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老文還說,這個地方鬧斷路鬼除了先前的地勢原因意外,還有個巧合的客觀原因。他說在車禍地點的西南方的火葬場,現今已經發展到除了單純的告別和火化遺體外,還架起了禮炮,聲音巨大震耳欲聾,恰好這對斷路鬼對於那種炮聲顯得非常反感,他先前收拾的那個女鬼每次出現的時候,正好就是火葬場打炮的時候,雖然無法考證最近幾次車禍發生的時候是否也和大炮有關係,文師傅說的這個理由儘管也比較牽強,不過多一種分析也總是件好事。
說話間我們到了車禍發生的地方,文師傅從包裡取出一大卷紅棉線。用一個我們放風箏的那種滾子纏著,他先是測算範圍,然後就貼著路沿和地面上切割的縫隙拉線,避免被過往的車輛給衝斷。最後燒了一堆紙,然後在坡璧上的一個顆樹上用釘子釘了個小紅布包,他告訴我裡面是稻草和他畫好的符,然後他讓我拿住線的一頭,自己拿住另一頭,讓我姨爹到火葬場附近買了幾串非法販賣的鞭炮,然後對我們說,稍微等一會,等晚點車少了,我們再動手,別引起別人懷疑。我問他那現在這些路過的車要是再出問題怎麼辦,他說你放心,你當我樹上掛那玩意是假的嗎?說完指了指樹上釘好的小紅布包。於是我們三人像大便一樣蹲在路邊,抽煙聊天,聊人生,聊足球,聊女人。
晚上8點過,天已經黑了。我們所站的位置,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從濱江路上來的車輛,卻看不到從長江大橋下來的車輛。我姨爹是整個事件最直接的受害者,但也是最幫不上忙的一個,於是文師傅讓他到上邊高一點的地方站著,看著從大橋上來的車,如果有車來就大喊一聲。就這麼等著,直到上下車都不多了,且間隔時間比較長,文師傅叫我準備好,然後擰開他的酒壺,咕嘟咕嘟猛灌了一些白酒,等著上頭。當他覺得自己的酒意有些到位了,就點燃鞭炮,朝著窪地裡和路的另一側扔去,辟里啪啦一陣響後,他大喊一聲,收線!於是我和他都沿著最初鋪線的軌跡原路往回收,整個過程持續大約2分鐘,最後兩股線收起來合攏,雙線之間擰了一個小小的死結,我看不到鬼,但是從文師傅的目光看來,我們正把那個斷路鬼給拴住了。而且那個線結還無規律的晃動著,顯然是有種力量在牽引。文師傅傻了吧唧的笑著說,好了,抓到了。奪過我手裡的線頭,把那堆線纏成一團,然後放進一個塑料口袋裡。文師傅示意我姨爹事情已經完了,剩下的就送這個鬼魂走了。姨爹說,能不能稍微再等一個晚上,希望明天一大早把這只斷路鬼送到天子殿,請那位老和尚唸經超度一番後,再送走。
我明白我姨爹的意思,我也知道這次的事情,已經改變了他對我的看法,我甚至贏得了他的尊敬。文師傅也答應了,不過他說這隻鬼今晚他必須帶回去,因為他覺得我可能收拾不了他。我在心裡暗罵三字經的時候,他已經鑽上了我姨爹的車,坐等我們送他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我第一次在山頂看到江上的彩虹,和尚們住在這麼個讓人心胸開闊的地方,難怪不戀凡塵啊。在廟裡我才得知文師傅跟和尚早已認識,給盜路鬼念完經以後,我們把它帶到河邊,安靜送走。接著把線燒掉,把灰撒進長江。
姨爹說的他要回重慶,於是當我正準備給文師傅道謝告別的時候,文師傅接到一個電話,聽到一半的時候發現他嬉皮笑臉的樣子收了起來,有那麼一點凝重。處於禮貌我不便招呼都不打就離開,於是請我姨爹稍等至少等文師傅把電話接完再說。誰知道文師傅掛上電話以後對我說,我幫了你一個忙,你也陪我走一趟吧,我遇到麻煩事了,多個人多個幫手也好。我心想雖然本打算回去,但是既然人家開口了,又剛幫過自己,這肯定就是義不容辭的。於是我對我姨爹說,我還得在這裡逗留幾天,你先回去吧,不用管我完事我自己坐車回來。於是姨爹點頭答應,他跟文師傅道別以後,沒了顧慮,就自己開車回了重慶。
送走姨爹,我走到文師傅身邊,我說怎麼遇到什麼麻煩事了,他說這話說起來就長了,你來都來了,就陪我多呆幾天吧,咱們也好久沒聚了。我說好,先把事情處理完再說,我又問他,現在我們是去哪裡,你家嗎?他搖搖頭,朝著東北方一指說:
「我們要過河對岸去」。
第八十一章 鑰匙
文師傅說罷這句,眼神裡再一次流露出那種焦慮。按道理來說,這種表情是不應該出現在這個瘋子的臉上的。當我再問他過河去做什麼的時候,他告訴我,這一言難盡,我們一邊走一邊說吧。沒有車,我們只能打車走,他帶著我在涪陵一個叫做關廟市場的地方附近吃了碗抄手,文師傅說,這一趟可能要把一些必要的東西準備齊全,你最好是檢查下自己還缺不缺什麼東西,如果需要買就立刻去買。我告訴他,隨身的東西大致上能夠應付多數情況了,就是墳土還沒剩下多少了,但是這城裡到哪去找墳呢。他說那就好,你別擔心,一會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在鄉下,別樣不敢說,墳包到是多的是。於是吃完以後,我們沿著下坡走到了河邊,打聽了一下在什麼地方坐渡船,5塊錢的船票,我們去了那個名叫「北山坪」的山腳下。
