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永樂一朝,明朝軍力強大,加上明成祖朱棣本人從馬上得天下,是個英主,因此終成祖一朝,蒙古始終無力與明軍爭鋒,因而朱棣的「天子守邊」看起來相當有效。天子守邊的重要根基在於居安思危,這個思危的本意,其實就是說大明的京師北京瀕臨北邊邊防。
明成祖朱棣死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對蒙古各部進行大規模的遠征。為了防禦蒙古,明廷不得不在內移的防線上據險築城,屯兵防守。於是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的數千里防線上逐漸形成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寧夏鎮、陝西鎮、甘肅鎮等九個邊防重鎮,號稱「九邊」,這就是九邊的來歷。
前沿據點的內移,導致明朝在北邊防衛上由主動變成了被動,只能以九邊為中心佈置軍隊駐守。而此時明朝的整個防禦體系缺乏縱深,對河套地區和長城以外的廣大地區失去了控制。蒙古軍進入河套地區,構成明朝北邊的心腹之患。
更加嚴峻的形勢是,明朝原來的內邊變成前線,外險盡失,開門延寇,京師和內地直接暴露於剽悍的蒙古騎兵面前。尤其是大明的國都北京,已經直接站在了國防第一線。而所謂天子守邊的根基——居安思危的思想,在明成祖朱棣之後的皇帝們身上,已經日趨淡忘。事實上,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蒙古俘虜事件的潛因,在明成祖朱棣一朝便已經伏下了。
瓦剌軍過大同後,大同總兵郭登將軍情緊急送往京師。當天,北京全城戒嚴。
十月初五,明景帝朱祁鈺詔諸王派兵入衛。
十月初八,朱祁鈺下旨命兵部尚書于謙提督各營軍馬,統一指揮,將士皆受節制,都指揮以下將官有不奉命的,可以先斬後奏[7]。
當時,各地趕到京師的明軍,加上新招募的兵丁,共有二十二萬人。因為缺兵少將,于謙急上奏疏,請朱祁鈺放出了那些因過下獄的將領,准予戴罪立功,其中便有廣寧伯劉安和原大同左參將都督石亨。石亨是一員猛將,善騎射,因之前戰敗後單騎奔還,被貶官下詔獄。危難之間,于謙大膽用人,熟習軍事的石亨被授予重任。
于謙登壇檢閱將士後,將各軍列陣於京城九門之外。總兵官石亨、副總兵范廣、武興負責守衛德勝門,都督陶瑾列陣於安定門,廣寧伯劉安守東直門,武進伯朱瑛守朝陽門,都督劉聚守西直門,副總兵顧興祖守阜成門,都指揮李端守正陽門,都督劉德新守崇文門,都指揮楊節守宣武門。九門之軍,皆受石亨節制。
北京原為明朝第一要塞,建築格局都是取戰時體制。京城九門之中,最重要的當屬德勝門。德勝門的名稱始於明初。明朝建國之初,明將徐達率軍進攻元大都,城破前,元順帝自大都北門健德門逃走。徐達攻進大都後,將健德門改名為德勝門,有紀念明軍取得大勝之意。
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營建北京城時,將大都城的北城牆南移五里,重新修建城門和甕城。又將原來的土城牆改建為磚城牆,名稱還叫德勝門。每逢出兵打仗,明軍都要從德勝門出發,由此開赴前線作戰,以求打勝仗,暗合「得勝」之意;而得勝還朝時,則要進安定門,表明打退了敵人,實現了安定。不過,這只是圖個吉利的名頭,事實上,明軍出德勝門打仗,有打勝仗的時候,也有打敗仗的時候。明軍在土木堡慘敗,便是典型的例子。
瓦剌軍從紫荊關和白羊口兩路進攻京師的消息傳來後,朝廷大震。竟然有言官上奏彈劾已經在紫荊關戰死的孫祥,說他棄關逃跑,應給予追究。于謙沒有相信。事實上,即使他相信,此時也沒有時間來追究孫祥的下落與責任,因為敵方大軍已經近在咫尺。
明軍戰敗消息傳開後,北京城外郊區的民眾一片恐慌,爭相收拾行李,拖家帶口地逃入北京城內。
而北京城內,各將領對北京戰守策略也是意見不一。兵馬司建議完全拆毀九門外軍民房屋,以免被敵人利用。都尉王通主張在京城外挖築深壕,以阻擋敵騎衝突。總兵官石亨則提議全軍退守城內,堅壁清野,以避賊鋒,等到敵人久攻不克,兵馬疲憊,然後出擊,必能獲勝。
于謙卻認為前面明軍一直在吃敗仗,瓦剌肯定因此而輕視明軍。他慨然道:「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提出不應該單純守城,而是要主動出城迎擊,給敵人一個下馬威。
