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勢思維與天地同力的思維方式

與宏大的趨勢相比,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借助趨勢的力量才能在人生中乘風破浪。如何識別趨勢並站在趨勢之上,是每個想要成就自己的人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

第一節 時來天地皆同力

借助趨勢,還是被趨勢吞沒

古代詩人羅隱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小米創始人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

荀子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偉大的人需要借助外物的力量,而最強有力的,莫過於趨勢的力量。在時代的巨輪面前,抵抗者往往淪為塵埃;在趨勢的浪潮之上,平凡者也能一步登天。

如果你翻閱中國的富豪排名,會發現非常顯著的時代特徵。20年前,中國的富豪大部分都是搞能源礦產的,煤礦、鐵礦等;10年前,中國的富豪大部分是經營房地產的;現在,中國的富豪大部分是做互聯網的。我們還可以預測,未來幾十年,中國的富豪可能都是發展人工智能的。

對於中國目前的頂級互聯網企業,你去看一看他們的成立時間,也能發現很明顯的時代特徵。網易是1997年成立的;騰訊、京東、新浪是1998年成立的;阿里巴巴、攜程是1999年;百度、搜狐是2000年。這麼多偉大的互聯網企業,就密集扎堆在了這短短兩三年時間。而在2010-2012年這個區間內,又密集扎堆了小米、美團、今日頭條、滴滴等頂級企業。

為什麼頂級企業不是均勻分散在各個年份,而要在特殊的時間區域內扎堆?因為這個區域恰好是某個大趨勢的起點。1997-2000年左右,是中國互聯網的起點;2010-2012年左右,則是移動互聯網的起點。在宏大的趨勢之中,才有偉大的大企業。

對於已經站上風口浪尖的人物和企業,我們容易放大他們的個體能力而忽視他們雙腳站立其上的趨勢。時至今日,阿里巴巴已經是中國的頂級企業,進入阿里巴巴的也都是頂級人才。但十幾二十年前阿里巴巴剛成立的時候,國內的頂級計算機人才根本不屑於進入這樣的小公司,都去了微軟、谷歌等當時的巨頭公司,阿里巴巴只能糾集一幫無法進入頂級公司的次級人才創業。可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依然一步步走上了浪尖。這難道是由於最初那些無法進入大公司的創始團隊恰好特別偉大?顯然,真正偉大的力量是時代的趨勢。

企業如此,個人也是一樣。

1984年左右,一個北京人看到中國的落後與國外的繁榮,以30萬人民幣賣掉了一套四合院,湊得30萬元出國去歐洲辛苦打拼事業。30年後,這個北京人積累了大約100萬歐元(大約780萬人民幣)的「巨額財產」,回國一看,當年的四合院已經售價1個億了。這個特定的個案未必是真實的,但類似的真實案例你肯定聽過很多。

20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人開始流行去美國讀書發展。那時出國不容易,去美國尤其難,只有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的頂級優秀人才才能出得去。那些不太優秀、沒資格去美國的人只好留在北京、上海本地發展,閒著沒事幹只能買房子玩兒了,反正當年的房子很便宜,於是一套兩套三四套……你也知道北京、上海的房價現在怎麼樣了。其他不談,僅以個人資產的角度來看,似乎命運與某些聰明人開了個巨大的玩笑。這並不是勸你去投資房地產,只是說明趨勢的力量。

一位早年清華畢業的優秀人才進入一家鋼鐵廠,從中低層職位幹起,吃苦耐勞,一步步走向中高層管理崗,經過20年的磨煉最終成為鋼鐵廠的一把手。上萬人被他管理得有條不紊,幾十個部門和十幾條生產線也都層次分明,其個人素質、能力和努力程度都算是人中龍鳳。然而,現在這個鋼鐵廠每年都處在虧損的邊緣,他作為虧損企業的最高領導人,一年也不過三五十萬收入。

一名浙江的高中輟學者無所事事混跡社會,為了混口飯吃把當地服裝企業的尾貨拿到網上去賣,結果不足10年就搞出了一個幾千萬營業額的淘寶店,年淨利潤接近1000萬。無論是努力程度、智力水平、社會影響力還是人脈資源,他都與幾十年前的老清華畢業生相差甚遠,但是他卻過得更加滋潤。

趨勢的一個妙處在於,每個人都在某個趨勢中,每個人的命運都隨著趨勢上下起伏、翩翩起舞,想逃也逃不掉,想避也避不開。就像大海中的魚蝦,難免被海浪席捲,被洋流推動。魚必須學會如何與潮流打交道,這不是它可從容選擇的昇華修養,而是必修的生死存亡之道。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趨勢的力量面前,個人太過渺小。誇張一點說,順趨勢者生,逆趨勢者死;識趨勢者智,不識趨勢者愚。所以我們常常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如果你選擇了一條趨勢所向的道路,你成就自己與事業的概率就會提高很多。