路上,文師傅告訴我,這次帶我去見的這個人,實則是他的一個故人的後人。他的這個故人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他告訴我,那個去世的故人姓丁,是我們這一行的,早年在涪陵本地都算得上是最老資格的前輩。解放初期就開始在行內混跡,那期間人們還比較相信,於是替人解決了不少難題。家裡也有些積蓄,有人建議他從北山坪農村搬到城裡來住,他卻怎麼都不肯。沒人知道是為什麼。後來在文革期間被打倒坐牢,幾年後出獄人已經消瘦不堪。自己的一身本領都沒有傳授給他的獨子。我問文師傅,這位老前輩既然這麼有名那麼我應該聽說過才是,他說,他太過於低調,甚至好像是被迫害怕了,出獄後都開始有點神出鬼沒,不再幹什麼業務,只是簡單地在山裡鄉親間,替他們做做法事,誰家修新房子了,他回去看風水,誰家死了人了,他會幫忙去送行,總之一代宗師,就這麼變成了一個地道的農村神棍了。我歎了口氣,心想那場文革鬥爭,竟然可以害得一個不懼鬼神的老宗師低下頭,並從此害怕起身邊活生生的人了。
渡船靠岸以後,我們開始沿著一條彎彎小路朝著山上走。在走到一個分岔口的時候,文師傅指著左邊一條小路對我說,你來過涪陵這麼多此,知道那條路是通往哪裡的嗎?我說不知道,來涪陵都呆在城裡,他說,那邊走過去,有一個遺跡,叫做點易洞。我問他那地方是幹嘛的,他告訴我,在中國古代有個叫做程頤的文學家,曾經因為被貶到涪陵,於是隱居在那兒的山洞裡,終日吟詩作對,然後用自己的方法參悟《易經》。易經我當然知道,幹我們這行的,必修課程之一。但是從來都沒有人敢說參透了易經,因為熟知些許,便能夠洞曉天機了。《易經》絕對是全世界的寶貝,只不過同樣也被劃入了偽科學的範疇。於是當文師傅告訴我那個程頤參破易經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有些誇大其詞了。他還說,當初他被貶後,就選擇了在這裡隱居,住山洞,睡石床,心情好的時候喝點小酒看看江景逗逗猴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讓自己坐在洞內面壁沉思,皇帝的昏庸和聽信佞臣的讒言,使得他空有滿腹經綸和報國大志,也不得不在這個偏僻的地方虛度光陰。好在他也算是個心胸豁達的人,而且在當時的文人墨客圈子裡,威信也是極高的。後來當大家得知他隱居於此以後,都紛紛慕名來拜訪,黃庭堅算得上其中最著名的一個,那時候的當代大書法家和文人。不過那個時候,當文人最大的樂趣卻在於尋得知己,於是黃庭堅和程頤成了千杯嫌少的知己,黃庭堅在山上陪著程頤住了很長時間,在山壁上書下了許多見解和對易經的崇拜,後來被刻成了巖刻。
我說既然這地方這麼有名,那麼咱們先去看看去吧。文師傅說,先不忙去,我們還是先去丁家看看,我估計這次的這個事,和這點易洞都有莫大的關係。我有些吃驚,不知道那家人到底惹到了什麼,竟然可以牽扯出這麼久遠的歷史遺跡。於是一路上我不再多話,默默地跟著文師傅上山去。繞到後山以後,再走了大約1個小時,遠遠看到一個磚牆房子,他說,就是那兒了。附近的房子雖然不算密集,但是大多都是紅土房子,於是單從房子的外形上來看,丁家人至少在當地算得上是富裕的一家人。沿途路上看到村民們豎了一個小牌子,上邊寫著:「野豬出沒,小心包谷」。野字大概是不會寫,寫了個「也」。
我非常懼怕野豬,自從學藝的時候跟師傅在山裡遇到過一次以後,就一直害怕。因為實在無法忘懷那種被豬鼻子一頂,然後我就連續好幾個後滾翻才停下來的蠢樣子,我沒有在野外見過豺狼虎豹,所以野豬無疑就暫居了我最懼怕野獸的第一名。於是從看到牌子到走到丁家這一段路上,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夠讓我害怕,有鴨子,有牛,還有些戴著草帽從田坎裡站起來的人們。快到丁家的時候,文師傅給丁家人打去電話,說我們快到了,讓他們把狗給栓牢實。看來他也有懼怕的東西,起碼是害怕那條狗。
來迎接我們的是一個跟文師傅歲數差不多的農婦,介紹過我以後,他們倆嘀嘀咕咕走在我前面的小路上,映著陽光,實在是很像一對到山裡踏青的情侶,若是身邊牽著個小孩就更好了,不過我很快打消了這個調侃的念頭。文師傅雖然平日裡樂樂呵呵的,但是在家庭和感情上,一直是非常孤僻的,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叫八字跟天地犯沖,五弊三缺,注定要無伴終老。至於這期間他有沒有卸下沉重的獵鬼人包袱而去尋花問柳,外人就不得而知,但是從他紅光四溢的面色看來,這一切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
