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可笑的是,朱元璋的自卑心理一方面表現為對文字的許多禁忌,一方面還表現為賣弄出身。歷代開國皇帝照例要拉扯古代同姓的名人做祖先。朱元璋的父親、祖父都是佃農,外祖父是巫師,在當時的社會都是極其卑微的人物,沒有什麼可以誇耀的。朱元璋和他的文臣們商量修玉牒,即皇家家譜時,原來打算拉南宋著名學者朱熹做祖先。朱熹是徽州人,恰好徽州一個姓朱的典吏來朝見。朱元璋打算拉本家,有意問道:「你是朱文公的後人嗎?」姓朱的典吏不明白底細,怕撒謊惹禍,就直說不是。
朱元璋一想區區的典吏小官尚且不肯冒認別人做祖宗,而且幾代以來也沒有聽說自己的祖先和徽州朱家有過瓜葛,萬一硬認上,白給人做子孫倒也罷了,被識破後反而落人笑柄。於是朱元璋打消了攀附朱熹的念頭,做不成名儒的後代,轉而向他的同鄉皇帝漢高祖看齊,索性強調自己是沒有根基的,不是靠先人基業起家的。在口頭上,在文字上,一開口,一動筆,總要插進「朕本淮右布」,或者「江左布衣」,以及「匹夫」「起自田畝」「出身寒微」一類的話。
郭氏自稱是唐朝名將郭子儀後人,郭子儀兒女眾多,有七子八婿。而武定侯郭英的子女竟然超過了老祖宗,一共有十二子、九女。其中一子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女永嘉公主,一女為朱元璋十五子遼王妃,一女為朱元璋二十四子郢王妃。另外還有個孫女是仁宗朱高熾貴妃,即傳聞中欲殺張皇后而誤殺了仁宗皇帝的郭貴妃。正因為郭氏與朱氏兩代聯姻,所以明英宗朱祁鎮才發怒說他跟郭登是至親。
郭登「幼英敏。及長,博聞強記,善議論,好談兵」。土木堡事變前,郭登已經預料到危機,請內閣大學士曹鼐轉告英宗道:「車駕宜入紫荊關。」但王振沒有聽從。明軍在土木堡慘敗後,人心惶惶,懷來等守將棄城而逃。大同軍士因為在土木堡一戰多戰死,城門緊閉,人心洶洶。郭登修城堞,備器械,救死扶傷,並親自為傷兵上藥,表示:「吾誓與此城共存亡,不令諸君獨死也。」大同人心這才得以安定。
此時,面對袁彬代傳的英宗皇帝的質問,郭登頗為委屈。城門一開,也先必定乘機進攻,難道皇帝不知道,所謂的「放歸」,只不過是瓦剌騙開城池的借口嗎?於是,郭登對城牆下的袁彬答道:「臣奉命守城,不知其他。」
大敵當前,郭登的話不錯,決定也不錯,但卻為他自己埋下了禍根。朱祁鎮本不是個大度的人,當此危難之時,他一心只想能夠歸國,哪裡還去多想什麼瓦剌借他騙開明軍城池的計謀?自此,他對郭登懷恨在心,即所謂的「銜之」。當朱祁鎮後來復辟登位後,自然要來一次總的清算,因郭登是皇親國戚,不好加害,只好將他貶去甘肅。不幸的是,真心保家衛國的忠臣,總是容易被皇帝遺忘,而蠹政害民的奸臣,反而銘記在皇帝心中。後來英宗竟然還為王振建祠紀念,這是後話,後面再表。
城下的錦衣衛校尉袁彬也是個政治上的糊塗蛋,一心只知道要傳達皇帝的旨意,見郭登堅持不開城門,怒不可遏,大叫道:「郭登,你無父無君,我跟你拼了!」然後用頭猛撞城牆,一副打算撞死在城牆上的樣子。
這顯然只是袁彬故意裝出如此激烈的舉動,想以此來激郭登。但袁彬的激將計奏效了,郭登命人從城牆上放下一架軟梯,讓袁彬上城。
袁彬入城後,先是抱頭痛哭一場,然後會同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及土木堡之變中大難不死逃入大同的其他官員一起商議對策,最後決定由郭敬帶頭捐獻,各官忍痛捐出家資,一共湊了兩萬兩千兩銀子,連同庫藏龍袍及其他服御等物,由廣寧伯劉安出城進獻。
劉安見到朱祁鎮後,忍不住伏地慟哭。朱祁鎮這時候總算清醒過來了,密語劉安道:「也先聲言歸我,情偽難測,卿等須嚴行戒備。」
之後,朱祁鎮特意將劉安帶來的蟒龍袍轉送給也先之弟伯顏帖木兒,也就是直接負責看管他的人,有結納示好之意。
也先嫌棄銀兩太少,又與劉安約定,「金至駕還」。於是,劉安回城後,繼續搜刮金銀,甚至連自己的家產也賠上了。他是個有心計的人,希望能借此機會用金銀贖回英宗皇帝。如此一來,他就是最大的功臣,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又何必在意眼前區區一點家產呢!