如果你準備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發展得更加順利,就像是天地與你同力、冥冥中宛如神助那樣,那麼你應該努力學習一下這種思維方式——大勢思維。

第二節 抓住趨勢的本質

趨勢不是瞎猜,是掌握規律

既然順應趨勢、與趨勢共舞這麼重要,那麼怎樣才能發現趨勢呢?要想發現趨勢,我們首先要明確知道什麼是趨勢。

趨勢的本質

字面的解釋是,趨勢就是事物發展的動向。不過這個解釋容易給人一個誤解,好像發現趨勢就是預測未來。

那麼如何預測未來呢?那就很麻煩了,有點玄學的意思。在股市裡面經常有很多預測大師,一會兒說這個股票明天要漲停,一會兒說大盤未來幾個月要連續上漲。那些聽信了大師預測的人會哭著告訴你,這樣的預測多麼不靠譜。

然而有些對未來的預測看起來又是很準確的。比如2000年初就有人預測,未來是互聯網的世界,傳統社會的一切都會被互聯網顛覆,這個預測今天已經實現了,它是正確的。今天我們也能夠預測,未來的世界一定是人工智能的世界,這個預測也基本上是不會錯的。

那麼發現趨勢是否等於預測未來?為什麼有些預測是可行的,有些預測就是瞎扯?那些瞎扯的預測和合理的發現趨勢有什麼區別呢?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瞭解趨勢的本質,而看到事物在往某個方向發展只是現象。在這裡我先給出對於趨勢的本質性定義:

趨勢,是因為某種內在規律而導致的未來的大概率或者必然走向。

在上面的定義中有一個核心關鍵詞:內在規律。這個詞是趨勢的核心,也是讓趨勢區別於一般預測的關鍵點。預測也許是瞎猜的,只有那些基於某些深刻規律的未來走向預測才能稱為趨勢。

根據這個定律,你可以把趨勢和另外一個相近的概念進行區分——風口。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自此以後,風口這個概念就火起來了。所謂風口,就是指非常火熱,有很多人爭搶的東西。風口看上去很像是某種趨勢,而且還往往很強烈,但風口和趨勢是有區別的。可以說,趨勢必然會造出風口,但風口未必是趨勢。

其區別在哪裡呢?就是背後有沒有什麼內在規律。有些風口的形成背後是沒有什麼強烈規律的,只不過是部分人的一時興起和盲目跟風。餐飲行業曾經出現過兩個風口,第一個是在線訂餐,即網上叫外賣;第二個是生態餐廳。什麼叫生態餐廳呢?就是說,餐廳不要在都市裡搞得方方正正的很現代化,要在自然風景很好的地方做,或者要製造出秀麗的風景,顯得樓閣亭台、流水假山的,很有情調,甚至還能親手種一些菜,體驗一下澆水、採摘的感覺。

第一個風口,大家都知道最後做成了,出現了美團、餓了麼等巨頭企業,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趨勢。但是第二個風口很多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因為它失敗了,而且失敗得很徹底。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呢?很簡單,因為第一個風口背後是有邏輯、有規律的,那就是為顧客提供便利。偷懶的人可以不出門吃飯,手機上點幾下就能避免吃飯路上花費的十幾二十分鐘時間,碰到下雨下雪或者高溫就更划算了,畢竟待在家裡總比出去淋雨好。但生態餐廳這個風口背後有什麼規律嗎?你很難找到。我們吃飯要求的是更乾淨衛生、味道更好、價格更實惠,這些最本質的東西生態餐廳都沒有涉及。至於就餐環境,一般餐廳現代化設計也很好啊,何必非要流水假山呢?所以,這種缺乏規律支撐的風口很快就消散了,再也不被人記起——當然,追風口投資虧損幾十幾百萬的人可能會記得一輩子。

案例:大國運趨勢下的電影行業新動態

趨勢,一定要有規律和邏輯支撐,否則就不叫趨勢。比如時裝潮流不是趨勢,因為時裝的流行很難找到穩定的規律與邏輯。某個歌星穿了件特別的裙子,於是這個款式的裙子一下就火了;第二天這個歌星爆出一個醜聞,於是這個款式的裙子一下子又熄火了——這都是偶然事件。今天出來一個當紅小鮮肉,明天會出來一個俏皮美少女,這也不是趨勢。

