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的「罪魁禍首」

「斜槓青年」這個概念給一些人帶來了啟發與新的方向,但也讓另一些人感到自卑與焦慮,認為這樣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因為感覺自己不夠優秀。我很能理解這種感受,因為我曾經就是一個極其消極和被動的人,儘管成績優異,卻毫無自信,然而6年前我憑借自己的力量從消極和自卑中走出來,然後一步一步成長為現在的自己。所以,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希望,我打算講一講自己的成長故事——一個從快樂到迷失,從迷失又重新回到快樂的故事。

我出生於一個很普通的家庭。儘管父母都是老師,但他們對我並不嚴厲,也沒有過高的要求和期待。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小孩子就應該快樂自由地成長,小學的成績好不好沒那麼重要,也不會對將來有太多影響,因此只要學習成績不是太差,他們就會不干預我的業餘生活。這樣的成長環境給了我一個無比美好的少年時代:我每天都過得逍遙自在,有大把的時間來玩耍和做各種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畫畫。那個時候,畫畫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它讓我感到無比快樂。

我的成績一般,但我並不在乎,因為我不覺得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不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然而,進入中學後,一切都改變了。我在語言上的天賦使得我的英語成績十分突出,這引起了老師對我的高度關注,這種關注又逐漸轉變成了期待。我突然發現自己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學生一躍成為老師喜歡的優等生,這種從未有過的陌生感讓我十分享受。於是,我內心那顆小小的虛榮心冒了出來,開始不斷滋長。為了使它得到滿足,我不得不開始努力學習,成績便因此一躍千里,我也從此名列前茅。

高中是我噩夢的開始。高中面臨的不僅僅是更加繁重的學業,還有巨大的競爭和升學壓力。為了保持優異的成績,我徹底放棄了藝術上的追求,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我不得不承認,在理科學習上我並沒有在藝術上的天賦和優勢,不管如何努力,我都很難達到理想的成績。

這樣的挫敗感讓我變得脆弱又敏感,也逐漸讓我從一個積極快樂的陽光少年,變成了一個消極憂愁的抑鬱青年。高考前的幾個月,我每天都生活在精神崩潰的邊緣,然而長期的拚搏和努力最後換來的卻是高考的失利。這樣的結果給了我沉重的一擊,徹底奪走了我的自信。

大學生活原本應該充滿青春的歡樂,可不知為何,一種源自內心深處的不自信和消極情緒卻陰魂不散地跟隨著我。我渴望擁有自信,也想重新快樂起來,然而任何努力都無法將我從那個消極的泥潭中解救出來。儘管我後來以優異的成績拿到全額獎學金去美國念MBA,兩年之後,不僅得到了優秀畢業生的身份,以全A的成績通過了註冊金融分析師一級考試,還得到了去美國州政府工作的機會,但我依舊還是無法回到曾經那個樂觀積極的自己。我總是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失敗,因為這種心態的存在,我不敢去主動追求任何機會,永遠只是被動地等待機會來臨。

這樣的故事聽上去可能並不陌生。我猜想每個人都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我們原本都是那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快樂的小天使,認為自己優秀且獨特,直到有一天,我們開始用別人的評判標準來審視自己。

在學校,成績就是一切,成績不好就被視為不如他人;在公司,業績考核決定了我們優秀與否;在社會,收入和職位讓我們認清自己的價值與地位。我們從一個競爭走向另一個競爭,然而所有的競爭都一樣——勝利只屬於少數人。過多的失敗,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與價值,並慢慢接受了「自己不行」或者「自己不夠好」的信念,認為自己永遠無法變得優秀,很難有突出的成就,也不值得擁有夢想。於是我們不再追求,只是被動地對生活做出反應。

然而我的故事並沒有停留在此,卻出乎意料地發生了一次180度的大轉變。

商學院畢業後,我成了美國俄勒岡州政府的一名分析員。這份工作本身對我的意義倒不是很大,但是那段舒適悠閒的工作生活給了我充足的自由支配時間。在意識到自己不需要再為了成績而拚命努力,而是可以放慢腳步開始享受生活之後,我突然有了一種想要探索全新生活的衝動。這種衝動喚醒了我對藝術的渴望,它就像黑暗中劃過的一道亮光,驅散了我內心的陰霾,讓我暫時克服了消極與不自信,並鼓足勇氣重新開始學習繪畫。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上課前那個無比緊張與害怕的自己,不過,當我重新拿起畫筆時,這些情緒瞬間煙消雲散。儘管已有10年沒碰過畫筆,但功底還在。這次體驗讓我回想起了兒時與畫畫為伴的美好時光,也讓我觸摸到了久違的自信與快樂。於是,我開始堅持每週畫畫,人也逐漸變得自信起來。

在繪畫課上,老師推薦了一本書,叫The Artist』s Way(《創意,是一筆靈魂交易》)。這是一本類似藝術心理治療的書,由12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關注一個主題,並有相應的自我練習,讀者需要在12周內根據引導完成所有練習。作者Julia Cameron(茱莉婭·卡梅倫)想通過這種方式幫助讀者探索內心不自信的根源,然後一步一步找回自己的創造力,重啟藝術之路。

這是一本世界級的暢銷書,我在很久之前就聽說過,並且還知道全球很多地方有自發的學習團體,成員定期共同學習和實踐書中的方法。我特別渴望加入這樣的學習團體,然而當我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時,卻失望地發現我居住的城市沒有這樣的學習團體。也許是因為內心的渴望太強烈了,就在那一瞬間,我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沒有,我為什麼不自己去創造呢?我不知道那股自信與勇氣從何而來,然而這種突如而來的思維轉變讓我與過去的自己來了次徹底地告別。

