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未來,已至

高紅冰(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

未來,不均勻地分佈於過去和現在。

有些節點,或發生對未來的形塑。有些事件,或產生「從0到1」的躍變。

1994年4月20日,中國科學院借助一條64K國際專線,全功能連接到國際互聯網,正式開啟中國的互聯網時代。時至今日,中國的互聯網已經成為全球的互聯網,網民人數躍居世界第一。

1999年,馬雲帶領的18位創始人在杭州湖畔花園的公寓中成立了阿里巴巴。15年的發展,對消費、零售和製造業,以至人們的生活方式,都帶來了重大而深遠的改變。今天,阿里巴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引起全球矚目。

2007年4月10日,梁春曉加入阿里巴巴,籌備成立阿里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前身)。一群有情有義、平凡普通的研究者,從此走上了一條「感知前沿·發現未來·推進共識」的新經濟研究之路,八年多來,一發不可收拾。

讓人意外的是,這個人數不多、普普通通的研究院,竟然將上千位學者、專家、企業家、政府官員、新聞工作者,與阿里巴巴電商生態、互聯網新經濟研究連接在了一起。當阿里巴巴集團於2014年9月19日在美國紐約交易所首次掛牌上市時,世界突然發現它不是一個單一的企業,而是作為一個新經濟範疇的、互聯網的商業生態系統在運行。對這個電商生態作出系統詮釋和深入探究的,正是阿里研究院。今天的阿里研究院,正在大步走向支持新經濟研究的智庫平台之路。

……

一群做研究的普通人,一家源於中國、屬於世界的互聯網公司,一個千年巨變的信息時代!當一批研究者,一群普通人,與一個宏大的時代巨變緊緊地關聯在一起,我們唯有感恩這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時代!

我本人對此有著特別的感觸。

1996年8月,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要求,我在國務院信息辦工作時,邀約相關專家完成了一份有關「互聯網對21世紀經濟社會影響與對策」的研究報告。那份1萬多字的內部報告,描述了互聯網對經濟、政治、科技、教育、醫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若干影響。由於處在互聯網的早期,研究極為艱難。1997年2月底,我們邀請了《數字化生存》一書作者尼格羅龐帝先生首次訪華,組織了「數字信息革命報告會」。比特與原子,開始大規模進入老百姓的視線。

1998年、1999年,姜奇平和我等幾位同事一起,組織力量完成了對美國商務部發佈的「浮現中的數字經濟」系列報告的譯介,持續追蹤研究互聯網、新經濟帶來的巨大變革。

2000年1月,受領導委託,我牽頭的研究小組赴美國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調研訪問,完成了一份3萬多字的研究報告:「信息革命,中國與美國的比較」。彼時的太平洋兩岸,正是互聯網最瘋狂的時刻,這項研究,也成為我離開政府機關前所做的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項工作。

2012年7月,在離開政府機關,又經歷十多年的創業、投資歷程之後,我正式加入阿里巴巴——「這個星球上,從事互聯網經濟和未來社會研究最好的位置」。感恩中國改革開放,感恩這個變革的時代,感恩互聯網讓我們這樣一個個極為普通的人,有機會參與研究、見證這個巨變的時代,並創造一些屬於這個時代的價值。

……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八次提到「互聯網」三個字,包括「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等。

作為長期從事電子商務、互聯網經濟研究的智庫機構和智庫平台,阿里研究院利用自身多年的研究和積累,就國家互聯網經濟新戰略在第一時間作出了響應:

——3月12日,阿里研究院對外發佈「互聯網+研究報告」。3月15日,阿里研究院發佈「互聯網+」的100頁PPT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鼓勵。

——3月21日,阿里研究院在淘寶大學年會上發表「從『互聯網+』看縣域經濟」報告。

——3月24日,阿里研究院組織的「互聯網+中國經濟」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專家認為,「互聯網+」是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升級版。

——3月24日下午,國家發改委、阿里研究院共同召開課題結題研討會。國家發改委「十三五」規劃預研課題「中國信息經濟發展趨勢與策略選擇」,首次委託企業——阿里巴巴集團作為課題承擔單位,通過阿里巴巴的前沿視角,對中國「十三五」期間信息經濟的發展策略和路徑進行了深入研究。

——4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和洛陽市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電子商務園區峰會」在洛陽市召開,在來自全國各地超過150個電子商務園區代表出席的大會上,阿里研究院發佈《互聯網+開啟園區新未來,中國電子商務園區發展報告(2014——2015)》。

——4月11日,推動並參與了由中央黨校報刊社、中央黨校信息中心、信息社會5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互聯網+信息經濟浪潮與機遇高峰論壇」。阿里集團總裁金建杭在演講中強調:「互聯網+可以加很多東西,但唯獨不能加傳統思維方式和既得利益。」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者的積極認可。

自2007年阿里研究院創立至今,八年時光,倏忽而過。我們在哪裡,我們往何處去?工業文明與信息文明快速交替,全球化浪潮與本地化回聲相互交織。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人類正在由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快速切換到DT(Data Technology)時代。新技術所驅動的大規模商業創新,以及商業創新所引致的廣泛深入的治理創新、制度創新,在全球範圍內都展示出了前所未有、廣闊無邊的巨大可能。

2014年,全球網民達到30億,人類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圍繞全球互聯網治理的討論,將技術社區、私營部門和政府放到一個多方利益相關的平台上。「互聯互通,共享共治」,要求人們共同邁向一個更加充滿信任的網絡社會。未來十年,阿里巴巴將努力服務於全球20億的消費者,改善提升消費體驗,並致力於建設人人平等享有經濟發展權的互聯網經濟體。

面向未來,阿里研究院將繼續秉承開放、分享、透明的互聯網精神,面向研究者和智庫機構,通過數據、技術、案例、理念的分享,努力打造一個新經濟與新治理領域的智庫平台。我們的研究範圍,包括未來研究(如信息經濟)、微觀層面上的模式創新研究(如C2B模式、未來組織模式)、中觀層面上的產業互聯網化研究(如電商物流、互聯網金融、農村電商)、宏觀層面上的新經濟與宏觀經濟的互動研究(如互聯網與就業、消費、進出口等)、互聯網治理研究(如網規、電商立法)等。

一個嶄新的數據驅動、屬於全球的黃金年代,已經來到你我身邊。由計算、網絡、數據和智能的聚合與升維而產生的深刻變革,超過人類過去任何一個歷史階段。我們將攜手新經濟與新治理領域的研究者、智庫機構,構建一個探索未來經濟的協作平台,共創共享關於未來的新理念、新洞見與新規則,讓這樣一個令人心儀的美好未來在我們的手中創建和呈現。

沒有誰是這個大時代轉變的看客或觀眾。今天的你我,就是這個大時代創新與轉變的主角。

最後,讓我借此機會感謝3億多的全球網購消費者,特別是那些淘寶剁手族和新一代數字消費者。感謝千萬網絡商家和小企業,感謝3萬多阿里人,是他們一起開創和運營著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是他們創造著一個基於網絡和數據記錄、互聯網經濟的未來世界。感謝參與本書的專家、阿里小夥伴們,感謝你們的長期研究、緊張撰寫和精彩呈現。經由你們的妙筆,透過你們的洞察,未來,已至。

高紅冰

2015年4月16日於望京

《互聯網+:從IT到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