到了丁家以後,那個婦女並沒有先招呼我們進屋,而是對我們說她家男人現在正在床上養傷,讓我們動作別太大,必要讓他激動,你們先在院子裡歇歇,我給你們倒杯水去,喝完再進屋吧。說完就轉身到屋後倒水去了。走了很久的山路,我的腿毛們早已經被汗水緊貼而發出抗議,也的確需要好好休息片刻了。在休息的途中,文師傅告訴我,這家人的戶主就是在床上養傷的那位,也就是他告訴我的丁前輩的獨生子。目前都父母雙亡了,他自己又沒有丁前輩那套降妖除魔的本事,就只能當個農民。不過這人還算踏實,前幾年承包了別家農戶的土地,自己開始種植枇杷,幾年下來,日子到也過得不錯。但是前幾天去城裡賣枇杷的時候,卻被掀了攤子,枇杷爛了一地不說,自己還因為爭辯而挨打。連秤桿和腰包都被城管給搶了去,說是要他交了罰款才還給他。於是第二天他拜託自己老婆去城管辦公室交罰款,拿到東西以後,急急忙忙的回家照顧在床上養傷的老公,老丁打開腰包一看,發現裡面錢和東西都不見了,於是開始著急地呼天搶地。我問文師傅,被偷走的錢有很多嗎?他搖搖頭,說老丁就是那時候給他打了電話,說了這些情況,然後說其實裡面的幾百塊錢能有什麼大不了,關鍵是裡面有一把鑰匙,多年來都是隨身攜帶的鑰匙。也跟著不見了。我說不過就是一把鑰匙嘛,重新配一把不就完了,實在不行換把鎖也可以呀。文師傅輕蔑的白了我一眼說,真是幼稚,那把鑰匙大有來頭。我問他是什麼來頭,他卻不說了,讓我待會自己問老丁。
休息得也算是差不多了,我們放下水杯,起身進屋去。老丁早就知道我們來了,進屋後文師傅先跟他介紹了一下我,並且用了「有真本事」來形容我,讓我對這個老帥哥好感倍增。老丁請我們坐下,然後他自己起身,有些有氣無力的摀住胸口說,這次你們一定要替我把那把鑰匙找回來。房間裡不知道是哪個地方,過幾秒鐘就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此刻的我對於那把鑰匙已經感到非常的好奇,而文師傅先前的描述也不完整,也許他自己都沒見過那個鑰匙。果然他開口問,到底是什麼樣的鑰匙你這麼著急,我只是當年你父親快死的時候跟我提起過,說這鑰匙是從他開始要祖傳下去,我知道那是你的傳家寶,但是我從來還沒見過,不過他死的時候叮囑過我要拿你當兄弟對待,這十幾年我也沒虧待你什麼,不知道你方不方便說一下,到底你父親當時給你的鑰匙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嗎?老丁說是這樣的,當初父親留下的,除了丟掉的那把鑰匙以外,另外還有兩把鑰匙和一把鎖。他父親臨終之前告訴他,這把鎖裡面藏了一個前人留下的秘密,他自己是知道這個秘密的,但是由於非常害怕自己的多言又會帶來災禍,於是他什麼也不肯說,打算帶著這個秘密死去。老丁說,他父親告訴他,這把鎖總共有7把鑰匙,其中三把和鎖他傳給了老丁,剩下的四把鑰匙,他已經藏在非常隱秘的地方了。之後就死了,誰也不知道藏在哪裡。文師傅問,反正都打不開,你還要那把鑰匙來做什麼,老丁說,他活了快50年了,還是碌碌無為,雖然大家都沒說什麼,但是他還是想要過得有意義一點。於是這幾年他一邊種植枇杷,一邊就在尋思是不是該想辦法打開那個鎖,看看自己父親到底留下了什麼話給自己,因為父親在臨終前,還專門給自己說了,之所以不教他這些玄術,是因為害怕又落得他那樣的悲慘下場,明明是在幫助人,卻要被人冠以封建迷信然後受到打壓,但是他的畢生心得秘密都在鎖裡,特意叮囑他,即便只有三把鑰匙,但是鎖跟鑰匙絕對不能帶在一起,幾樣東西都要分開保存,才能避免被人拿了去,解開其中的秘密。
我聽到這裡,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尋寶啊,這是我多少年的夢想!而且尋到的還是我們這行的寶典,雖然我不知道老丁願不願意讓我一起來看。不過我和文師傅對於別的都不怎麼在行,到是鬼事我們能夠知曉不少,到目前聽起來,我都還沒嗅到鬼的味道呢,於是我問老丁,我們都是對那些靈異的事情比較拿手一點,你說的意思是要我們去幫你找回鑰匙,這跟靈異沒什麼關係啊,找是可以幫你去找,但是我們對除開本行外的事情,也有點沒辦法的。文師傅聽我說的,然後點點頭。老丁稍微坐正了一點,然後還是有氣無力的說,所以我才找你們來啊,如果單純是找東西,我完全可以拜託朋友去給點紅包什麼的把鑰匙拿回來,關鍵是自從這把鑰匙丟了以後,我就覺得有個什麼鬼在纏著我了,否則我受這麼點小傷,不至於在床上連續躺這麼些天了。我問他,那你遇到什麼怪事情了,他說,你聽到那聲音了嗎?我說是不是那種好像手機放在桌上發出的震動聲,我從進屋開始就聽到了。他點點頭,側身到床邊,打開床邊桌子上的抽屜,打開以後,我聽到聲音更加明顯了,只見它拿起一個小鐵盒,鐵盒上面有一張符,他把符咒撕開,然後打開鐵盒,放在桌上,我看到鐵盒裡裝著一把那種有點像古時候的銅鎖,長條形的,有一根長長的銷子,那銅鎖在鐵盒裡自己就跟手機震動一樣,動來動去的。看完以後,老丁重新合上蓋子,再把符貼上,說這符咒是他父親生前留給他的,說是能夠驅邪,這麼多年都沒有用過,從鑰匙一丟開始,這個銅鎖就跟丟了兒子的媽一樣,自己就莫名其妙的動起來。他問我和文師傅,你們看到了,銅鎖自己會動,這算不算是怪事?