都督郭登得知劉安要繼續給瓦剌奉送金銀後並不阻攔。他也是個有心人,另有深心,只不過與劉安完全出於私心的出發點完全不同,他決定將計就計,暗中招募勇士七十餘人,激以忠義,密謀深夜出城,到城西敵營奪回英宗皇帝。
就在這一天傍晚,孫太后派人從紫禁城運出的大批金銀財寶到達大同城外,也先自然笑納,但卻沒有放還明英宗之意,並對明朝使臣的質問不置可否。大概是對到手的金銀財寶已經頗為滿足的緣故,半夜,也先突然下令拔營,帶著朱祁鎮北走,並迅疾退出塞外。郭登劫奪皇帝的計謀因而未果。劉安聽到消息後,十分懊喪,他以全部身家所作的投資,算是白打了水漂。
瓦剌也先帶著英宗皇帝四處要挾的消息很快傳到北京。眾人面面相覷,因為這明顯是打著大明天子的幌子,進行招搖撞騙。既已有前事,以後必然還會發生。為了以防萬一,于謙緊急馳諭各邊鎮,明確指示道:「自今瓦剌奉駕至,不得輕出。」
國不可一日無君。尤其在發生了多起朱祁鎮本人親自傳旨騙開城門之事後,大臣們越來越意識到:英宗皇帝返國無望,應該為大明朝選立一位新天子。
立新天子有兩大好處,一是利於明廷政令、軍令的發佈和推行;二是當也先手中的朱祁鎮不再是大明皇帝後,也就失去了致命的殺傷力。
新的國君人選只有兩個:現任太子朱見深、郕王朱祁鈺。太子朱見深只有兩歲,自然無法理政。郕王朱祁鈺年富力強,無疑是最合適且最沒有爭議的人選。
理雖如此,但無人敢輕易提起。此時,郕王朱祁鈺雖然名義上代理朝政,但大事須白孫太后。尤其重要的是,郕王朱祁鈺不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在古代,歷朝后妃為了立自己的兒子為帝都是殫精竭慮,費盡苦心。孫太后也是如此,她不能忘記,當初她是如何母憑子貴,靠「親生」兒子朱祁鎮爭得了皇后的地位。最不能令她容忍的是,如果立郕王朱祁鈺為帝,那麼按照禮法,他那出身卑賤的母親吳氏也應被尊為太后,便能與她孫太后平起平坐了。
因為常年在宮外過著近乎隱居的日子,朱祁鈺母子的性格都有些怯懦怕事,凡事不敢出頭,與世無爭,因而母子二人與孫太后及英宗皇帝朱祁鎮倒也能融洽相處。如果沒有土木堡的狼煙,軟弱的朱祁鈺母子肯定會平靜地度過一生。當朱祁鎮陷落敵手後,朱祁鈺便立即被推到了前台,蓋因為明宣宗朱瞻基只有兩個兒子——一個當了敵人的俘虜,剩下一個便是朱祁鈺了。
朱祁鈺最初監國時,臨朝議政的諸般事務只讓他覺得惶恐而煩惱,而並沒有大權在握的喜悅。這也是由特定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彼時正當危急時刻,朝中之事千頭萬緒,狀況連連,每天都有大事發生,即使是有豐富治國經驗的人,也會茫然無緒,更何況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朱祁鈺。他一直很擔心自己能否執掌好朝政,也從來沒有奢望能真的取代兄長,登上大寶之位。
然時勢比人強。當朱祁鈺當上監國後,他身邊有一些人便出於個人私利將政治賭注押在了他的身上,對他大談皇帝君臨天下的權勢,慫恿朱祁鈺即位為帝。朱祁鈺在反反覆覆中猶豫著,情緒真是壞到了極點。他的內心交織著各種矛盾,難以下定決心。但是歷史卻偏偏給了這個頗想逃避皇位的人一個特殊的機會,明廷以于謙為首的重臣們開始行動了。
八月二十九日,距明英宗被俘虜十四天後,文武百官事先經過商議,合力請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帝,以安人心。
郕王朱祁鈺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但聽到群臣公然在朝堂上提出,不禁大為膽怯,驚讓再三,並站起來,打算避歸郕王府。群臣力請,朱祁鈺無可奈何,只好道:「有皇太子在,卿等何敢亂法?」