但這並不是說娛樂行業就沒有趨勢了,當然也有,只要有規律就行。比如電影是娛樂行業的典型,判斷一部電影會不會火、電影投資人要不要投資就有一定規律可循。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2》創造了中國目前的歷史最高票房,但是在拍攝之前,很多投資人並不能預知這一結果。吳京這個人雖然很能幹,但畢竟之前沒有特別好的票房業績表現,所以很多投資人猶猶豫豫,不知道這個電影能不能火,有的最終沒有投資。等到票房出來以後(超過50億元),這些人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實際上,《戰狼2》的成功並不難預測,因為背後的規律很深刻,也不難看出來。隨著這幾年中國實力不斷增強,歐洲和日本諸國的實力不斷衰退,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格局必然是中美爭雄,甚至很多人預測中國將會成為世界第一。從落後挨打100年,到逐步登頂世界最強國,中國人在經歷劇烈的民族自信心復甦,這種自豪感溢於言表,在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熱烈地體現出來了。所以《戰狼2》這部凸顯中國實力、宣揚愛國情懷的電影,非常契合整個社會的情緒趨勢,很容易大熱。

那麼,如果幾年後吳京再按照類似的套路拍攝《戰狼3》效果會怎麼樣呢?市場不斷變化,曾經管用的套路以後還會繼續管用嗎?

我的判斷是,還會繼續有效。只要影片本身質量好,雖然未必能稱霸票房榜,但也不會差。為什麼能做這樣肯定的判斷?因為剛才說的趨勢還在。中國逐步登頂世界的趨勢還在進行中,持續的時間會很長,會有至少幾十年的進程。在此過程中,政府希望能夠有宣揚國家實力的電影,因為民眾批評國家、富人向海外轉移資產、學術精英移民國外等事情讓政府很心煩;民眾也希望看到讚美國家實力的作品,因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還在不斷膨脹當中,還需要情緒宣洩。兩股強大的力量共同決定了,這種主旋律電影依然會很有市場——直到類似作品氾濫,民眾的情緒轉變。(就在本書出版編輯的過程當中,上述判斷已經被驗證了。另一部反映國家實力與民族自信心的電影《紅海行動》票房超過35億,成為僅次於《戰狼2》的中國歷史第二高票房紀錄)

第三節 能夠創造趨勢的強大規律

這些規律,能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現在我們已經明確了,趨勢不是看起來很火很熱鬧的風潮,而是有某個強大規律支撐的趨向。但是顯而易見,並非每個規律都能塑造趨勢,只有一部分才行。那麼是哪一部分呢?一個基本的判斷準則是:

越是強大、深刻的規律,就越能造就宏大的、確定性的趨勢。

由此,如何發現趨勢就變成了兩個問題:

1.有哪些常見的強大深刻的規律?

2.如何發現那些強大深刻的規律?

這兩個問題都不好回答,假如能夠完美回答這兩個問題,那恐怕就成為人類史上數一數二的偉大人物了。受限於自己的學識與經驗,我只能在這裡初步提出一些我觀察到的、能夠創造趨勢的宏大規律給大家參考。

馬太效應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新約·馬太福音》

富裕者容易賺到更多的錢,貧窮的人則傾向於一直貧窮下去;有一定名氣的人很可能會更加出名,默默無名的人則容易一直沉默。《道德經》中也提到:「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總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強大的馬太效應

有些時候,在同一個事物身上會出現不同規律的衝突,就像有兩個人從不同方向推一個物體。這個時候,知道有兩個人在推箱子沒有太大意義,你得知道哪一個人的力量更大才行。當兩個相互衝突的規律在推動同一個事物的時候,你需要知道哪一個規律更強大。

馬太效應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往往比其他規律更加強大。當它和其他規律起衝突的時候,往往能夠覆蓋、推翻其他規律。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幾年之前有些「大師」預言,中國未來的城市發展會向大城市凋落、小城鎮發展的方向進行。為什麼呢?他們給出了幾個看起來非常有道理的理由。

第一,大城市有嚴重的大城市病,空氣污濁、自然風光差、交通擁擠、房價昂貴、競爭激烈等,並由此導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疾病,這導致很多人都討厭在大城市生活;

第二,隨著淘寶等網站和配套物流的發展,小城市也可以買到多種多樣的商品了,絲毫不亞於大城市;

第三,隨著高鐵和航空的發展,小城市也不用擔心出行不便了,大城市的遠程交通優勢逐步喪失;

第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小城市也能夠快速獲得大量信息了,與大城市相比完全沒有劣勢;