看到這一切,我顯然比文師傅驚訝的多,我見過鬼移動物體,但是物體始終是死物,需要外力才能夠移動,但是這個鎖卻真的像是一個活物,一直在躁動,表達它的不安和不開心,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物體能夠自己這樣。我轉頭望向文師傅,希望他給我個說法和解答,他沉默了很久,伸手拿過鐵盒,一把撕下符咒,順便對老丁說了句,這咒是安宅保平安的,治不了這東西。然後打開鐵盒,把鎖拿出來放在桌面上,仔細觀察它。屋子裡光線並不是太好,我坐得離桌子又比較遠,於是我沒怎麼仔細看清楚鎖上的細節是什麼。那把鎖從鐵盒裡換到了木桌上,跳動也就更加歡快了,聲音也變成了低沉的木質聲音。我起身去拉開窗簾,房間裡頓時亮了起來,我也走到桌前,仔細看那把鎖,它動起來的時候實在是晃眼,但是停歇下來的時候,跟個死物沒有區別。這把鎖的確是以往電視裡演的古時候那種橫銷鎖,鎖的底部有一個類似符咒的符號,鎖孔非常奇怪,是個不規則七稜八角的孔,文師傅問我,把你羅盤借給我用一下,我摸出來給了他,他把鎖放到羅盤附近,指針隨著鎖跳動的規律轉動著。文師傅把羅盤還給我,接著拿起鎖來,用手捏住仔細查看,在他看到那個符咒的時候,似乎恍然大悟。接著他轉頭對我和老丁說,這次的確是有鬼了,然後他對老丁說,但是你別擔心,不會危害到你的,這個鎖上面目前附了個靈,是你父親當年封在裡面的,下面這個咒我起初還沒想起來,後來才回憶起,這是「竇竅咒」,準確的說,這個鎖上的靈魂不是一個人的,而是很多個人殘缺的一部分。你父親當年一定丟過咒把那些殘破靈魂收集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魂,但是這種是沒有辦法被帶走的,流放到世間還很有可能會危害別人,你父親是高人啊,他用這個方法收留了那些殘破的靈魂。
我從他手裡拿過鎖,仔細看底下的那個咒文,文師傅還說,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鎖的7把鑰匙,分別代表著七竅,所以你老爹才會用竇竅咒,現在正是因為你沒能按照你父親的叮囑遺失了那個鑰匙,這個鎖也就是竇母才會開始不安躁動的。老實說,文師傅說的話,我沒聽太明白,或許是所學不同,他懂的我未必懂,不過我是知道有高人能夠把一些無法帶走的靈魂禁錮在某個器皿或是法器上,茅山就擅長幹這種事。我自己從來不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也只能文師傅怎麼說,我就怎麼相信了。心想或許世上真有這麼一個奇特的法術,能夠把散碎的靈重新拼湊,讓它們重新組成一個整體,然後收留下來,隨時間而淨化戾氣,或者消失不見。而文師傅所謂的七竅,指的是雙眼雙耳雙鼻孔和嘴巴,在易經中提到過,七竅分別是人五臟精氣的進出通道,莊子也說過,人皆有七竅,用於食嗅聽視,雖說古人誠不欺我,但都成了偽科學,也就沒有什麼講大道理的立場了。於是到了後來,七竅就被解釋成……
自己百度好了。
文師傅說,現在不管是你要解開鎖裡的秘密,還是要讓這個小鬼安靜下來,都只能找回鑰匙才行。不過我都不知道你那鑰匙長什麼模樣,對了你不是還有兩把嗎?拿來給我們看看。老丁於是開始扯著喉嚨喊他老婆進屋,然後幫著他分別從床板之間和書桌底下拿出了那兩把鑰匙,都用紫紅色的抓絨小布袋裝著,遞給文師傅和我一人一把,我們取出來一看,發現那個鑰匙頭的造型非常奇怪,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字,字是反著的,就跟印章一樣。我手裡拿的這個字是「水」,文師傅手裡那個卻是「石」,我猜想難道是個五行鑰匙嗎?那剩下的應該是還有三把才對啊,怎麼會是五把呢。於是我問老丁,丟掉的那把鑰匙上,寫的是什麼字,他說,那把一直是自己隨身攜帶的,上面的字是「出」,聽到這裡,文師傅大喊一聲,「水落石出!」然後屋子裡好似刮來一陣涼風,一片寂靜。顯然他也意識到他這種無腦的脫口而出多麼低級,為了挽回顏面,他很努力的裝出一副繼續認真思考的樣子。我拿起那把繼續在跳動的鎖,把鑰匙插進鎖孔裡,卻連續試了好幾個方式都進不去,於是我把鑰匙旋轉換了個方向,根據鎖孔上的缺口和手上字的筆形,總算找到一個天衣無縫的入口。我拿過文師傅手裡的那把鑰匙,也按照同樣的方法試了試,發現在旋轉的中間,總能夠在鎖孔上找到那麼一個非常貼切的位置。於是我們判斷,要打開這把鎖,就必須要找齊7把鑰匙,並且按照不同的方向插進去,甚至是一個固定的順序,於是我們需要找回那把鑰匙,更要找到當年丁前輩藏好的另外四把。
