是,它是一所來自未來的常春籐學校。」來自拉脫維亞的該校學生Roman Yampolskiy說道,「生物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被合成生物學、納米技術和人工智能所取代。」學校的名字來源於它的聯合創始人、計算機科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提出的「奇點」理論,即在某個不可避免的時刻機器的智力將超過人類。
奇點大學宣稱:它要匯聚全球最優秀的年輕人才,採用跨學科教學方式,培養未來的領軍人物,使未來的機器不但不會傷害人類,還能繼續作為人類的幫手,同時還會幫助應對人類面臨的氣候變化,以及能源、健康和貧困等重大挑戰。
奇點大學的課程安排很有趣:在大學為期10周的夏季課程一開始,學生們就接受了一個巨大挑戰——要想出各種方法來使至少10億人在接下來的10年中得到幫助。課程結束時,他們需要產生可操作性想法來說服潛在投資人。每年有來自120個國家的4000餘人申請價值2.5萬美元的課程,而夏季課程只有80個名額,錄取率僅為2%。為了維持大學提出的「技術的幾何增長」這一理念,教學大綱每年都會進行五次的重寫和更新,同時演講嘉賓的名單也在頻繁更換。在過去幾年中,演講嘉賓從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Buzz Aldrin到Craig Venter(首位進行人類基因測序的科學家之一),從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到演員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互聯網之父文特·瑟夫、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負責人塞巴斯蒂安·特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LinkedIn創始人裡德·霍夫曼等都曾來這裡進行分享和教學。
全球的高科技公司很早就對這所大學引領的潮流表示認同,包括著名的谷歌、思科、諾基亞和基因泰克,它們在2009年大學成立時就成為其合作夥伴。谷歌CEO拉裡·佩奇(Larry Page)對奇點大學如此評價說:「如果我還是學生,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
奇點大學如今已然成為美國盈利最強的組織之一。當然,盈利並非它的目標,它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創業孵化器。雖然它不為學生提供學歷或者證書,但如果能夠成為引領下一個創新的領軍人物,誰還會在意一張紙呢?
3.終身教育的問題
兩千多年前,莊子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20世紀60年代便提出了「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隨著知識更新換代節奏越來越快,人人都要不斷學習、終生學習。終身教育存在泛在性、非正式性、社會性、情境性、適應性等特點,而傳統教育受制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難匹配這種學習需求。
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相比,終身教育更難提供。互聯網時代,知識日新月異、職場風雲變化,生活在這個激烈變化時代的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學習。但是,目前的教育體系遠遠滿足不了需求,中間還有巨大的市場。即便是發展了多年的MBA,是否提供了市場需要的教育服務也是褒貶不一。例如,阿里巴巴的馬雲曾說,早年為了提升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選派了大批阿里巴巴高管去接受MBA教育,但接受完MBA教育後,發現派去學習的高管都「變傻了」。馬雲還表示,很多人MBA畢業以後,很難成為創業者,或者做了創業者也很難成功,因為MBA是在瞭解人家是怎麼成功的,很多案例都是在學習別人,而通常學了成功的案例後,人就會想入非非,「我也可以這麼去成功」。最近馬雲創辦了湖畔大學,希望更多是把別人失敗的教訓總結出來,為創業者提供幫助。MBA中「填鴨式」教育方法依然大行其道,對國外教材與案例的簡單「複製粘貼」和適合本土的工具性知識供應的嚴重不足,造成了學員們「畢業即缺氧」的尷尬。與其大規模地介紹來自海外、缺乏土壤的「先進經驗」,還不如踏踏實實地總結、整理根植於國內的、符合現實需求的「身邊教訓」。
與職場精英相比,當前更需要幫助的是2.6億進城農民工。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只接受過初中教育,一部分人可能連初中都沒讀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轉型升級,農民工的現有知識和技能已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了,急需不斷培訓提高。得到新技能提升的農民工,就能產生無窮的創造力和創新力。
例如,阿里旗下的淘寶大學,最初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很多網商不瞭解如何開網店、如何做電子商務的難題。它整合了電子商務領域內的優勢資源,針對開店的網商需求,打造線上線下多元化、全方位的電商學習平台。胖可愛是來自北京的一位賣家,同時也是一名淘寶大學老師,她從事這個行業已經有8年,是淘寶大學最早的一批老師。一開始她僅僅是喜歡老師這個職業,後來她發現自己的課程可以幫助到很多賣家少走一些彎路,多賣一件商品,她開始喜歡上這個職業,並堅持了8年。在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台(淘寶、天貓、聚划算),活躍的買家達到2.79億,潛在和不斷擴大的消費群,使得商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挖掘細分市場,而他們又急需互聯網產品的知識。據瞭解,2014年,電子商務在線點播課程達到2000門以上,在線電商教育覆蓋超4726萬人次。以淘寶大學首位老師嵐姐姐為例,她現在已經成為一名專職電商培訓講師,月收入達到幾萬,完全可以支撐她和家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已經47歲的她找到了自己人生奮鬥的目標和樂趣。而這方面的培訓需求,也正在衍生為更加「大眾」的社會現象,據瞭解,現在全國有50多家培訓機構、300多所院校都開設了專門的電商教育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