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互聯網教育化解當前教育問題的解決方案

教育的核心要素有四點:教師、學生、課件和方法。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已經在這四個方面充分顯現,通過影響學生和老師,會影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結構乃至整個教育體制。從學生角度來看,互聯網的多媒體特性將對人類的感性認識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逐步改變人們接受教育的形式,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的教育功能。虛擬技術應用於教育與培訓才剛剛開始,天文系的學生們已可以運用虛擬技術探訪太陽系;地理系的學生不用冒生命危險就能感知珠穆朗瑪峰的偉岸和馬裡亞納海溝的深邃;歷史系學生能親歷不同的歷史事件甚至參與其中;英語系學生可以看到環球戲院第一次把莎士比亞戲劇搬上舞台的情景。網絡教學的出現將對教育觀念產生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範圍將會大大拓寬,他們自己就可以通過檢索數據庫、專家教學系統自測自學,還可以通過國際聯網向世界各所學校調閱資料。對教師來說,「教」的作用會弱化,「導」的作用會提升。對於「教」來說,老師完全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為更多學生提供教學服務。例如,慕課(音譯自「MOOC」,是英文Mass Open Online Coureses(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的簡稱)就能夠讓老師為更多學生提供幫助。慕課真正的突破發生在2011年秋的斯坦福大學。塞巴斯蒂安·史郎在網上開設了一門叫做「人工智能導論」的課程,課程一上網,就有16萬人報名。很難想像如果只是通過傳統教育,一名老師如何能為16萬學生提供幫助。同時,對於教師來說,教育再也不僅僅是告訴學生知識而已,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去體驗一種科學探索過程。科學探索過程還能培養學生分工合作、集體研究、協同創造精神。從教育方法來說,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網絡資訊的極大豐富,又為因材施教準備了條件: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靈活機動地安排教學方法、進度及目標。信息時代為提供適合個人的教育創造了條件。通過互聯網,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解決方案,而且這不僅僅是從形式上解決公平教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從質量和效果上解決公平教育的問題。

技術的革命、現實的不滿以及強烈的需求,互聯網教育越來越成為化解當前教育問題的戰略選擇。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人們接收與反饋信息的方式會發生巨大變化,人類的學習模式也有可能因此而改變。於是,互聯網教育出現了掘金機會。有「互聯網女皇」稱號的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在《2014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指出,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教育行業將迎來發展拐點。今天,美國教育費用昂貴,收效卻不盡如人意。在線交易的出現,有望改善這一現狀。互聯網教育行業中,Duolingguo用戶數已達到2500萬,歐洲用戶占30%,其次是南美、北美;Coursera用戶數達到700萬,北美、歐洲用戶居首。

與互聯網對其他行業帶來的巨大影響相比,它對教育的影響才剛剛開始。今天,百度的廣告收入超過了中央電視台,2014年三大電信運營商手機短信完敗微信,餘額寶衝擊著傳統的金融業。而整個互聯網教育的市場和傳統面授市場相比,只有百分之幾甚至千分之幾的份額,在全球範圍來看,也鮮有互聯網教育的大咖扛起教育的大旗。在中國,互聯網教育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目前的互聯網教育的「玩法」和困局又有哪些呢?

《互聯網+:從IT到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