於是,于謙委派兵部侍郎吳寧代理兵部事,自己親自率軍陣於德勝門外,準備迎擊瓦剌的主力軍。
十月初十,于謙下令緊閉京城九門,規定作戰期間一律不得開門,以示背城死戰的決心。並且頒布臨時軍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將士們看到城門已閉,知道已無退路,只有勇敢擊退敵人,才能死裡求生。
兵部尚書于謙以下諸將都親自督戰。于謙躬擐甲冑,身先士卒,「泣以忠義諭三軍」,人人感奮。彼時于謙已是新朝廷首屈一指的頭號重臣,他親自披甲上陣,許多明軍感動得痛哭失聲,決心以死報國。
十月十一日,隨著號角聲長鳴,瓦剌軍前鋒抵達京師,並在西直門外列陣,擺開了要大戰一場的架勢。明英宗朱祁鎮則被關在德勝門外的一處空宅子的豬房中。家國近在咫尺,卻是有家不能回,其焦灼心情可想而知。
當日,于謙趁敵軍立足未穩,派都督高禮、毛福壽率軍出擊。明軍與瓦剌軍交戰於彰儀門土城北,瓦剌軍敗。明軍殺敵數百人,奪還所掠千餘人。初戰告捷,軍威大振,人心振奮。當天夜裡,于謙又派薛斌率精兵偷襲瓦剌軍營地,亦有所斬獲。
也先此次南下進兵,幾乎是傾巢出動,沒想到剛到北京城一天之內,就連吃兩個敗仗,銳氣大大受挫。之前,他因為輕而易舉地俘虜了明朝皇帝,驕橫異常,認為明軍不堪一擊,甚至他已經計劃在幾天之內攻下北京。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明軍陣容整齊,京師城防嚴密而堅固,要想攻下北京,絕非易事。宦官喜寧見也先有進退兩難之意,便獻計讓也先遣使講和,請明廷派大臣來迎回英宗,藉以試探明廷的態度,也可以等到有利的時機。
明廷經過緊急商議後,認定這是也先的陰謀,決定不派大臣「迎駕」,但還是應該派遣使者去見太上皇。
此時兩軍對峙,一觸即發,陣前出使顯然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使命,何況朝廷沒有打算接受也先的任何條件。經過商議,明景帝朱祁鈺採取了重賞招勇的老辦法,升通政司參議王復為禮部侍郎,中書舍人趙榮為鴻臚寺卿,派遣二人出城拜見太上皇朱祁鎮。
十月十二日,明使者王復和趙榮來到德勝門外土城關也先軍營。土城關是古薊州的遺址,所以又名「薊邱」,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薊門煙樹」,便是指此處。
也先為了嚇唬明朝使者,大擺兵仗,露刃夾道,殺氣騰騰,並讓朱祁鎮帶刀坐在帳中。也先和弟弟伯顏帖木兒都披甲冑,張弓矢,站在朱祁鎮兩旁。王復和趙榮進來朝拜後,獻上羊酒。
朱祁鎮看到來人官職不高,覺得朝廷太不重視自己,很不高興地問道:「何不遣大臣來?」
也先聽了也很驚訝,便問使者都是何等官職。朱祁鎮道:「都是小臣。」
也先亦大感不悅,怒道:「大臣如何不來迎?犬猶認主人,我奉駕至城門,不來接。」隨即對王復等人道:「爾小官,可令胡濴、于謙、王直、石亨、楊善等來。」
意思是嫌王復和趙榮官小,指名要于謙、石亨、胡濴等往瓦剌軍營談判,並再次向明廷索要大量金帛。
也先這一招顯然是想誘騙于謙、石亨等重臣前來,藉機扣押,由此擾亂明軍防守,趁亂攻取北京。但明景帝朱祁鈺聽到使者回報後,意志竟然開始動搖,傾向於講和。
幸好朱祁鈺初即帝位,在重大軍政上還不敢自作主張,專門派人到前方德勝門徵詢于謙的意見。于謙回答道:「今日只知有軍旅,他不敢聞。」堅決主張抗戰,並要求朱祁鈺不要再派使臣出城。朱祁鈺接受了于謙的意見。
到了這個時候,一場事關明朝廷生死的大戰已經不可避免,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北京保衛戰。
十月十三日,瓦剌軍散騎到德勝門外窺探明軍陣勢。于謙料知瓦剌軍將傾全力攻德勝門,命石亨事先伏兵於道路兩側的空房中,而以小隊騎兵誘敵。瓦剌軍見狀來攻,明軍佯裝敗退,瓦剌軍精騎萬餘呼嘯追來。石亨率伏兵陡起,截斷了瓦剌軍退路。