文師傅問老丁,你知道抄你攤子搶你包包的那個執法隊的人姓什麼嗎?他說不知道,只知道是當天帶班的隊長。文師傅說,是隊長就好辦,那就不難找,我們這就下山過河去,去試試能不能討回那把鑰匙。大不了,就是給個紅包嘛,這年頭少了這玩意幹什麼都幹不好,哈哈哈哈,他豪爽的笑著,我也跟著苦笑。我沒少在報紙和網站上看到城管掀攤子的新聞,他們的理由永遠都是你們擺攤影響市容市貌,卻從來沒有想過人家擺攤只不過是為了養活自己和家人。而我也最痛恨那種嘴巴上說這要嚴厲打擊小商小販,自己脫下制服又在夜市裡瘋狂購物的混蛋們,作為執法者和老百姓的衝突矛盾,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和諧相溶。所以跟著文師傅去討要鑰匙的這一路上,我的心情都很是倔強。因為我看不慣那種嘴上說我們是秉公執法為國為民,手上卻把我們遞過去的1000塊錢好像還很勉強的收進自己的口袋,也許對他來說1000塊錢買一把鑰匙算是賺了,但是對我們這類人來講,少了那把鑰匙,或許就少了一個替行業正名的機會。不過文師傅算得上是我所遇前輩裡最賤的一位,因為他在給前的時候,在其中一張錢上畫了個小小的繩頭小咒,而我也是絕對不會告訴你們那個咒是要讓他吃苦頭的那種。
拿了鑰匙已經快下午6點多了,文師傅說他也不知道今天還有沒有船過去,於是就給老丁打了電話說鑰匙已經拿到了,明天一早再坐船過去。當晚文師傅就在他的那間不到30平米的小房子裡收留了我,我們倆又是這麼一邊喝酒一邊討論這件事,還是沒有頭緒,最後也就沉沉睡去。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搭最早一班渡船去了北山坪,到了老丁家裡,我和老丁開始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尋到一些線索,我們把幾把鑰匙上的字加上剩餘四把,一共七個字,反覆組合著任何一句有可能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的句子,磨蹭到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們終於發現,這7個字,極有可能會是:
「石魚出水兆豐年」。
這句話我知道,而且這句話跟涪陵是有莫大的關係的。我們過江的時候,由於三峽大壩蓄水,我們竟然完全忽略了這長江上、涪陵的一個舉世瑰寶:白鶴梁。石魚出水兆豐年這句話就是出自白鶴樑上,那是世界顯存最為古老的水文奇觀,相傳是一個叫做爾朱的道士,在江中石樑上修道成仙,而駕鶴西去。而且據稱是古時候這石樑上常常有棲息的白鶴,於是稱之為白鶴梁。當然,那是神話,事實上從唐朝開始,各朝代的文人墨客都把這裡當成是記載長江中上游水文的一個寶地。於是各朝的才子們紛紛都來到這裡,在石樑上刻下自己的題字。石樑上還有用現成的石頭雕刻的幾條大魚,大概是因為他們認為白鶴是要吃魚的,最為奇特的是,在石樑的其中一側,有一對看上去像是要親吻的對嘴魚,相傳每年枯水期的時候,石樑露出水面,水位若是在魚眼以上,來年定然有水災,若是在魚眼以下,則勢必要乾旱,但是如果是剛剛好在魚眼的位置,則表示下一年一定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千百年來,白鶴梁的報訊從來沒有一次失誤過。當真一次都沒有,直到後來某工程蓄水移民,長江上的寶貝全都淹沒了,就連長江三峽這個原本是中國人驕傲的旅遊勝地,也未能倖免,而今,大壩的功效我實在沒感覺到,反倒是覺得水勢一年比一年來得生猛了。於是自從白鶴梁淹沒水底,從此再也不會露出的時候,「石魚出水兆豐年,百鶴繞樑留勝跡」這句伴隨了石樑千百年的名句,也就從永無天日。所幸的是,政府還是知道這東西毀了,就是毀了被他們承認的文明。於是開始大興土木,修建了水下博物館。不過在我當時去的時候,還沒那玩意呢。
文師傅和我都覺得,既然鑰匙的指向假設真是那句話,那麼一定會跟白鶴梁題刻有關係,而根據文師傅對丁前輩的瞭解,他也覺得這挺像是他幹的事的,不甘心自己的手藝失傳,又不願意自己的兒子涉足,矛盾心情下他想了這麼一個怪招,先是用小鬼守住鎖和鑰匙,然後分別藏起來,給老丁的三把鑰匙就是給他的第一個線索,如果他憑借這線索能夠最終解開自己留下的秘密,那麼說明真是有緣人,那麼學一學也就無所謂了。文師傅和我都覺得下一個線索或許是在白鶴梁的題刻上,但是無可奈何的是白鶴梁現在在水下面呢,該怎麼才能找得到,而且大壩蓄水,要再見它只能等到水下博物館開放,那可就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沉默許久,文師傅忽然拍了一下大腿說,我知道該去哪裡找了!我說哪裡,他說:易家壩!我問他,那裡不是個休閒廣場嗎,現代建築,你能找到什麼東西,他對我說你不是涪陵人我不怪你,那個廣場有一個巨大的浮雕群,上面就是刻的白鶴梁題刻呢!
