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改革是可行的嗎
為了給公眾提供不偏不倚的新聞報道,首先,記者都需要對他們之前不認同的世界觀抱有理解的態度。他們需要想像受眾的世界觀與他們自身的世界觀是截然相反的,他們需要瞭解自身的社會中心,要像批判性讀者那樣對待新聞報道。
然而,這樣做的一個難題是:在受眾眼中,他們這樣報道的文章是存有偏見的,是宣教而不是新聞報道。在受眾眼中,這些記者也會是不負責任的,他們的觀點影響了他們的報道。想像以色列記者從同情理解的角度對巴勒斯坦進行報道,巴勒斯坦的記者也以同樣的角度來報道以色列時,這兩國的記者在他們各自國家會有怎樣的遭遇?
新聞媒體中的記者是無法決定事實本質和他們工作需求的。他們不能決定受眾的所思、所做、所愛和所怕。事件本質和工作要求是由社會和社會成員的價值觀、信仰和世界觀所決定的。在這裡,以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是人的本性,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拓寬他們的眼界,只是一味地希望自己的觀點得到證實和支持。就像球迷,他們一心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隊獲勝,球隊獲勝,他們會欣喜若狂,但一旦失敗,他們會托辭說這場比賽不重要,另一方作弊或者是裁判偏袒另一方。
就廣闊社會空間中的絕大多數受眾來說,他們傾向注意能夠加強自身信念,不會對其秉持觀點產生質疑的新聞報道。這裡的邏輯就像塑造一個國家的飲食習慣一樣,知道大多數人喜歡高脂肪和醃製食品,市場就會銷售這些高脂肪和醃製的食品。只要大多數人喜歡那些能夠加強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思維的極簡報道,喜歡那些以絕對好壞之分呈現世界的報道,新聞媒體就會報道這樣的新聞。這樣地緊隨其受眾脈搏,媒體的利益和收視率勢必會大幅上升。
2.「批判性社會」的出現能否成為現實
在1906年出版的《民俗學》的結束章節中,威廉·格雷厄姆·薩姆納提出了發展「批判性社會」的可能性。他指出,在這樣的社會中,批判性思維是人們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薩姆納認為批判性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克服偏見、欺騙、迷信和對我們自身及周圍環境的誤解。他認為只有能夠培養人們批判性思維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他寫道:
如果社會中的普通人都具有理性思維習慣,這樣的思維方式將會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並滲透到社會習俗中,因為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幫助人們解決人生困惑、完善自身並改善人生。接受批判性思維教育的人不會自亂陣腳……對於是否相信,他們始終會持謹慎的態度。他們會區分事件在不同程度上的可能性,不會十分確定,也不會因此苦惱。他們會尋找證據,考慮不同證據的權重,不會受一方對觀點強調或過分自信的影響。他們能夠抵抗對自身有利的偏見和任何形式的哄騙影響。只有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培養出合格公民的教育。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和文化是按照薩姆納構想的那樣發展教育事業。按現狀看來,任何社會中,這樣的教育都是個罕見的例外。但是,辨別媒體中的偏見和宣教對那些願意從多角度、多觀點和多來源看待世界的人來說倒是可能的。對那些在閱讀、思考和判斷中願意逆勢而行的人來說,辨別出媒體中的偏見和宣教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