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2:這是有邏輯的,並且你能把它弄清楚

作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你通過在自己的頭腦中建構意義體系並做出邏輯推理來弄清事情的方方面面。「邏輯」是這個系統的最大特徵。作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你能認識到學術科目是有邏輯的(化學、物理、數學、社會學的邏輯),問題也是有邏輯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有爭議性的問題、個人問題的邏輯)。

情境有邏輯,個人行為也具有邏輯。有外顯和內隱的邏輯,也有公認的和隱藏的邏輯。福利有邏輯,和平有邏輯,攻擊有邏輯,防守也有邏輯。有政治邏輯、社會邏輯、制度邏輯,也有文化邏輯等等。

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有邏輯,權力有邏輯,統治、大眾信念、宣傳和操作也有邏輯。社會習俗有邏輯,道德概念和原則也有邏輯。有神學邏輯、生物學邏輯和心理學邏輯,甚至還有病理學邏輯(疾病和功能失調的邏輯)。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要能弄清楚每一個邏輯。

我們希望你能夠用思維元素去弄清事物的基本邏輯,這是獲得洞見並掌控事件的有效策略。接下來討論的內容大體上是在個人生活邏輯範圍內的。

人類生活中,多重意義系統十分常見。作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你會發現為什麼你的父母、朋友、老師和員工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你建立各式的聯繫。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釋生活情境。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應用了思維的八個元素。如果你能夠識別出他人思維的元素,你就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邏輯。

你可以思考以下所有內容:

■你所交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實現的目的或目標。

■每個人都有與這些目的相關的問題。

■他們根據信息進行推理。

■他們根據信息得出結論,但這些信息在該環境不一定都是有邏輯的。

■他們認為一些觀點是理所當然的,或做出某些特定預設。

■他們在思維中使用某些核心理念或概念。

■他們在某一框架內思考,這使他們難以客觀地看待事物。

■他們產生這種思維的結果和意義。

相信世上萬物和人的思維都是有邏輯的,你就能理解這些事物和思維。因此,你會質疑膚淺的解釋,達成更深層的理解。你會提出這些問題:

■與你交往的人的目標和目的。

■他們定義自己疑問和問題的方式。

■他們做出的假設。

■他們用來支持論證的信息。

■他們得出的結論。

■指導他們思維的概念。

■他們思維當中的內在意義。

■他們看待情境的觀點。

像質疑自己身邊人的思維邏輯一樣,質疑你自己的思維邏輯。

策略性理念

當你能夠意識到任何事情都有邏輯時,你就能對情境中的邏輯進行仔細思考。根據你的目標和目的,你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運用該原則。思考批判性思考者理解自己和他人思維邏輯時提出的問題:

(1)對目的、意圖和目標的疑問。思考某人、某個群體和自己的中心意圖是什麼?我們會發現,思維中的問題通常是由基本目標層面的錯誤造成的。我們必須培養調整自身目標和目的的能力。我們必須清晰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目的,並且審慎地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目的。

(2)對問題建構、難題提出和爭議表達方式的疑問。在這種情境下應該強調哪些問題?應該提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我們會意識到,被錯誤概念化的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解決,被誤解的問題也無法找到答案。同時,我們需堅持當前問題,明白在有效處理爭論中的問題之前,不偏離正題是很重要的。要注意其他人沒能堅持的問題情境。

(3)對信息和信息來源的疑問。為了弄清楚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能夠從哪得到這些信息?如何檢驗這些信息?其他人使用什麼信息?他們的信息準確嗎?與爭論相關嗎?我們會意識到,如果我們缺乏有效應對問題所需要的信息,我們的推理效果會大大削弱。同樣,我們也很清楚在推理中使用不正確信息會帶來怎樣的問題。

(4)對解釋或結論的疑問。該情境有什麼重要的解釋、評價和結論?我們得出了什麼結論?其他人得出了什麼結論?要清楚解釋情境的方式不止一種。在解釋情境時,需要考慮多種方式,權衡各種方式的優缺點,然後再得出結論。同時,我們也要評價其他人的結論。

(5)對假設的疑問。什麼被人們視作理所當然的?存在合理的假設嗎?在該情景中,怎樣假設是合理的?假設通常是無意識下做出的,因此很難被意識到。我們要能夠識別並糾正有缺陷的假設,同樣準確地評價他人使用的假設。

(6)對使用概念的疑問。該情景中使用了什麼主要概念?這些概念有哪些意義?在該情境中應該理解的重要概念有哪些?我們要清楚,我們思考時都會使用概念,並且我們使用概念的方式是由我們的思考方式所決定。因此,我們必須密切關注自己和他人使用概念的方式。

(7)對考慮觀點的疑問。情景中考慮了哪些觀點?一些與理解該問題相關的觀點是否沒有被考慮到?我們會意識到,良好的推理需要考慮多種看待事物的方式。因此,重視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價值。

(8)對意義的疑問。我們的推理可能帶來哪些結果和意義?有哪些積極的意義?又有哪些消極的意義?如果將兩個結論進行比較,會帶來哪些意義?我們發現,不論何時,推理都會產生意義。因此,我們需要仔細思考我們和他人的推理或結論會帶來哪些潛在後果和意義。