於是我恍然,似乎印象裡真有那麼一個浮雕群,於是我們趁著天色還早,就辭別老丁,有一次跋涉回了市區,不過這一次不再忐忑,因為我覺得秘密就要出來了,而它的線索就在我們要去的地方等著我!
第八十二章 丁氏
連續幾天的江兩岸奔波,說實話還是非常累的。其實我跟文師傅幫著老丁找回了鑰匙,剩下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不插手,就讓老丁自己看看自己的緣分夠不夠,能否解開自己老父親留給他的秘密。不過他再三囑咐我們說一定要幫助他找到答案,而且我和文師傅也實在是對鎖裡的秘密有濃厚的興趣。當我們把「出」字鑰匙拿回去以後,那把鎖就停止了跳動,一切都變得和沒有遺失之前一樣。我對路並不是很熟悉,於是跟著文師傅到了涪陵易家壩廣場後,我看到了那一排浮雕群。整整一個下午,我和文師傅頂著太陽在那裡讀碑刻很長時間,最後發現這個浮雕群雖然還原了部分白鶴梁題刻的真實文字,但是終究是以藝術展現的形式為主,並沒能夠給我們提供到一個有效的信息。線索再一次中斷,無奈之下我問文師傅,現在該怎麼辦,這裡的信息太有限,根本發現不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文師傅想了想說,我知道還有個地方能夠看得相對更加完整,但是現在很晚了,今晚再休息一晚,明天我們去涪陵博物館看看。我聽說哪裡有拓印的碑刻。於是當晚,我們再一次無功而返,第二天,博物館是10點鐘開門,進去以後我對那些戰國時期的出土文物絲毫沒有興趣,我們直奔白鶴梁題刻的拓印,又開始一個字一句話的尋找。
話說這個博物館的位置其實並不是很當道,還相對算是比較偏僻,我也不知道當初規劃的時候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地方來修建博物館。我問過文師傅,他說是因為當初規劃的時候就打算連同頂上的寶枳城公園和烈士墓一起修建,涪陵發生過什麼有關「烈士」的故事我是並不清楚,不過寶枳城我大概能夠猜到是因為什麼。因為涪陵和重慶一樣,在巴國時期曾是巴國的首都,而涪陵當時就叫做「枳」,修這樣一個公園,雖然我沒有去玩過,但是我想大概是為了紀念這麼一段歷史吧。於是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我和文師傅都在不斷的把在博物館看到的,覺得有價值的信息抄寫下來,晚上就在住處分析和排列組合,這項工作非常耗時耗力,到了最後,我跟文師傅也只整理了其中幾個看上去好像有點關聯的東西。根據博物館的記載的位置顯示,在石樑以北,面朝北山坪的那一側,刻上了這麼一段話:
「洛水溯淵源,誠意正心,一代宗師推北宋。涪江流藪澤,承先啟後,千秋俎豆換西川。」
然後在這段詩的下面有一把小劍,劍把上有個小太極。劍是斜著的,劍頭朝下,如果按照當初的方位來計算,這把劍應當是指向北山坪的。而這首詩的含義我們經過查詢,發現其中「洛水」指的是現在的河南洛陽,涪江就是涪陵這一段的長江。從其歌頌的內容來看,無疑正是在歌頌程頤,因為程頤正是洛陽人。再加上程頤在點易洞參悟易經,石刻上的劍又指向點易洞的方向,丁前輩祖輩又都是住在北山坪的點易洞後面,雖然略顯牽強,但是彼此都還是有一定關聯的。於是我跟文師傅分析好久,覺得這大概是幾天下來我們所掌握的最有價值的一條信息了。我們也說好,若是這條路再走不通,那麼我們就要把實情告訴老丁,說我們無能為力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出門坐船過河,給老丁打了電話,告訴他我們先去一趟點易洞,去哪裡看看能不能找到別的線索出來。來過涪陵很多次,這幾天來回奔波老丁家和市區,點易洞一直都在被我路過,我卻始終沒能去一睹真容。於是當我到了那裡的時候,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山壁上的石刻眾多,其中甚至還有陸游的親筆。地方雖然不大,但卻儘是飽學之士留下的墨寶。走著走著,我看到了一個洞,洞門頂上寫著「點易洞」三個大字,想來當年程頤是在這個洞裡參悟易經的。不過在洞門的兩側,我驚喜的發現,那首在題刻上寫下的「洛水溯淵源,誠意正心,一代宗師推北宋。涪江流藪澤,承先啟後,千秋俎豆換西川。」如同對聯一樣一左一右刻在兩邊,進門處的地面上,也刻了把和題刻上的小劍一模一樣的劍。劍尖所指向的方向,正是被淹沒的白鶴梁。於是我和文師傅暗暗慶幸,這次也許是運氣好,找對了地方了。我趴下身來,仔細看著第上那把小劍。順著劍尖所指的方向,一塊磚一塊磚的找過去,在距離刻有小劍的拿塊磚之外約七八塊的地方,地上的磚面上,又刻了一段小詩:
