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Ⅱ 給光緒支幾招

方法一:利用周邊的力量

站在光緒皇帝的角度,如果我們不贊成他動用自己的政治權威,同時他又沒有辦法激發底層人的自我意願,那他怎麼辦?當時反對派爭執激烈得很,越跳越高,越來越來勁。而光緒皇帝支持的維新變法派跟這些頑固派、保守派相互之間又搞得水火不容。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現代管理學其實也給他指出了一條路,那就是利用周邊力量。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選擇

有個做生意的朋友抱怨說,現在公司業務確實不錯,就是招人太困難,現在小朋友找工作首先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還得掙的多的,還不能累著,受不得氣,稍一批評人家就能辭職給你看。我就問他呀,那為什麼現在小朋友都那麼橫呢,那位朋友想了想說,還是因為現在這個社會安全感強多了,人人都不會把失去一份工作當成一件多麼了不得的事,誒,我其實也覺得就是這個原因,幾年前我工作的地方有個新入職的美編,突然要請四個月假——去西藏玩!領導從沒聽過這麼不靠譜的要求,當然不讓去啊,結果人家立馬從兜裡掏出辭職報告說,我不幹了,我還記得那領導當時那眼神啊。說白了現代的年輕人沒有我們那一代人那麼多的恐慌,選擇,當然就變得容易多了嘛。

比方說光緒皇帝就是燈下黑,他最沒有看到他最應該利用的力量,就是上面這個力量——慈禧。你想慈禧當權那麼多年,全中國幾乎所有的官吏都是她一手提拔的,那種政治權威如日中天。而且她是撤簾的太后,此時也不當政,她的位置相對來說比較中立和客觀。光緒皇帝第一個應該爭取的就是慈禧的支持,而不是讓慈禧最後被反對派和保守派給爭取走了,所以這是戊戌年間光緒皇帝最大的戰略失誤。

比如說當時禮部的一個品級很低的官僚叫王照。王照就上書給光緒皇帝講了這個觀點,但是這個上書後來惹出很多事,包括後來的戊戌政變都跟這個上書有關係。這是後話咱們不提,就說這個奏折本身的內容。王照就說兩宮要和,你們得達成共同的政治意願。甚至有這麼一層意思:皇帝你得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你應該挾太后以令天下,這樣你變法的政令就容易推行。王照甚至說,皇帝應該帶著太后到東西洋去考察,把全世界跑一遍,然後你們娘倆在路上達成的那些共識,回來後再借用太后的權威把它推行下去,這樣變法就容易得多。

網友點評

@YF小飛同學:看了很多期,感覺好像都在說互聯網。原來不這麼覺得,現在覺得互聯網真的好可怕。方方面都在涉及,無孔不入。

但是光緒皇帝怎麼做的呢?他像是一個等待老師批改作業的小學生。我在宮中獨立辦事,您看這事我能不能辦得好。他這種等著太后打分的這種心態就不對了,當然太后沒有抓到手。所以在戊戌年間,光緒就應該天天就自己的變法主張一條一條跟太后講,太后不想聽也不行,拽著她的裙角說我們是娘倆,你就得聽,你還得給我們出主意,老人家你得給我們把把脈,給我們助助陣等等。但是光緒皇帝好像就沒有這根神經。

網友點評

@仙令:

原來求人辦事不可恥,懷著感恩的心對人,必有互利的回報。

方法二:借助底層的力量

那麼第二種可以借助的力量就是底層的力量啊。我跟大家說一件在我身上發生過的事。有一次我在一個單位被新調到一個部門。那個部門特別亂,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矛盾。大家願不願意跟著我一起來幹這個活呢?我當時心裡沒譜。我就找到了更大的領導。我說你給我出出主意——你看我就用到了調動慈禧力量這一招。大領導就給我出了特別高明的一招。他說你去就幹活,你不要管那些人事糾紛,強行軍把業務的份量加到最重。強行軍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人掉隊,因為他跟不下來。但不管是能力原因還是意願的原因,當他掉隊之後一定要原諒他。當所有人都覺得我們在幹一件正經事,怎麼你老掉隊啊。你開會遲到,該完成任務不能完成,對吧?大家都會對這個人有意見。當你捕捉到這種民意——就是所有人都覺得這個人是害群之馬的時候,你就手起刀落,該怎麼處罰你就把他處罰掉,從此你的權威就樹立起來了。

