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薛康這廝,雖然平時謹遵軍令、軍紀,但對我並不真心服從,甚至有替代我的意圖。這一回他未報私行,有可能是事情緊急,也有可能是想自奪頭功,這樣才能加官晉爵壓我等一頭。所以你回去後便在禁軍內散佈薛康為求財富帶隊逃遁的消息。最後不管他取不取得到那筆財富,都要想辦法把他的罪名做定了。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以罪制他,那麼……」
「我格殺他就是。」趙匡義似乎已經知道趙匡胤想說什麼。
非常策
「他的本事不在你之下,所以要想一殺無誤的話,你應該去把你的一斧之師請出來。那師父我雖然只見過一次,但從談吐舉止和關於刺行的見識來看,此人應該是個很會殺人的人。」
「這我也看出來了,但始終探不出他的底細來。而且他就只教了我一斧子的本事,不肯相傳更多技藝似乎是有著某種隱情和顧忌。所以能否將他請出殺人我並無把握,更何況是殺一個薛康那樣的高手。」趙匡義嘴上說的是難度,而心中其實根本沒將薛康當回事。在他看來根本不用麻煩去請高手,自己鐵定能將薛康拿下。
「沒關係,你去請,而且直言相告薛康的身份和本事,他會殺的。一個殺人的人,會把每次殺人的機會看做樂趣。而且難度越高、挑戰性越強,他就越發可以找到趣味和享受。」趙匡胤很肯定地說。
「大哥的吩咐我都記下了,此番出去,你有沒有其他事情要一塊辦的?」
「有,你出去之後,記得順便替我打聽一下京娘的消息。」趙匡胤說這話時臉頰明顯抖動了一下。
「大哥,你當年英雄仗義,千里送京娘。京娘委身相許,你卻拒絕而走。後來再次經過她家鄉時打聽她的處境,獲知在你走後,京娘就投湖自盡了。怎麼此番又想到她了?」趙匡義有時真的無法理解自己的大哥。
「當年是因為英雄的虛名掛著,覺得接受了她,那麼千里護行會被人曲解為心圖其色,在江湖上落個恥笑。可這多年過去,我經人無數,芸芸難數的美女、才女都只如紅塵俗粉。直到現在才真正體會到京娘當初對我的一番真情意,也才認識到,京娘是這世上最美、最具才學的女子。」趙匡胤此時不動聲色的表情中摻入了一絲溫柔的色澤。
「大哥,我知道你的心情。但人都已經不在了,你還是眼看開、心放下才好。」
「不!我有種感覺,感覺她還活著,只是在很遠的地方。我自己肯定會去找,但你也要記著替大哥去找。」趙匡胤的語氣很堅定。
「大哥如此兒女之情長掛心中,不免英雄氣短、胸懷難闡。」趙匡義話裡帶著些微的輕蔑。
「英雄天下志,七分兒女情。多情方知民心民願,也方能體會民生民情。你看當今皇上,只寵愛符皇后一人。後宮無亂,不奢不淫,正己為榜,寬政恤民。此等專情專事,才是我輩楷模,真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趙匡胤滿懷感慨。
「但這也是一弊,若誰要攻潰皇上之心,只需在一個女人身上做下手段就行了。」趙匡義說話時,面頰上的皮肉輕抖了兩下。
聽趙匡義說這話,趙匡胤眼中立時掃出一道利寒光芒:「三弟,以後不得再說這種逆忤之語,特別是在宮城之中、外人面前。記住,口舌不慎妄招禍。你還是趕緊回去做準備吧。」
「好吧,謹記大哥教誨。那我現在就去準備,今夜即走,到時就不與大哥告辭了。」趙匡義的表情依舊沒有絲毫變化,看得出,他對趙匡胤的警告很不以為然。
「那好,一切行動以隱秘為佳,今夜我也就不送你了。出外行事,謹慎、抑性為上,萬不可自大跋扈。」