「正公點易寅嘯論寒暑,清水化墨辰吟笑春秋。」
這首詩我大概能夠懂得,正公就是指的程頤,而這段肯定不是他自己刻上的。因為正公二字是在他死後才有的封號,而且我們看那排字的刻痕並不久遠,邊緣還比較銳利,這就說,這段文字是近代才刻上的,如若這一切跟丁家老前輩有關的話,那麼很有可能這首詩就是丁老前輩自己刻上的。詩的意境略微有些狂妄,有些不羈,是那種空有本領卻無處使力的無奈和自嘲。文師傅看到「清水化墨」四個字的時候,他說,我知道這指的是什麼了。我抬頭望著他,他說,指的是洗墨池。
我問他洗墨池是什麼東西,文師傅告訴我,離這個洞不遠處的一個山壁暗角處,有個好像水槽一樣的坑,坑裡的內壁全是黑色的,但是水卻是清亮的,相傳是程頤當時在這裡面洗筆,用墨汁染成的,於是叫做洗墨池。說話間他帶著我走到了惜墨池邊,當我正在驚歎這個池子的神奇之處的時候,文師傅已經開始拿著羅盤在池子邊比劃起來了。我問他在找什麼,他說,你沒看到那首詩裡的,寅嘯和辰吟嗎?寅指的是虎,辰指的是龍,拿到盤位上加以計算,我們可以判斷出這兩個位,就好像是數學上說的橫縱坐標一樣,找到這個點以後,再看看裡邊有沒有東西。經過一番折騰,最終把那個點認為是在洗墨池的右邊下角處,我伏身去看,果然有一個小縫隙,我走到附近樹邊,折了一小段細細的樹枝,然後伸到那個縫隙裡去掏,掏出來一個大概只有拇指大小的,薄薄的小石片。上面刻著「尋得有緣,玄機盡在鷹巖正北,卯碑下。」字跡清晰,時間不會很長,一定就是丁老前輩刻下放在這裡的。為了尋找到剩餘的4把鑰匙,我和文師傅已經輾轉了很多個地方,所幸的是這次沒有找錯,按照石片上所說,似乎那四把鑰匙就埋在一個叫做「鷹巖」的地方,那兒的正北方有一塊碑,就埋在碑下。
我又糊塗了,求助的目光再一次閃爍向了文師傅。文師傅想了想說,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這裡的鷹巖應該指的是「老鷹巖」。我問他那是什麼,他說是目前我們所在的這座「北山坪」山巔的一塊伸出的巨大岩石,因為從江面上看去,伸出的部分很像是一個老鷹的頭,山體就是老鷹的身子,千年萬年的伏在長江之上,像一隻雄鷹,世代鎮守著這片土地。文師傅還告訴我,很多涪陵人在休閒之餘,都喜歡到老鷹巖去登高望江,不過真正靠近懸崖的那一段卻沒什麼人敢去。而那一段的方位就正好是朝北。我心想若是真的這一切的局都是丁老前輩在去世之前特意留給兒子的話,他一定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一個上了歲數的老師傅,到懸崖絕壁上去挖坑埋鑰匙定然需要莫大的勇氣,而且他把條條線索設計得如此隱秘,也算作是保護了他自己的秘密,同時也是在考驗自己的兒子,是不是真的和自己的本領算得上是有緣人。
我問文師傅,老鷹巖離這裡遠不遠,他說,從背後的道觀繞過去有一條路,一直走大概半個多小時就能上到巖上。於是我們收起尋到的東西,開始了又一次的跋涉。到了老鷹巖的時候已經接近下午2點多了,我們卻還沒有吃午飯。附近都是荒山野嶺,即便是找到人家,人家也未必肯賞一口飯吃,於是我們就決定先把東西給盡快找出來,然後會老丁家裡要他弄點吃的,我從第一次去老丁家開始,就對他家門口掛著的老臘肉產生了巨大的興趣。老鷹巖上,有一個小欄杆,上面寫著請勿翻越,於是我們翻越了。繼而走了十來步,就找到了小石片上說的那個小碑。與其說是碑,其實就是一個類似於界碑的指示碑而已。上面用朱紅的字刻著「丁卯」二字,丁卯大概是1987年,有了這個卯字,我們就覺得已經是找對了地方了,於是眼看四下無人,我們動手開始挖了起來,沒有工具,就只能徒手或是用一些長條石塊之類的東西,在碑的北側下挖大約兩寸的位置,挖出一個小鐵盒。鐵盒的大小大約有拳頭大小,表面銹蝕嚴重,原本的那些圖案已經看不清到底是什麼了,我們懷著忐忑激動的心情打開鐵盒,發現裡面有四個抓絨小口袋,每一個袋子裡,都裝著一把老丁手裡的那種鑰匙。每個鑰匙頭上的字則分別是「魚」「豐」「兆」「年」,加上之前那三把鑰匙,連起來果然是「石魚出水兆豐年」。
我們非常高興,現在鑰匙和鎖都有了,我們只需要把鑰匙帶回給老丁,然後讓他自己決定怎麼處理便是了。於是我們原路返回,在道觀處選擇了另外一條小路去了老丁家,進屋後老丁看到我們帶著剩餘的自己父親埋下的鑰匙回來,非常激動,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激動,他卻一時難以定奪,自己究竟該不該打開那把鎖。看他久久無法決定,我就告訴他,雖然這些東西不是你親自找到的,可以說與你是無緣的,但是既然由於鑰匙被搶而聯絡了我們,繼而把這一系列的線索都找了出來,這說明這東西是跟你有分不開的關係的。而且那是你父親特意留給你的,我覺得你應該認真對待。他思考了片刻,然後點點頭,最後告訴我們,他決定要打開鎖,看看自己父親到底留給了自己怎樣的東西。
