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傅練慈,就是二十年前的杜秋娘。而那個專寵傅練慈的人,不出意外的話,就應該是當今聖上的父親——先皇順宗皇帝。
從永貞元年至今,關於皇帝與先皇這對父子之間的恩怨,一直有各種傳聞喧囂塵上。皇帝對此極為不悅,但始終無法平息人們的議論。裴玄靜是不相信流言蜚語的人,尤其涉及宮帷秘事,她向來認為除非當事者,其他人的觀點都只能是揣測和臆想。但是,她畢竟在《蘭亭序》一案上,曾與皇帝面對面談及先皇,當時皇帝那陰鬱又憤懣的神情令她記憶猶新,她還從未見過有人對自己的父親,懷著如此深刻的敵意。
今天所揭示的秘密,又使裴玄靜窺探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皇帝在悄悄地模仿先皇。也許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又或者,他把這種行為視為對父親的冒犯,乃至鄙夷。但無論如何,他的所作所為都不是「父行子效」這四個字可以概括的。
裴玄靜又想到,假如傅練慈受寵於先皇,那麼她所謂的未盡之心願,一定與先皇有關。當今聖上花了整整十年追殺她,也就不奇怪了。
傅練慈還活著嗎?她的心願終於了結了嗎?
等等——裴玄靜突然醒悟過來:傅練慈只是他們在真武宮遇到的意外事件,雖說因此找到了薛濤,但他們原先的目的卻與這個神秘女子無關。
她忙說:「薛煉師,微之先生讓我們來找您,是為了尋找一個叫王質夫的人。您知道他嗎?」
薛濤從容回答:「崔郎已經對我提起過了。不過,關於王質夫此人,我一無所知。玉龍子嘛,我確實聽過這麼一件寶物。但自安史之亂後,便不知所蹤了。玄宗皇帝把它藏在何處,肅宗皇帝有沒有得到它,我都不瞭解。所以,也幫不上你們的忙。」
裴玄靜和崔淼面面相覷,所以薛濤躲入深山溶洞,全因受到傅練慈的牽連,而與王質夫或者玉龍子都沒有絲毫關係。
冒著生命危險尋到薛濤,難道只能聽到一樁二十年前的宮帷艷史?
8
裴玄靜不甘心地環顧四周,視線落到了那尊女神像上。
「楊貴妃!」
「楊貴妃?」薛濤問。
裴玄靜說:「薛煉師,您在靜室的牆上提著一首詩,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系羅衣。所詠的應是楊玉環命喪馬嵬坡吧?您為什麼要題寫這樣一首詩呢?還有這尊女神像,其美麗雍容之態世所罕見,又似乎不能與道教中的任何一位女神仙相匹,我斗膽猜測,她是不是楊貴妃的塑像呢?」
薛濤笑了:「裴煉師莫急。我方才說了,關於王質夫和玉龍子,我幫不了你們。但是關於《長恨歌》,還有楊玉環,我確實有話可說,但我還有個問題。」
「薛煉師請問。」
「我為什麼要告訴你們呢?」
裴玄靜遲疑了一下,說:「我們沒有理由要求薛煉師,更不會強迫您。如果您不說,我們就只能空手而歸了。」
「空手而歸?」薛濤的笑容明惠而空靈,完全不像年近五十的女子。頓了頓,她說:「我不會讓你們空手而歸的。畢竟,這段往事是對男女之愛的絕佳詮釋,要說,也只能說給你們這樣的人聽。」
我們這樣的人?裴玄靜不由自主地朝崔淼瞥了一眼,發現他也正在朝自己看,連忙調轉目光,心頭突突亂跳。經歷了幽人谷的生死與共之後,她反而比從前更不好意思面對他了。
他們的微妙神情沒能逃過薛濤的眼睛。就在這一瞬間,她的心底起了微瀾。那些名字列隊似的從她的眼前掠過:韋皋、元稹、武元衡……他們都是多麼難得的優秀男人,或風流瀟灑,或睿智雄健,他們都曾進入過她的生命,又紛紛離去。他們像賞花似的品鑒她的才華與美貌,為她寫詩,卻並不打算為她駐足。
這些男人把逢場作戲美化成風流,又把始亂終棄標榜為德行,甚至謂之吸取教訓。安史之亂令大唐帝國一蹶不振,生靈塗炭的場面使男人們嚇破了膽。將所有的錯誤歸咎於女人,正是他們一貫採用的辦法。