趙匡胤說完這話後,趙匡義只微微點下頭就轉身走了。趙匡胤待趙匡義走出十幾步後,這才轉身往朝房的大門走去。
趙家兩兄弟這番交談,說的都是私己的事情。但他們兩個都沒有注意到,就在他們說話的長牆角落上方,牆垛要比其他地方的要高。也就是說,此處有個無頂的閣台,只是從牆的外側上下的,在裡側很難看出。
而正常情況下,這種閣台上都應該有一個宮內帶刀侍衛站位守護的。如果這裡的衛士沒有開小差擅離崗位,如果這裡的衛士不是個聾子,那麼他應該能聽到趙匡胤哥倆兒的全部對話。而內城宮廷的帶刀近衛,肯定不會是聾子,站位時也絕不敢開小差。
趙匡胤沒有馬上回朝房,而是在遠離朝房的空地上將趙普的書信打開,反覆看了兩遍。他心中不由地大加感歎:這趙普果真是個人才,知道大周面臨的困境後,立刻便給理出了幾條策略。這些策略有些和自己所想相合,有些則彌補了自己無法解決的棘手處。
看完信件,心中又兀自揣摩一番,趙匡胤這才將書信揣在懷中,意氣風發得走到朝房門口。然後在旁邊的補奏處拿張空白奏折,提筆寫下一份密折,這密折全文竟然只有兩個字。待墨汁乾透,合上折子,澆臘加密印封好。
趙匡胤拿著那封好的折子進了朝房,他已經出去了好一會兒,裡面的沉默依舊沒有打破。眾多大臣尷尬地互相對視,而范質則瞇著眼睛慢條斯理地一本一本地看折子,根本不理會那些人。
趙匡胤走到自己座位前,卻未坐下。而是挺直偉岸的身軀,背負雙手來回踱了兩步,用目光掃視一遍朝房裡個個低眉順眼想以沉默熬過今天朝議的官員們。這一刻,他所顯現出的氣勢、氣度讓別人感覺自己很是猥小,就連這高大大朝房都顯得有些低矮。
范質也覺察到趙匡胤站著未坐下,於是放下手中的折子,斜臉問道:「九重將軍(趙匡胤又名趙九重)是否剛剛得到什麼大好訊息?或者是對目前局勢有高策應對?」
「對對,趙將軍說說,你一直都未發表高論呢。」「九重將軍高才國棟,必有妙計可解眼下之困。」「趙將軍能力所涉各級各階,定是從何處尋到顛覆困勢之道了。」……那些個大臣像是找到了救星,紛紛用言語將趙匡胤往高處托。
趙匡胤抿了下嘴唇:「其實我也沒有什麼高論,只是想告知一下各位大人我接下來要做的一些具體事情。我不保證這些事情可以扭轉我國目前困窘局勢,但只要大家覺得這是在往我們要的目的上努力,那麼下官還懇請各位大人一同鼎力承負,不要讓在下一人獨對疾風勁浪。」
「那是當然。」「我等肯定是與趙將軍同進退。」……
趙匡胤雙手一揖,是致謝,也是止住大家的聒噪:「既然各位大人這麼仗義,願意共同承負,那麼我就將下一步用兵動銀的計劃說了。在座的都是國之重臣,將來若有舉措洩漏於外邦,或者執行不力未達目的。皇上轉駕歸來後怪罪下來,在座所有大人都脫不了一份干係。哪位大人要覺得事重難承此責,此時退出朝房還來得及。」
趙匡胤其實已經是用話將在座所有人都套住了,此時就是有心逃脫責任的,也已經沒臉面走出朝房了。
趙匡胤環視了一下大家,接著說道:「我剛剛的確是得到一個意外財富的訊息。但現下的世道,流言誑語猖狂。所以此類訊息,大都是井中明月、畫中美顏,當不得真的。我覺得還是應該利用我們現有的條件去扭轉局勢,才是根本、實際之策。」
有人在搖頭,因為這個議題已經討論半天。現有條件下要有什麼好辦法,肯定早就商定下來了。
「剛才各位商討的出發點與下官其實是同出一轍,之所以感到兩難、多難而無良策可定,是因為各位大人都是賢良忠厚之人。用現有條件,必須是行非常之手段、極端之招數,方能得見奇效。」