這是一句相當有力的措辭,群臣不敢再說。
此時,于謙再一次挺身而出,正色道:「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
但郕王朱祁鈺總算代理了幾天朝政,知道目前局勢萬分危險,瓦剌手握英宗皇帝,對北京虎視眈眈,整個大明朝廷都岌岌可危。他如果當上皇帝,面臨的不是天下人憧憬的帝王的權勢,而是一個亂得不能再亂的爛攤子。面對朱祁鈺的推辭猶豫,于謙苦口婆心,以「社稷為重君為輕」加以勸說。
這時候,剛好明廷派往瓦剌的使者都指揮岳謙回到京師,聲稱英宗皇帝有旨,命郕王「繼統以奉祭祀」,意思是讓朱祁鈺繼承皇位。時人包括殿上大臣對此多有質疑,認為岳謙沒有英宗書證,大為懷疑。
岳謙到底是否真的奉有英宗朱祁鎮口諭,還是受人指使故意撒謊以說服郕王朱祁鈺,始終沒有明確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岳謙在關鍵時候起了關鍵的作用,恰到好處地出現,恰到好處地燒了一把火。岳謙口傳明英宗聖旨後,郕王朱祁鈺這才同意接受孫太后懿旨。朱祁鈺既已被說通,剩下的就是孫太后那一關了。
孫太后沒有政治經驗,卻不是傻子,她很清楚郕王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將來必然不好控制。雖然她遵從丈夫遺願,一直以來善待郕王母子,可這善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她從骨子裡看不起這對出身卑賤的母子。而且郕王並不是唯一的儲君候選人,她的丈夫宣宗皇帝還有一個親弟弟,即襄王朱瞻墡,此時就封襄陽。從血緣上而言,襄王和郕王不相上下,但若要保障自己的利益,顯然襄王朱瞻墡是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在權衡了種種利弊後,孫太后決意迎立朱瞻墡為帝,命人取來襄王金符,派人去襄陽召襄王入京。
這位襄王朱瞻墡為太皇太后張氏親生,在藩王中資望最崇,名聲極好。當年他的兄長宣宗皇帝朱瞻基壯年去世,太子朱祁鎮時年九歲,據說太皇太后張氏一度有要立襄王朱瞻墡為帝的想法,至少當時朱瞻墡有嫡子的身份,是大有機會的。如今,幸運再一次降臨到朱瞻墡頭上。然而,朱瞻墡卻不是個貪戀名利權勢的人,他接到孫太后詔書後,立即上書,請求立太子朱見深為帝,由郕王朱祁鈺監國,從旁輔助。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孫太后也沒有其他辦法可想了。她眼下最關心的,是兒子朱祁鎮能否安然無恙地回來。至於誰當皇帝的問題,反而在其次。
就在這個時候,孫太后聽到流言,大臣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於是,孫太后在司禮太監金英和興安的陪同下,召見于謙等重臣垂詢。
于謙自然主張立郕王為帝,這已是經過朝議的定論。對於立郕王后英宗朱祁鎮的安危與去向問題,于謙在拜見孫太后時也有一番解釋,他認為:立新皇帝後,英宗該被尊為太上皇。立郕王為帝,則太上皇歸國有日;立太子為帝,則太上皇還國無期。因為如果立郕王,也先手中的太上皇將變為「空質」。立太子為帝,因為太子年幼,如果太上皇歸國,即便不復位,也必然訓政。這樣,對也先而言,太上皇仍然奇貨可居,還會繼續有種種要挾的行動。
重臣們紛紛贊同于謙的意見。孫太后雖然不願意看到郕王朱祁鈺當上皇帝,但她並非有主見的女人,事已如此,她也無可奈何,只好同意按群臣的意見辦。
臨退出前,心思縝密的于謙還提了一個旁人不敢觸及的敏感話題,那就是如果英宗朱祁鎮能夠歸國,會不會復位?