通過上述方法,我們可以理解自己和他人思維的邏輯。要實現這種理解,下面這個例子會提供很大幫助。設想一個人,她日常生活的思維邏輯是:

簡單快樂是幸福的關鍵:睡覺、把玩花草、散步、享受大自然、講笑話、聽音樂和讀書。尋求滿足生存需要之餘的權力和金錢是沒有意義的。不要試圖去改變世界,因為不論你做什麼,都不會有多大的變化。位高權重的人時常會腐敗,總是會用他們手中的權力來傷害他人;而普羅百姓又總是慵懶且不負責任。不要捲入他人的事務中,這能避免流言蜚語。

不要為他人的事情擔心。不要擔心不公正,不公正的人自然會自食其果。對一切事情處之淡然。不要對自己太苛刻,要時常拿自己開玩笑。要避免和他人產生衝突,做好分內工作,珍惜你的朋友,因為朋友會在你需要的時候陪在你身邊。

任何想要說服這個人積極主動參與社會、政治和道德活動的行動都是徒勞的。如果你理解她思維的基本邏輯,你會發現,她的回應永遠都是一樣的:「你不能與政府作對,不要為政府的事情操心。你要避開衝突,你不可能做出任何有益的事,一意孤行很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

這種思維邏輯的意義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從積極的一面看,這種思維會讓這個人比其他大多數人都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因為她總是將他人眼中稀鬆平常的事件看作快樂高興的事。遠望窗外樹枝上的鳥兒,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就能讓她心生溫暖。而從消極的一方面看,她認為自己對任何掌控之外的事情是沒有道德責任的,這種思維模式讓她對那些與自己沒有直接聯繫的人漠不關心。儘管她讀書,但是只讀小說,讀小說也只是為了消遣娛樂。

現在,讓我們通過考察其內在思維元素來評價該思維的邏輯:

(1)這個人的主要目標是享受生活,避免捲入任何痛苦之中。這個目標的前半部分是完全正當的,因為人們有權利享受生活。但是後半部分值得懷疑,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這一目標。一方面,當自己和與自己有關的人遭受不公正對待時,她認為有義務去幫助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另一方面,如果是與她無關的人遭受不公待遇,那麼她會認為自己沒有義務去幫助這些遭受不公的人。

(2)這個人關心的主要問題是: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避免捲入家庭和工作之外的任何問題。如上面對目標的分析一樣,從不同角度評價這個問題。

(3)這個人在追求自己目標的過程中使用的主要是與日常生活直接相關的信息。這種信息是合理的,因為它可以幫助思考者實現她的目標。但是,她並沒有使用那些客觀公正的信息(關於努力改善環境的信息、關於友好行為可以幫助人們的信息,等等)。

(4)這個人在思維中使用的主要假設是: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得簡單、快樂,這比獲得社會讚揚更為重要。在權力的世界中,沒有什麼是可以真正改變的。只有家人才可以對我們提出道德要求。類似地,假設的前半部分是合理的,而中間部分是不正確的。即使權力結構很難改變,但是辛苦付出確實也能夠帶來一些改變,支持這一觀點的例子很多。至於假設的最後部分,如果她遭遇不公,她希望能幫助她的,不僅是她的家人,而且包括她所稱的外人。因此,在這裡她可能存在的無意識假設是:「如果我遭遇不公正,希望有人會幫助我走出困境,我有權利受到公正的對待。」

(5)這個人在思維中使用的一些主要概念或原則是:最佳的生活方式是享受生活中的簡單快樂。不論你做什麼,你都不能和政府作對。不道德的人會遭受自然法則的懲罰。第一條「簡單快樂」的概念應用是合理的,這幫助她享受生活中的小樂趣,欣賞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快樂。第二條原則「不能和政府作對」是不合邏輯的,因為勤勉和毅力能夠促進制度的改善。第三條「自然法則」的原則也是不合邏輯的,因為許多做出不道德行為的人並沒有遭受任何懲罰,反而給無辜的人帶來了痛苦和折磨。使用這個理念,她證實了自己不去改善世界的非理性行為是合理的。

(6)這個人得到的主要結論是:忠於自我和家人,沉醉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中,珍惜每一分鐘時間來欣賞生活中的細微歡樂,我可以很好地享受人生。綜合考慮她在思維中使用的信息,她得出這樣的結論是非常有邏輯的。但是她沒有考慮減少不公正現象的道德義務信息,她的結論認為自己對家人以外的人沒有道德義務。

(7)這個人的觀點是:每一天都是簡單、充滿樂趣的,並且認為自己只對家人有道德義務。這個人只關心自己和家人的觀點,而不關心其他人的觀點。

(8)這個人思維的主要意義是,擁有這樣的思維可以讓她享受生命中許多細小的快樂,但是卻不會促使她承擔社會責任。這個人只關心歡樂生活,不關心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這個世界。

《批判性思維工具(原書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