大家聽聽這套章法,很有道理。就是任何改革,你想要做一件事情,重要的是所有人的意願跟你一樣。那怎麼達成一致?就是要造就一個跟所有人意願不一樣的落後分子,你用各種方法讓這個落後分子自己去顯形,最後讓所有人都覺得對這個人反感的時候,你把他剔出我們的隊伍,你就可以達成你要的那個方向,並激發大家的熱情了。這就是利用底層的力量。

光緒皇帝當時也應該這麼幹。我們變法,然後在各個省每個月都排名次,看大家變法的成效怎麼樣。然後有一些人老是不行,你就給他機會,再給他機會。皇帝天天幹活,累得滿頭大汗。這個時候有一些忠君愛國的分子就會出來說,你看看你們這些人,沒有天良啊,皇帝天天為變法這樣,你們還落後。這個時候你再給他處罰,大家覺得,原來這個事兒是真的,落後是要挨打的,大家就會跟上這支隊伍。所以這也是光緒可以利用的力量。

網友點評

@熊貓會功夫誰也擋不住:

通過歷史一樣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我們要學的不僅僅是解決方法,是思考問題的思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網友點評

@小亡貓:

其實我感覺講借勢應該講豐臣秀吉啊,他打仗打輸了都能借勢讓德川家康低頭。

網友吐槽

@losewarm:

這期不好,羅胖講的簡單,光緒手裡是沒有權力的,是一個架空的皇帝,如果真要爭取底層,很多人都會倒戈。

方法三:利用中層之間的協作力量

還有一種力量是中層和中層之間的協作力量。說到這個話題我就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就是台灣的曾仕強先生寫的《中國式管理》。他老人家一生著述等身,他提出這個「中國式管理」你乍一看有點像權謀,好像有點鬼鬼祟祟,不太光明正大。但是如果不是放在傳統的工業組織內,而是放在一個現代化的互聯網的環境當中,就是組織內外的協調也變得很重要的條件下,你就會覺得他的很多講法和策略,其實是有道理的。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均衡

最近我又重新翻了一遍法國社會學家塗洋干寫的《自殺論》,這本書算是現代社會學的開山之作了,大名作阿,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無論社會秩序喪失還是社會井井有條,都會導致自殺率上升。換句話講,無論社會是太亂了,還是太不亂了,都會有人覺得活不下去阿,自殺率低的時候呢,恰恰是社會找到了一個均衡點的時候,請注意這個重要的概念哦——均衡。咱們的中國式教育啊,通常是從答案的對錯入手,而真實的社會場景呢,大多數選擇沒有什麼對和錯,只有合適不合適,在兩個極端之間是不是找到了一個均衡點。所以,一個不靠譜的觀點,通常的特徵就是,它主張徹底的變化,然後給你許諾一個場景,如果社會這樣變化了,那一切就都好了。

對比針對光緒皇帝當年面對的情況,他就舉了個例子。一個公司有兩個職業經理人,王經理和李經理,都很強勢很能幹,都是你的愛將。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倆總是談不攏,意見總反著的。比方說王經理提了一個方案,李經理不同意,身為總經理的你怎麼辦?你明明是支持這個方案的。開會的時候,你能把態度亮出來嗎?你亮出來,對不起,你只是一個打分者,你是一個是非的評斷者,這個目標你還是達成不了。因為就算這個方案對又如何?李經理不支持,他就會搗亂。有的人成事不行,但是給你搗搗亂讓你這個目標達不成還是可以的。

所以即使你支持他都不能說,因為這和你的根本利益衝突,你要的是目標而不是是非。那作為總經理怎麼辦?開會時你就說:你看你們倆意見不統一,這個事怎麼辦?那就再商量吧。會議停止。

所以很多人說中國人開會太拖拉,老是議而不決,這跟中國人的人際交流的特色——大家都不願意當面傷面子有關係。那接著怎麼處理呢?把王經理叫到辦公室說:「小王啊,你這個方案呢,我是同意的,我甚至很偏向。但是呢,我要批評你。你看人家李經理為什麼不同意呢?你要爭取他的同意,你什麼時候爭取到李經理的同意,我什麼時候就公開支持你。」你看這也光明正大吧。