孫太后還沒有回答,司禮監宦官興安已經搶著回答道:「自然還是太上皇。」
孫太后為情勢所迫,只好也跟著道:「太上皇歸國,名號不變。」明確表示即使朱祁鎮歸國,仍然只能當太上皇,不再是大明的皇帝。
于謙等人退出後,孫太后陷入巨大的失落中。但她隨後又想到了一個更為長遠的問題:她的孫子朱見深仍為皇太子,新皇帝卻是朱祁鈺。自古以來父死子繼,朱祁鈺雖然現在還沒有兒子,但其人還年輕,將來有了兒子後,有什麼理由不改立他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就跟她曾費盡心機要當皇后一樣,朱祁鈺也一定會想方設法廢除朱見深的太子位,改立他自己的兒子為儲君,這算不算是一種巧妙的因果報應?
孫太后雖然不那麼精明,但她畢竟經歷過險惡的宮廷鬥爭,開始為孫子未來的命運擔憂,亦第一次對早已過世的廢後胡善祥產生了愧疚感[2]。
然對孫子的處境及未來,孫太后考慮了很久,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唯一能做的,僅僅是選派一個得力的人安插在朱見深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孫子。這時候,她想到了宮女萬貞兒。
萬貞兒,山東諸城人氏。因為孫太后是山東鄒平人氏,說話帶有濃重的山東口音,一般宮人不容易聽懂她的話,為了方便,孫太后所選用的宮女都是家鄉山東籍的。萬貞兒生父萬貴因親屬犯罪而被外貶,為了日後有所依靠,他托付同鄉將年僅四歲的女兒帶進皇宮當宮女。萬貞兒幼年進宮,在孫太后宮中聽差,聰明伶俐,懂事乖巧。孫太后視之若女,無話不談,是最可靠的心腹。
於是,孫太后將萬貞兒叫來,囑托她照顧太子。自此開始,萬貞兒入太子東宮,開始照應太子朱見深。
這一年,萬貞兒十九歲,朱見深年僅兩歲。誰都不會想到,這個美艷豐腴的宮女在日後會登上大明的政治舞台,寫下一段不可思議的傳奇歷史,並造成了明朝第一個外戚亂政的局面。這是後話,後面再表。
除了孫太后之外,紫禁城中還有一個人陷入了巨大的不安,這就是明英宗皇后錢氏。錢皇后出身卑微,憑美色得立為皇后,英宗朱祁鎮一度想給她娘家加官進爵,卻被錢皇后拒絕了。皇后娘家沒有封官,這在大明歷史上極為少見。而此時的錢皇后因為日夜為皇帝丈夫擔心哭泣,已經哭瞎了一隻眼睛。禍不單行的是,她在睡夢中跌到地上,腿也因此折斷而傷殘。
錢皇后的輾轉反側、日夜不安,倒不是怕郕王朱祁鈺當上了皇帝,而是怕英宗朱祁鎮自此再無歸期。尤其是瓦剌一旦知曉明廷另立新君後,朱祁鎮就此失去了利用價值,搞不好一怒之下還會殺了他,這叫錢皇后如何不擔心呢?
然在風捲雲湧的時勢面前,即使是太后、皇后,喜怒哀樂也只是個人的心緒,渺小得微不足道。大江東去,滔滔洪流,終將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九月初四,大同總兵官廣寧伯劉安從大同回到京師。在奏報敵情時,劉安聲稱瓦剌太師也先願意將妹妹嫁給英宗,與大明結親,又說英宗皇帝已當面封他為侯爵。
劉安愚蠢貪鄙,不識時務,居然在危急關頭不忘向朝廷索要爵位,立即遭到御史彈劾。兵部尚書于謙請求嚴責劉安「不分真偽,聽敵詐誘」,因其人不顧守城重任,在大敵當前之時出城拜謁英宗皇帝。劉安由此被免職,並遭逮捕下獄。大同副總兵都督同知郭登受于謙舉薦為總兵官,佩征西將軍印,負責鎮守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