薛濤很欣慰地看到,至少面前的這對男女,仍然敢於將生命交託給對方。
她緩聲吟道:「嘻!女德,無極者也;死生,大別者。故聖人節其欲,制其情,防人之亂者也。生感其志,死溺其情,又如之何?」
「這不是《長恨歌傳》裡的話嗎?」裴玄靜道。
「正是。其實《長恨歌》中的謬誤,除了裴煉師方纔所提到的,另外還有幾處。」
「還有?」
薛濤點頭:「並且,都是關於楊貴妃的。」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薛濤說,「這兩句詩描述的是玄宗皇帝自蜀地返回京城,途經馬嵬坡時,想把當初草草落葬的楊貴妃的屍體收殮回去,但卻發現玉顏不見,死處成空了。這表示什麼?」
「要麼楊貴妃並未葬於馬嵬驛,要麼就是像我們剛剛談及的傅氏女——」裴玄靜住了口,她的想像太過大膽,幾乎把自己給嚇到了。
她遲疑地說:「六軍不發,強逼玄宗皇帝處死楊貴妃。在那種情況下,如果玄宗皇帝一定不捨貴妃,就只能讓她詐死。據說,當時是高力士用白綾將貴妃縊死的。以高力士對玄宗皇帝的忠心,未必不會幫助皇帝這麼做。」
崔淼道:「好吧,就當楊貴妃沒死,那麼馬嵬驛之後她又去了哪裡?」
薛濤笑而不答。裴玄靜順著她的視線望向女神像,驚得幾乎跳起來。太難以置信了!
「難道、難道她來了蜀地,青城山?」
崔淼卻道:「對啊!楊貴妃獨自脫逃,終究要與玄宗皇帝會合。玄宗皇帝大隊人馬走得慢,楊貴妃卻輕身匿跡,提前入川躲進青城山,在此等待玄宗皇帝,確實是個好辦法。」
「難怪玄宗皇帝到達益州後,還特意上過一次青城山!」賈桂娘曾經提到跟隨玄宗皇帝游青城山,而裴玄靜正是受此啟發,才編造出賈桂娘在青城山上遇到仙人的故事。難道自己陰差陽錯,竟然揭示出了一件最隱秘的往事?
裴玄靜突然大聲說:「楊貴妃肯定沒有死!」
「你想到了什麼?」崔淼忙問。
裴玄靜想到了賈桂娘對自己說過的話,賈桂娘曾提到過楊國忠和虢國夫人的死,唯獨沒有提到楊貴妃。
那時她是楊玉環的貼身宮女,帝妃逃難都帶著她,可見她深得貴妃的信任。而當她和裴玄靜說起那段話時,正處於激憤之中,口不擇言地表述自己的忠心。所以,她講了真話——賈桂娘不曾親眼目睹楊貴妃的死,她甚至不記得還有這麼一回事了。
這也證明了,楊貴妃肯定沒有死在馬嵬驛。
裴玄靜說:「我記得韓湘說過,當玄宗皇帝終於抵達蜀地,青城山真人羅公遠親自到劍閣迎候,並一路將玄宗皇帝送到益州,才飄然離去。也許正是羅真人給玄宗皇帝送去了貴妃平安的消息,並且把她的藏身之處告訴了皇帝?楊貴妃曾經入道,詐死後又藏身於道教聖山,所以一路保護她從馬嵬驛到青城山的,會不會也是道教中人呢?」
答案不言而喻。
裴玄靜更想通了,為什麼在馬嵬驛分手時,玄宗皇帝拒絕將玉龍子傳給太子李亨。除了對太子逼宮的憤恨之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而隱秘的理由:他要把玉龍子交給他的玉環。
在帝國分崩離析的時刻,君臣、父子、夫妻亦能相殘,七十歲的天子四顧茫然,發現身邊再無可信賴之人,只能將心愛的女人托付給方外的力量。
所有人都在同聲譴責那個女人,只有老皇帝心裡明白,她沒有罪,更不應該為帝國殉葬。於是他作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即使保不住皇位,也要保住她的性命。
彼時彼刻,他只慶幸一件事。當初佛道相爭得最厲害的時候,曾經為青城山的歸屬鬧到了天子駕前,而他攬著貴妃的香肩,笑著說:「觀還道家,寺依山外。」
這不經意中施下的恩典,到了該索取回報的時候了。玉龍子,就是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