當時北京已經入冬,天氣寒冷,空中開始飄雪,忽而又是大風。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中,瓦剌軍和明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明副總兵范廣率軍從正面迎擊。范廣與石亨前後夾擊下,瓦剌軍大敗。明軍神機營火炮、火銃一齊射擊。硝煙瀰漫中,也先之弟孛羅、瓦剌部平章卯那孩先後中炮而死。孛羅綽號「鐵元帥」,號稱不可戰勝,他的死對瓦剌軍士氣打擊頗大。
明京師保衛戰形勢圖
進攻德勝門的瓦剌軍敗退後,轉攻西直門。明軍守衛西直門的是都督劉聚。他早有準備,背城列陣,前面是極深的一道壕溝。瓦剌軍剛一逼近,躲在壕溝後的明軍火器齊發。瓦剌軍攻勢受阻,見無法突破壕溝,只好往西而走。
守衛西直門西面的是明軍右都督孫鏜一軍。孫鏜本來奉命率軍一萬前往紫荊關禦敵,但軍隊還沒有開拔,紫荊關已經失守,孫鏜大軍便臨時停在北京城外。但此刻孫鏜駐紮在西直門外大營的不過五百多人,手下大部分明軍都駐守在良鄉、涿州一帶,遠水解不了近渴。孫鏜見瓦剌敗軍到,親自率軍迎敵,斬瓦剌軍前鋒數人。瓦剌軍新挫,竟然被孫鏜五百人殺退,往北退去。
孫鏜見敵眾我寡,不敢追擊,退軍到西直門下,要求西直門守將打開城門,放他進去。西直門城上守將是都督王通和都御史楊善。楊善原為禮部左侍郎,扈從英宗皇帝親征,僥倖從土木堡之變中逃脫,此次再上戰陣,肩負守城重責,不敢輕易做主。吏科給事中程信奉旨在西城監軍,堅持閉門不納孫鏜,以免給瓦剌以可乘之機。
此時,瓦剌一隊人馬殺到,程信只下令從城上用槍炮遙擊瓦剌軍,為孫鏜助威助戰。
孫鏜見已經沒有退路,只好率軍與瓦剌在城下拚力血戰。然而,瓦剌軍有數千人之多,數倍於孫鏜軍,敵強我弱,實力對比懸殊。眼見孫鏜就要不敵的時候,明都督高禮、毛福壽等率軍從南面趕來助戰。西直門外激戰更急,雙方混戰在一起廝殺。混戰中,明都督高禮身中流矢。孫鏜軍死傷漸多,有些抵擋不住,被瓦剌軍四下圍住。明軍被逼著後退,戰陣漸漸逼近西直門城門。
危急時刻,總兵官石亨與侄子石彪率援軍趕到。石亨的兵器是一把大刀,石彪則使巨斧,叔侄二人所用都是重兵器,所向披靡。瓦剌軍領教了厲害,立即望風而逃。這時候已經是黃昏,天光漸暗,石亨下令收兵,沒有繼續追擊。
十月十四日,在德勝門和西直門遭挫的瓦剌軍又進攻彰義門[8]。于謙命副總兵武興、都督王敬、都指揮王勇率軍迎戰,主動出擊。明軍前隊用神銃火器衝鋒,後隊列弓弩短兵繼進,挫敗了瓦剌軍的前鋒。
但明景帝派來的監軍太監想要爭功,領著數百騎馳馬搶前,明後軍因而陣亂。瓦剌軍乘勢反擊,總兵武興不幸中流矢而死,明軍受挫敗退。瓦剌軍追擊明軍到土城,當地居民舍生忘死,登屋號呼,投磚石阻擊瓦剌軍。情勢危急之時,僉都御史王竑和副總兵高禮、毛福壽率領的援兵趕到,瓦剌軍倉皇撤退。
前幾次交鋒,均以瓦剌軍大敗告終。然而,瓦剌軍元氣未失,集結在德勝門外土城關一帶的軍隊還有三萬之多。但明軍亦有佔先之處,有著當時世上無可比擬的火器優勢。
早在元朝時,中國便有了火炮,即世所稱「襄陽炮」,因首先在襄陽使用而得名[9]。此炮並非火炮,而是巨型投石機,威力巨大,為後世所重視。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攻城略地,往往賴火炮建功。
這裡面,還曾經發生過一則頗為有趣的故事。燕軍南下進攻濟南的時候,圍城三月而不能下,朱棣便下令用火炮轟城。當時守濟南的是山東布政使鐵鉉,見燕軍火炮厲害,便製作了許多大木牌,上書「太祖高皇帝神牌」,掛在城頭。朱棣若繼續開炮,便是轟了自己父皇的牌位,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停止轟擊。
朱棣當上皇帝後,在平定安南的戰爭中,獲得了製作「神機槍炮」的方法。此槍炮威力令人耳目一新,非舊式火炮可比,朱棣特設「神機營」,成為明軍中的炮兵部隊,並在明軍與蒙古的數次交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神機槍炮當時稱為「神銃」,由京師「兵仗」「火器」兩局製造,因為是重要利器,不輕易配發。明英宗朱祁鎮親征時,給大軍臨時配發火器,許多明軍士兵都不能熟練操作,以致在土木堡之變時,明軍的火器優勢完全沒有發揮出來。但北京既是京師,城頭架設有許多大口徑火炮,威力又非單兵使用的神機銃所能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