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所有的大學生都修讀大學的課程,但只有很少的學生能夠掌握他們所學學科的學術邏輯。很少有學生能夠瞭解他們的課程是如何設置的,不清楚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怎樣的問題。下面會列舉一些重要的背景知識:
(1)任何一個學習領域連續地、擴展式地發展。
(2)大多數大學課程基礎的教科書變得越來越厚,課程涵蓋的內容也越來越多。
(3)大多數學生不知道如何去系統地組織學習內容,不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思維完成這種整合。
(4)大多數學生都採用階段性的死記硬背來應對考試。
(5)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寫作和聽力水平都浮於表面。
(6)大多數學生缺乏評價自身思維和學習水平的知識標準。
以上描述的事實對我們的學習有一些重要的影響:
(1)大多數大學中的考試都不會讓多數學生掛科——只要記住了相關知識點就能通過考試。(如果很多學生都沒有通過考試,那麼老師將從學生處獲得非常低的評價。)
(2)考試分數偏高是非常普遍的。
(3)如果6個月後再考學生一次,很多第一次通過考試的學生這次很可能不能通過。
(4)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在廣闊的學科背景下思考課程(例如,上歷史課,學生並沒有學會歷史學思維;上科學課,但沒有學會科學思維)。
這些事實的重要影響是,大學成了滋生自我欺騙的溫床:大學老師並沒有讓學生理解了學科內容;學生很快就會忘記死記硬背的大部分內容;教學成果考察也無法證實學生掌握了他們聲稱學到的內容。
優秀的思考者要求的不僅僅是通過大學考試而已,他們希望通過大學教育成為終生學習者和思考者。
理解課程設置是很重要的。要弄清楚課程的邏輯思路,可以通過分析教學大綱、教科書以及老師對這門課程的介紹等方式。每門課程都有需要理解的關鍵點。首先,要清楚課堂的正式要求是什麼?指定的閱讀、寫作以及計劃的考試和評價是什麼?如果有論文要求,什麼時候完成?小測試和考試什麼時候進行?這些都是顯而易見需要弄清楚的事實。
然而,如果達成學習的深度,就有比通過考試更重要的事情。你需要在你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內化核心概念,並且獲得對這門課程最基本的見解。你需要吸收該學科中的思維模式,使它變成你自己思維的永久部分。為了達到這些更高層次的目標,你需要經常問自己三個相互聯繫的關鍵問題:
(1)這門課程的最基本概念是什麼?
(2)這門課程最根本的思維模式是什麼?
(3)我應該如何在學科邏輯下開始思考?
讓我們按順序一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