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有了那個想法,我便立即開始行動,最後成功招募了8位成員加入我的學習團體,在我的組織下,大家每週定期見面和學習。這件事情給了我很多自信,從那以後,我決定不再被動地等待機會,而是要主動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緊接著,我開始嘗試更多新鮮的想法:我創立了一個名為The Thinker Group(思考者小組)的組織,每月組織一次主題論壇,邀請嘉賓就該主題和參與者進行探討;除此之外,我還加入了國際演講俱樂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國際演講會),在4個月內成功完成了10場演講;我甚至在離開美國之前,還為自己策劃和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以此來告別美國的生活。

走之前,我給自己寫下了一句話「You have a choice」(你有選擇的自由),目的是提醒自己,人生中無論遇到任何事情,我都要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權利,我可以選擇消極被動,也可以選擇積極主動。這句話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因為它讓我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不需期待別人給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就會主動去創造。也正是因為有這種信念,我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圈子,做了許多既精彩又有趣的事情,並最終成為現在的我。

每每回想起過去的這些經歷,我內心都充滿著感激之情。若不是那次轉變,我的人生很可能就會是另外一番模樣。然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曾經會深陷消極之中無法自拔,也不理解為何自己又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經歷如此徹底的轉變,直到我在積極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讀到了「習得性無助」理論。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研究動物時,用狗做了一項經典實驗。實驗是這樣的:把一隻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因為逃避不了,於是在籠子裡狂奔,驚恐地哀叫。多次實驗後,蜂鳴器再次響起的時候,狗便不再狂奔或者尋找逃避的機會了,只是趴在地上無奈地哀叫。即便在實驗最後,實驗者在電擊前把籠門打開,狗也不選擇逃跑,而是沒等電擊出現,就倒地呻吟和顫抖。

通過這個實驗,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概念,叫作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指,在先前的經歷中,發現自己努力了很久,卻始終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於是便獲得了一種「自己的行為無法改變結果」的感受,並因此變得消極被動,形成了一種對現實無望和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即使置身於可自主的新環境中,也不再選擇嘗試。

實驗中的那隻狗就是因為後天的經歷而形成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太多次電擊與重複的失敗讓它相信,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結果,所以它選擇了不再努力,以至於最後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只是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習得性無助很好地解釋了包括過去的我在內的很多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我們對於自我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在世界給我們的反饋,然而從小到大我們獲得的大部分反饋都是負面和消極的。

小時候,當我們做了錯事的時候,父母會責罵道:「你為什麼那麼調皮!」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老師會鄙視地說:「你怎麼那麼笨!」即便成人了,開始工作之後,我們也一直生活在與他人的對比之中。總之,所有的信息都在告訴我們「你不夠好」。久而久之,它便成了我們根深蒂固的信念。每當我們想嘗試的時候,這種信念便會跳出來阻止我們。

這種心理狀態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因為一個人越被動消極,他獲得成就的可能性越低,這又會進一步強化了他的「我不行」的信念。事實上,心理學的相關研究已經證明了消極的心態會抑制我們的潛能,讓人的視野變得狹隘,看不到機會與可能性,因此就會變得被動甚至無助。相反,積極快樂的情緒能夠導致更好的表現。積極心理學家肖恩·埃科爾在他的《快樂競爭力》一書中指出,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人,他的大腦會經歷所謂的快樂競爭力(Happiness Advantage),也就是說,他的表現結果會比他處於消極或者中性狀態時高出31%,因為積極情緒會使人的智商、精力和創造力都得到明顯提高。

事實上,消極被動的心理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十分普遍。在與讀者、學員的大量接觸中,我發現了大家在思維模式上的共性:遇到問題或困難時的第一反應都是向外求助,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渴望別人給自己答案,卻很少主動去想解決辦法。他們都渴望不一樣的人生,然而卻永遠都只停留在羨慕的階段,或者到處「尋醫問藥」,期盼他人告訴自己改變人生的方法。從他們身上我能夠清晰地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這雖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習得性無助」,卻是一種典型的弱者心態——弱者提出問題,卻等待別人來解答;強者提出問題,然後主動解答。

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因為我十分清楚,一切突破和成長都必須來自內在的主動力量,除非那些外在力量能夠觸發內在那股主動的力量,激發起積極的信念,否則它是毫無作用的,正如偉大的詩人裡爾克所說的那樣:「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內部走出來,並不是從外邊向我們走進。」

毫無疑問,人類自身的潛能是巨大的,因為我們的大腦被賦予了強大的思考、分析和創新的能力。然而,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的這種能力,它的力量才能得以釋放。在歐洲的發展史上,16世紀的宗教改革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它讓歐洲人從愚昧的中世紀走了出來,從相信上帝轉變為相信自己。儘管那個時候歐洲人對於自然和宇宙的規律所知甚少,但是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解開自然之謎,這股自信給了他們探索的動力,並且開啟了17世紀的科學革命。由此可見,相信自己是多麼的重要。

同樣,對我們個人來說,要想實現自我突破,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們就必須除掉那個限制我們的「罪魁禍首」,也就是我們消極被動的心態,它就像一把枷鎖,鎖住了我們所有的力量與潛能。因此,我們需要努力完成從弱者到強者的轉變,只有這種轉變才能最終打破這把枷鎖,釋放出我們內在的原動力。這股力量一旦釋放出來,便會激發我們體內所有的潛能和創造力,推動我們不斷向前,讓我們成為自己人生的創造者。

我知道,讀到這兒你可能會想,要如何才能實現這種轉變呢?不要忘了,強者提出問題,然後主動解答。

《斜槓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