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節
莫問聞聲回頭,只見隴郡持節都督彭炳泉與隨行軍士正自門口向北走來。
「夜靜無事,尋些樂趣,彭將軍見笑了。」莫問笑答,他與彭炳泉等人也是故人,見面皆感親切。
莫問將那兩個騙子放走,應彭炳泉之邀前往帥府落腳,那些信眾雖然知道莫問身擁道法卻並沒有跟隨求教,一來莫問行事在他們看來過於狠辣,與他們想像中的高人截然不同,二來莫問讓騙子出去冒充和尚,在他們看來格局不高,不過這都不是主要的,他們不願跟隨莫問的主要原因是莫問知道他們吃過馬糞。
任何人都不會與見過自己出醜的人為伍,倘若不想與某人徹底決裂,那就萬萬不要拆穿對方的手段和把戲,裝糊塗,給對方留下一點尊嚴。
「恭喜真人得窺大道。」彭炳泉自然不比那些粗淺之人,看出了莫問先前的舉動是大徹大悟之後的說笑隨心,灑脫隨性。
莫問聞言擺了擺手,轉而出言問道,「彭將軍,不知袁小姐現在何處。」
「回真人問,小姐仍在城中,早些年已經許配了人家,真人為何問起我家小姐。」彭炳泉問道。
「袁小姐的痼疾可曾痊癒。」莫問問道,當年隴郡被東海圍困之時他也在場,由於袁東一直不曾出言求助,他便一直冷眼旁觀沒有出手相助,也正是因為他的冷眼旁觀導致了袁東被敖術所殺,此事雖然過去了多年,他卻一直心境難平,此番自隴郡滯留是想對袁小姐略做補償。
「早已痊癒,只是不知為何這些年一直不曾有孕。」彭炳泉是袁東的部將,對袁小姐眷顧非常,他知道莫問法術高玄,便婉轉求助。
莫問聞言點了點頭。
隴郡是涼國要塞,扼守西去咽喉,彭炳泉自比尹喜,比莫問為太清祖師,硬要莫問留下經文典籍,莫問推辭不過,便自隴郡滯留了百日,留下《金丹要術》一十九篇,留與彭炳泉。
百日之後,莫問離開隴郡繼續北上,袁小姐一直不曾有孕與自身無關,乃是夫君精氣不化,得莫問贈藥施治,此時已然六甲懷身。
此番莫問沒有在路上多做停留,騰雲趕赴孔雀王所在的寺院,孔雀王乃佛祖等流身,等流身與道家所說分身有些相似,卻又不完全相同,此人胸藏大乘教法,他此番前去有三件事情要做,一來聽聞佛教大乘教法,確定是否容大乘教法自中途傳播,二來若大乘教法有可取之處,就要確定道家與佛家的具體分工,三是確定自中土的道家法術與西域傳來的佛教神通究竟孰優孰劣……
第五百六十八章論道
孔雀王所在的寺院乃是由原本廢棄的山神廟擴建而成的,寺院佔地約有二十幾畝,在當下屬於中等偏小的寺院,寺院門上的匾額空無一字,說明這處寺院尚未命名。
莫問來到此處乃是中午時分,守門的校尉還是當年的那些兵卒,雖然升了軍職換了盔甲卻並未調離,干的還是守門的營生,尋常守門都是防止外人進入,而此處的守門是防止僧人逃走。
守門之人見莫問來到,歡喜呼喊,在寺院西側的幾間草舍裡又跑出幾個校尉,見到莫問,他們彷彿看到了久別的親人,莫問一句話讓他們加官進爵,同樣是一句話又讓他們自這山野之中苦等多年,他們迫切的盼望莫問到來,因為莫問到來之日就是他們卸任之時。
莫問並沒有急於進入寺院,而是與這些校尉來到了他們居住的草舍,在放他們自由之前,他有幾個問題需要詢問。
寒暄過後,莫問散出靈氣將草舍與外部隔絕,轉而出言問道,「這段時日,此處可曾有事發生。」
「回真人問,當年我們將真人手書轉交番僧,自那時起,那番僧就一直在這寺院之中等待真人到來,六年之中從未出過寺院大門。」領頭之人出言答道,他早已經知道莫問在意的是那個番僧,其他僧人只是陪同連坐。
「那位大師可曾有過神異舉動。」莫問又問。
「有。」領頭之人重重點頭。
「說來。」莫問說道。