於是按照我們的指示,老丁先是把7把鑰匙按照「石魚出水兆豐年」的順序排開,先拿起「石」字鑰匙,像我之前的方法一樣,在鎖孔裡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然後扭開,接著取出那把鑰匙,換了「魚」,如此重複,當「年」字鑰匙進去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非常緊張,因為不知道到底打開鎖以後會發生怎樣的情況。文師傅此刻也用繩子圍住了鎖,因為他沒有忘記所裡面還有個被拼湊靈魂的小鬼,終於擰開了,當鎖銷彈開以後,發現它是個中空的圓柱體,裡面捲著一張細細的小紙。文師傅替老丁把那張紙給倒了出來,然後鎖上了鎖以後,才把紅繩撤去。他把那張紙交給老丁,老丁又開始有些猶豫,也許是真相就要在眼前了,他緊張吧。他展開那張紙,上面卻還是寫著一首詩:
「某某某某某,河山自在胸。大賢留歸物,藏書文峰中。」
這裡的某某某,指的都是方位。
新的難題又來了,丁老前輩也算是夠會折騰人的,當老丁看到這首詩以後,他說他還記得在父親生前有一次離家大概2天,回來之後他問他父親去了哪裡,他說去文峰塔了,會不會是那個文峰?文師傅突然說,對了,我想起來了,文峰塔就是我們常常喊的那個「白塔」,在長江烏江交匯處的那右側山頂上!我問他是不是我們每次下山坐船的時候看到的遠遠山上那個要倒要倒的塔?他說是的,而且這次丁老前輩把方位都標注了出來,不管文峰塔裡有沒有最終答案,但是至少那裡是最後一個要去的地方了。老丁的傷勢實際上也好的差不多了,他決定第二天跟著我們一起去文峰塔。所以當晚我沒有絲毫客氣的消滅了他的那塊老臘肉。
去文峰塔的路,非常不好走,路上文師傅告訴我,那座塔是修建於清代,原本好好一座古建築,卻不知道是為什麼沒有受到有關部門的保護,以至於現在都變成了危房了。我說會不會是因為地方太偏僻沒有多少人去那裡,所以沒有了人為的破壞,於是相對也算是一種保護了。文師傅沒有說話。到了塔下,雜草叢生,那座塔看上去快要倒掉的樣子,我真擔心我們上去以後就會隨著它一起跟這個世界說拜拜。
塔下的青石板上,到處都是一粒一粒像巧克力豆一樣的東西,我看這周圍並沒有什麼樹木,那這些豆豆是從哪裡來的,於是我彎腰撿起幾顆,拿在手裡,捏上去還水潤潤的,軟乎乎的,像小時候玩過的橡皮泥。文師傅看我一直把那些小豆豆捏在手裡,突然不懷好意的一笑,問我,好玩嗎?我點頭說是,他又說,喜歡玩嗎?我點頭說是。然後他在我最興奮的時候,告訴了我一個我無法接受的事實,他說,那是兔子和羊的屎。
晴天霹靂後,我強忍住淚水在附近的草上擦了手上的屎,還有些在指甲縫裡,無法剷除。那兒是山頂,附近沒有水源,於是我催促著他們快點找東西,我要下山洗手去。文師傅按照之前丁老前輩詩裡面留下的幾個方位,跟著我們一起爬到文峰塔的某層,接著在其方位指使的某一塊六邊形的青石地磚處停下了腳步。那塊磚明顯是被人翹起來過,因為接縫處的灰塵比其他的接縫處少了很多。我們伸手摳起拿塊磚,磚底下壓著一個黃色絲綢包起來的包包,我們把它取出來交給老丁,然後還在磚的背面,看到丁老前輩刻下的一段話。
那段話挺長,大概的意思就是早年間他無意當中在點易洞附近找到一個神龕,神侃的佛像底座下,發現了一張古老的生羊皮,羊皮上寫的內容全是程頤當年悟經的心得和一些對後世的見解,但是在落款的地方,寫下羊皮書的作者,竟然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朱熹老先生,因為朱熹也曾經到過北山坪,他和程頤一個死了另一個還沒出生,但是朱熹十分欽佩程頤,也就來尋他的跡,後來在自己的參悟途中,融合了大量程頤對易經的見解,兩人就成了著名的「程朱理學」。那份羊皮書上記載著程頤當初預言千年後的事情,這也是易經之所以神秘的地方,推算,有根據有邏輯,卻永遠無法證明。丁老前輩早年被人迫害,於是不敢再過於高調,就把根據程頤朱熹的易學知識自己加以研習,寫了一本《丁氏易理》,一併埋藏於此。老丁打開那個黃絲綢包,一本藍皮的線狀手寫書,上面寫這《丁氏易理》,還有一張折得整整齊齊的羊皮書。我和文師傅接過羊皮書仔細查看,我倒是看得有些恍恍惚惚的,但是文師傅卻非常驚訝,驚訝到他激動的有些顫抖。他告訴我們說程頤當年參悟的時候,走了些偏路,在他寫的東西裡,他曾預言千年後的涪州,將會「巨魚翻江河,碩鼠破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