你就等著王經理跟李經理去溝通。等他倆溝通完,你再把他倆叫到一塊兒坐著。哎呀,上次我沒睡好覺,我也沒聽懂你們倆的矛盾是什麼呢?你們倆再說說。你放心,這個時候王經理和李經理會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倆沒什麼矛盾,我們倆只不過強調了事物的不同側面,實際上我們倆是為了把這個事想得更周到而已。

你看當他們同心合力的時候,也許一個不太完美的方案,往往因為這種更強力的協作,可以得以推行得更加順利。這才是管理者、當政者、對目標負責的人應該有的策略;而不是公開地打一方拉一方。光緒皇帝當時也沒有這樣的智慧。

方法四:為人處事的策略

我們回到每一個人的處境,因為我們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是管理者,我們就是普通人,我們做事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做?有的時候我們在社會上跟他人相處,你非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跟他們博弈嗎?這種博弈,因為你可能是弱勢,可能環境的偶然因素,會讓你的博弈失敗的。

最好的博弈方法是什麼?調動周邊因素、周邊的人、各種民意,各種有權威的人,甚至是未來的力量,能用的力量你都可以調動起來。

曾仕強老先生在《中國式管理》當中就舉了一個例子,你拿一張電影票到電影院看電影,一看位子被人坐了,這個人還是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漢,看著還不是個講理的人。請問你這個時候怎麼辦?如果你是個愣頭青,拿出電影票說:看好沒有?這是我的座位,讓開。一般人可能也就算了,但如果這個彪形大漢本來就是橫行街裡的人,如果他旁邊再有一個漂亮姑娘,他要給自己拔拔分,那他會怎麼辦?老子就坐了怎麼著?就不讓。你們會吵起來,你又不見得打得過人家,最後你憋一肚子氣,對吧?何必呢?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偶然

今天說一個剛聽來的商場趣聞。雷軍,也就是小米手機的創始人,他有個習慣,到哪裡演講,講到高興之處,總要強調「創業成功是靠運氣的」。你想,這種話嘛,私下說說無所謂,但在正式論壇上講,就不合適了,有一次阿,他在台上又開始說運氣,同台有個人叫閻焱,這個著名的投資人就跟他急了,說,那你就別來開這個論壇,開論壇嘛,是為了提高大伙成功的概率,運氣是小概率,小概率是啥,是彩票!其實,要依我說啊,明白創業成功是一種偶然也沒啥不好,這既擋不住一個真正創業者的決心,也否定不了創業路上每個人成長的收穫,至今為止,不僅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就沒遇到一個因為創業而後悔了的人。

所以曾仕強老先生說:「你別這麼處理。很簡單,你拿著票去,舉著這票跟這個彪形大漢說,兄弟,你先坐了啊?沒關係,你坐你坐,我坐旁邊,別人不趕我,我絕對不趕你。」

你看這個本來是認慫吧,但是本質上不是慫,因為你調動了一支未來的力量來對他施壓。他就算是彪形大漢,他坐在那兒,畢竟是坐著別人的位置,理虧啊。他看電影始終提心吊膽,旁邊來人趕你,然後他要跟你發生一場衝突,這對他來說未來的壓力是很大的。這個時候他就讓開了。這是最聰明的方法,雙方都能夠保全面子。

最近我聽一個企業家講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成語解說。他說「唾面自乾」這個詞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我們過去說唾面自乾,就是別人唾你一口唾沫,你擦都不擦,讓這唾沫在臉上幹掉,說這個人實在是太委曲求全,太慫。當別人唾到你臉上一口唾沫,我們最正常認慫的舉動是什麼?擦掉就算了。什麼叫唾面自乾?我要讓所有周邊的人都看到,你把唾沫唾我臉上了,我等著它風乾,我不動。雖然我的姿態非常低,但是要知道,周邊的情緒正在醞釀。當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沒理,他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其實已經獲得了反擊的力量,只不過反擊的時機由你控制而已。所以唾面自乾,比唾到臉上擦掉是一種更為強硬的姿態。

不管是管理,還是平時為人處事,跟他人博弈,只要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達到,我們最核心的不是加大自己的力量,而是怎麼調動周邊的力量。

羅胖薦書:《中國式管理》

作者:曾仕強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3

推薦語:21世紀,是中國管理哲學與西方管理科學相結合併獲得發揚的時代,兩者缺一,都將跋腳難行。

《羅輯思維2:有種、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