趙匡胤這話一說,所有人不由地都用好奇、期待的眼神盯住趙匡胤。他們心中都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怎樣的非常手段、極端招數。
「首先請范大人代主擬旨,遣特使再赴蜀國。見蜀王孟昶後直言大周糧鹽緊缺價,希望蜀國遵循之前盟約,用運至邊界開邊境易貨市場,低價易貨,緩解我國窘境。最好到時再抓住他們些把柄,與之糾纏,不用給孟昶好臉色看。」
「趙將軍,能詳說此計何意嗎?」很多人不解,於是有人出聲詳問。
「這叫敲山震虎也好,叫空城計也罷,就是要明告蜀國,我們已經知曉他們的真實意圖。而氣勢上表現得很是張狂,顯出我們早有準備,並不怕他們發難。而主動說我們缺少糧鹽,讓他們心疑此為誘詐,不敢輕易出兵。」趙匡胤其實敲山震虎和空城計兩策都有運用,而且他在此之外還有詭行策略並沒有說出來。
「趙將軍覺得何人合適出使?」范質問。
「嗯,此特使不單要有膽色氣勢,而且要能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我覺得禮部尚書王策王大人可行,另外,我再推舉禁軍謀策處參事趙普輔助王大人。這兩人一柔一剛、一韌一僵,肯定能將此行意圖達到。」這種安排是趙普在書信中說好的,因為這趟出使並不簡單,有些詭行策略必須他親自去操作。而王策這人性格衝動、想法簡單,有他擋在前面,自己暗中做些什麼事情很難會被人發現。
「趙將軍如此看得起,老臣我定當不辱使命。」王策站了起來,慷慨應承此事,頗見幾分豪氣。卻不知趙匡胤抬他出來只是做個幌子而已,真正的經營還是在趙普那裡。
第九章欲挽狂瀾
迫必行
「這是第一策,如果不能奏效也無妨。接下來請樞密院發軍行令,遣禁軍外營左前鋒副指揮王審奇將軍,帶兵馬三千趕赴周蜀邊界,沿途不經州過縣,只在野外潛行,然後駐紮於陝南郡遺子坡。我查過軍備冊,此處不遠有陝南道的一個糧草場,雖然存儲不多,但應該夠三千兵馬數月之用。所以樞密院發兵令的同時發給調糧牌,讓直接就地取糧。免得他們潛行之中隨身帶上許多糧草累贅,延誤了行動。」
「可這三千禁軍怎麼都阻擋不了蜀軍進犯啊,派到那裡猶如肉填虎口。」樞密院使程春和大人很難理解趙匡胤的意圖。
「這三千禁軍非但不是肉,反會是割肉的刀。一旦蜀軍犯境,他們要做的便是從遺子坡山澗直插川北東行道,攻青雲寨。此處是川境與秦、鳳、成、階四州的連接關鍵,蜀兵後援、糧草都必經此地。三千禁軍不管能否攻下青雲寨,犯境蜀兵都必然回援。因為那裡只要一被佔,他們便如一塊被割下身體的肉,與東西川都失去了聯繫。這樣三千禁軍能攻則攻,不能攻則退。反覆侵擾,便可破壞蜀兵進犯的意圖和速度。拖住蜀國大軍,給大周爭取時間。」
「此計雖秒,但就算拖延了時間又能如何?沒有糧草,便無法調動大軍與蜀軍抗衡。」趙質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糧草之事是第三策,由我親自來解決。不過這要趙大人和三司使共同做主,先從庫銀中調些銀兩給我。我明天就帶人趕往南唐邊界,從那裡買糧。」趙匡胤回道。
「只要是在我國境內,糧價就奇高。就算將可調銀兩都給了你,也是杯水車薪,買不到多少糧食。」趙質對目前南唐、大周邊界的市場情況瞭如指掌。
「南唐境內的糧食因為出境稅金太高滯留境內,自己國內又無法一下都找到下家買主,所以他們境內的糧價極低。這關鍵的問題便是在稅金上,如果稅金沒提高或者根本不收稅,那麼我們就能買到低價的糧食了。」
《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