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晚禱》
陳學雷
國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團組首席科學家
星際旅行和人工智能是科幻小說最常見的題材,那麼人工智能乘坐飛船進行星際旅行呢?
恆星之間的距離是如此遙遠,如何才能穿越這片廣袤的空間?這是硬科幻作家面臨的一個難題。為了把星際旅行故事縮短到便於人類想像的時間範圍,有些科幻作品用目前還不知道如何才能實現的技術(如《星際迷航》的「捲曲空間驅動」),有的用天賜的意外機遇(如《星際穿越》裡的「蟲洞」),或者乾脆是原理不明的技術(如《星球大戰》裡的超光速引擎)完成這種跨越。如果要用已知的原理,比如核動力火箭,即便完全不考慮現實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飛往太陽系外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也需要幾千到幾萬年的時間(「突破攝星」計劃設想把微航天器加速到光速的五分之一,使這一時間縮短到幾十年,但不能載人),這遠遠超過了人的壽命。人們想像著利用類似冬眠的原理把人冷凍起來,到達目的地後再解凍;或者,飛船上裝上足夠多的人群,讓他們生殖、繁衍,經過很多代人後才最終抵達。這些都是我們在科幻小說中經常看到的故事場景,甚至火箭技術先驅羅伯特·戈達德和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也都設想過未來的人類以這種方式實現星際旅行。
人工智能技術產生後,出現了另一種可能性,即由人工智能進行星際旅行。其實就現實而言,在沒有人類維護的情況下,做出超過人類壽命的機器,技術上並非易事。目前壽命最長的航天器是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2號航天器,它們並沒有智能,只能根據地面發出的指令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即便如此,這兩個航天器迄今還「活著」,就已被視為技術上的奇跡。不過,人們還是想像能夠造出比人壽命更長的機器,能夠承受歲月的磨損,即如《晚禱》這篇科幻小說中的執行一次十萬年星際旅程的人工智能。
早期,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看法是,它們機械、固執、沒有情感,完全根據硬邦邦的邏輯規則行動。對於這樣一種異類,人們在心理上是排斥和恐懼的。因此,在科幻作品中,它們通常扮演反面的角色,典型的代表如《2001:太空漫遊》中的哈爾9000。不過近年來,一些人工智能並不是那麼機械、死板了。在一直被視為頂級智力遊戲的圍棋中,它們徹底擊敗了人類,但並不是像原來人們以為的那樣靠超強的記憶、錙銖必較的精確計算,反而是靠和人類一流圍棋手類似的一種直覺或者說是「棋感」,甚至比人類棋手更有想像力和創新性。也許我們一直誤解了人工智能?也許最終成功的人工智能也會具有直覺甚至感情?甚至人類也許會最終依靠人工智能來擺脫肉體的束縛而實現永生?這已是很多科幻作品的主題。
《晚禱》這篇所想像的是,在漫長而無聊的星際旅途中的某一天,飛船上的人工智能漫無目的地思考著存在的意義。這是個饒有興趣的問題,但也許稍稍令人失望。儘管文筆優美,但這更像是一個熟知希臘神話、壽命超長而被困在漫長旅途中無法脫身的人的晚禱。歸根結底,就像我們很難預先想到AlphaGo那些圍棋怪招一樣,真正的超級人工智能的哲學思索大概也會遠遠超出我們人類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