第五,由於交友是網絡化、社區化的,日常溝通用網絡進行即可,每年進行定期定點聚會,所以交友也不必局限於身邊的人,小城市與大城市沒有區別。

……

基於以上種種理由,他們推斷,大城市的人口會越來越少,房價也會隨之暴跌,而很多環境優美的小城鎮則會逐步繁榮起來。

這些理由看起來都很有道理啊,每一條似乎都非常正確。尤其當這些理由出自某些「大師」之口的時候,人們就更加容易相信了,於是有些人紛紛賣掉北京、深圳等地的房子,搬去小城市發展了。這些事情大概發生在2013年左右。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從2014年到2016年,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房價不但沒有跌,反而又暴漲了一倍!大城市的房產持有者經歷了一輪罕見的資產暴增,湧現出大批的千萬富翁、億萬富翁。那些聽信大師的預測早早賣掉一線城市核心房產的人,也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滋味兒。大約只能安慰自己:「大師說了,要心平氣和,不要貪婪……」

不僅房價短期暴漲,而且可以肯定地說,「大師」們對於大城市人口流向的預測,從長期來看也是完全錯誤的。一二線城市將會保持持續的人口湧入(除非政策限制),甚至發展成大型、超大型城市群,比如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武漢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總之,農村和小城鎮大概率會持續凋零,而核心城市總體上則會越來越繁榮。

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師們說的那些理由不是看起來很有道理嗎?

是的,每一條理由都是正確的。淘寶確實讓小城市購物更方便,互聯網也確實讓小城市的人可以接觸前沿信息。但是所有這些理由的力量加起來,都比不上一個規律的力量更強大——馬太效應。

所以我在寫馬太效應的時候,我希望做的不是告訴讀者存在一個叫馬太效應的東西,而是要強調,它的力量非常強大,它能夠覆蓋很多其他的規律。世界上有太多的規律,你不要以為馬太效應是其中普通的一個,它是規律中的規律,強者中的強者。

馬太效應的強大,不僅表現在它的力度大,還表現在它的覆蓋範圍很廣。除了城市發展外,在社會的很多領域也是如此,如知識積累、財富增長、職業發展等。根據馬太效應,我們能夠部分地判斷未來,並以此指導當下的選擇。

馬太效應與知識積累

根據馬太效應,已經擁有更多知識的人,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擁有更多的知識。即,與知識欠佳的人相比,知識豐富者的知識優勢會持續擴大——不是減小,也不是保持不變,而是擴大。

這個推論顯然與我們的事實相符合。在一個高中班級裡,成績好的那部分掌握的知識比成績較差者多——但差距也不是很大。不過,成績較好者會繼續上大學;而成績較差的人可能就直接輟學打工了——於是後面的人生中兩者的知識差距不斷加大。

另外,馬太效應也得到了來自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理論支持。新知識的學習與頭腦中已經儲存的舊知識有關,已經儲存的知識越多,學習新知識就越容易,新知識的儲存比率也就越高。所以,原有知識越豐富的人,由於更高的學習效率,即便是學習同樣的內容也會比知識匱乏者學得更快,從而擴大知識優勢。更不用說知識帶來了成就感,提高了學習動力,學習動力又影響了你未來是否願意繼續學習。

那麼,知識積累領域馬太效應有什麼應用呢?

首先它會影響我們個人的學習決策。當別人在聚會狂歡、看電影玩遊戲的時候,你是否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提升自己呢?一方面是成長的願望,一方面是放縱的本能,你的內心一定會忍不住做個對比決策:如果我犧牲娛樂來學習,會有多少收穫呢?今天不去聚會,省下時間看書,能學到多少東西呢?

不幸的是,最開始的時候知識增長速度通常是很慢的。如果不明白知識的馬太效應,你會忍不住想:就算認真學習也學不到多少東西,這個收益太小,不足以抵銷我的付出。於是你會傾向於放棄學習,享受狂歡。

但如果明白了馬太效應,你的收益-付出就有變化了。

圖7-1

知識累積隨著時間增長不是線性的,而是不斷加速提高的。儘管近期的累積很小,但是遠期的累積非常大。所以,在知識馬太效應的視角下,你的努力是值得的,這樣的收益-付出比例是划算的。

另外,知識的馬太效應也會改變我們對於教育的一些看法。

我相信本書的部分讀者已經是有孩子的人了,而另外一部分很大概率也會在未來某個時刻養育一個孩子,所以,談一談馬太效應在教育決策上的應用是有意義的。之前談論過教育系統——學校、班級與老師——對學生造成的馬太效應,這裡再來從學生個體大腦認知的角度看看。

曾經有一句風靡整個中國、影響幾億人的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顯然,這個口號的推動者是無數的教育培訓機構。它對家長的影響是,讓他們懷揣激動的心情掏錢買單;它對學生的影響是,讓無數學生沒有了假期和休息,埋頭在無窮無盡的課外培訓與教輔資料當中。太過勞累的學生發出抱怨並積累了心理陰影,教育界和社會輿論也在反思、呼籲並形成了新的口號:

《深度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