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新浪潮中的塞繆爾·德拉尼

解讀《塞繆爾·德拉尼小傳》

邱苑婷

《南方人物週刊》資深記者

塞繆爾·德拉尼登上美國科幻文壇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對熟悉科幻文學史的讀者來說,這是一個饒有意味的時代——以反叛、先鋒為特徵,科幻文學此時進入了新浪潮運動。

大眾最熟知的新浪潮科幻代表作家,或許當屬寫作了《神經漫遊者》和《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的菲利普·迪克。新浪潮強調科幻作品的文學性、心理性,它充滿著文學形式上的開拓野心,無論是從敘事、語言上的先鋒嘗試而言,還是從力圖呈現科幻作品中人物心理的複雜性而言,都表現出向主流現代文學靠近的審美傾向。相較之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作品,如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基地》三部曲、太空歌劇類的作品等,則被新浪潮擁躉者視為「坎貝爾傳統」「老守衛」「點子文學」。科幻作家逐漸不滿於自三四十年代起逐漸僵化的、掌控在約翰·坎貝爾話語權威下的科幻小說寫作範式。

而塞繆爾·德拉尼正是日後公認的科幻新浪潮主力之一。《塞繆爾·德拉尼小傳》中寫到菲利普·迪克的創作受到德拉尼的影響,而德拉尼喜愛的科幻寫作者名單裡,如羅傑·澤拉茲尼、厄休拉·勒古恩等,也幾乎都是新浪潮主將。正如小傳中所寫,約翰·坎貝爾當然是「在科幻圈子裡德拉尼與之鬥爭的」人,但原因或許不盡然出於坎貝爾對創作者的膚色與種族歧視,更在於新舊兩派對科幻美學的理解差異。坎貝爾和他的科幻雜誌《驚奇故事》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科幻界已是強權一般的存在,許多作家甚至不得不修改作品以迎合他們的觀念——文風奇詭的作家被坎貝爾等「守舊派」拒之門外也不令人意外,更何況被拒絕的人中不只有德拉尼,也有曾影響過德拉尼創作的西奧多·斯特金等許多人。

七十年代後期,德拉尼逐漸停筆,投身學術界。作為科幻批評學者的德拉尼,依然在進一步豐富新浪潮觀念的闡釋路徑。他以其顛覆性的視角、新穎激進的觀點著稱,從科幻話語特殊的「生成–解讀」方式入手,提出「科幻非文學」,並重新審視建構科幻文學史。1968年,德拉尼在現代語言學學會上發言,次年,其講稿以「約5750字」(About 5750 Words)為題發表於期刊《科幻評論》(Science Fiction Review)上,強調「形式即內容」,初步闡明科幻文學特殊的語言「生成–解讀」形式即是它區別於一般文學的根本所在。1978年,德拉尼針對托馬斯·迪什(Thomas M. Disch)僅16頁的短篇科幻小說《昂古萊姆》(Angouleme),逐字逐句地分析了科幻語言的運作方式,出版了一本長達250餘頁的批評專著《美國海岸》(The American Shore)。它幾乎可以稱得上科幻批評奇書,至今仍是獨樹一幟,在科幻批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異性。

德拉尼過於激進的觀點雖然引起了諸多爭議和質疑,但正如學者馬修·采尼(Matthew Cheney)所說,這也讓德拉尼及其觀點成了科幻批評史上無法繞開的一筆。如平地起雷一般,德拉尼強硬的獨特發聲,直接影響改變了1977年以後科幻的批評生態格局——任何不事先聲明其立場的科幻批評分析,都將被視為是不夠嚴謹準確且無關緊要的。

看起來,德拉尼不過是換了一個戰鬥的陣地。

《十二個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