「寺院建好之後那些本土僧人一夜之間不知去向,我們問那番僧,他言之是他將那些僧人送走的,還說真人要找的人是他,與其他人無關。」領頭之人說到此處面露疑惑,「多年來我們看守寺院從未有過懈怠,那番僧悄無聲息的將那些中土僧人送走,定然是使用了某種法術」。
「他從不煮飯,我們送什麼他就吃什麼,送多少吃多少,去年大雪封山,我們斷了米糧,又不得狩獵,眼看就要餓死,他不知自何處尋來一袋谷米,解了我等燃眉之急。」另有校尉在旁插言。
莫問聞言點了點頭,根據這些校尉所說不難看出孔雀王已經恢復了神通。
點頭過後莫問出言再問,「那番僧說的是何種言語。」
「漢話,不是很流利,卻也聽得懂。」領頭之人答道。
「諸位辛苦了,自今日起無需再自此處苦守,歸隊回營吧。」莫問沖眾人說道。
眾人聞言無不熱淚盈眶,前前後後八年,他們自這窮鄉僻壤待了八年,也與家人分別了八年。
眾人並沒有急於收拾行裝,而是與莫問一同進入寺院,這寺院雖然佔地頗廣,卻並無其他僧侶居住,只有孔雀王一人住在大殿西側的禪房裡。
眾人進得寺院,那孔雀王自西側禪房開門而出,見到孔雀王,莫問的思緒立刻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時他與老五自建康一處寺院門口看到了乞食的孔雀王,孔雀王的容貌在這二十多年裡沒有絲毫的變化,當年看到他的時候他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此時他還是五十多歲的容貌。
「南無阿彌陀佛。」孔雀王見到莫問,面露微笑,雙手合十彎身先禮。
「福生無量天尊。」莫問稽首彎腰,執平輩之禮。
那領軍之人見二人行禮之後沒了下文,便抽空上前道別,孔雀王微笑點頭,目送眾人離去。
「大師,勞您久候了。」莫問沖孔雀王說道。
「當年如無真人贈以盤纏,老衲怕是已經出師未捷身先死了。」孔雀王說道。
莫問聞言莞爾一笑,這老孔雀竟然能夠借用古人言語,說明他對漢語已經極為瞭解了。
「當年貧道若是知道涼國將會發生滅佛之事,便不會指點大師前來此處了。」莫問說道。
「緣法,緣法,真人,請進。」孔雀王側身邀客。
莫問頜首道謝,邁步進屋,孔雀王所住的房間裡佈置極為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異常空蕩,只有桌椅床鋪和簡單的被褥,無有經書,無有神像,亦無任何法器。
「大師,你可知道貧道為何前來。」莫問坐於客座。
「老衲等的就是這一天。」孔雀王坐到了莫問對面微笑開口。
「大師,你如何看待道教。」莫問直涉正題。
孔雀王不曾猶豫,隨即接口,「發於中土,興於權貴,明白天地陰陽,遵行太極天道。」
莫問聞言笑了笑,就像他來此之前進行長期細緻的準備一樣,孔雀王這些年也在做著準備,正如孔雀王所說,他等的就是這一天。
「真人如何看待佛門。」孔雀王反問。
莫問也不曾猶豫,立刻作答,「發自西域,客居中土。」
孔雀王聞言亦是一笑,莫問未曾對佛教進行點評,其實已經是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不明說是留顏面。
「大師,佛教能否繼續留存中土,只看你今日能否說服貧道,偈語和空談就不必說了。」莫問隨口說道,雖然看似說的隨意,實則這句話的份量很重,氣勢也流於霸道,言下之意是孔雀王若是不能說服他,中土將會再度掀起滅佛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