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與貞觀之治將同垂於青史。他是唐初卓越的政治家,他剛正不阿,素以有膽有識、犯顏直諫而著稱,輔弼唐太宗撥亂反正,以成貞觀之治。李世民這麼尊寵他,可是為什麼後來又親自砸了他墓碑呢?
影視劇中保劍鋒飾演的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魏徵備經喪亂,仕途坎坷,閱歷豐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經國治世之才,他對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而且為人耿直不阿,遇事無所屈撓,深為精勤於治的唐太宗所器重。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馬躍飾演的唐太宗
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盡股肱之力,輔助太宗理政,已成為太宗的左手右臂。魏徵建言行事,匡正朝政失誤,助成貞觀之治。太宗曾說:「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民,犯顏正諫,匡朕之違者,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並親手解下佩刀,賜予魏徵。貞觀十六年(642年)七月,魏徵染病,臥床不起。太宗手詔慰勞,並說:「不見數日,朕過多矣。今欲自往,恐益為勞。若有聞見,可封狀進來。」魏徵不顧疾病在身,又上言數事,對太宗在魏徵生病期間臨朝時「常以至公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辟」的言行不一的做法提出了批評。魏徵平素為官清正,生活簡樸,以至家無正堂。太宗下令停止營造小殿,用其木材為魏徵建造正堂。建成後,又根據魏徵的好尚,賜給他素屏風、素被褥、幾、杖等家物。
貞觀長歌中的唐太宗
公元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難過,親自去他家弔唁,這在古代中國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太宗對魏徵的特殊禮遇與尊寵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嫉,魏征在死之前曾經向唐太宗秘密推薦當時的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說他們有當宰相才能。可是在魏征死後,杜正倫因為負罪被罷免,候君集因參與謀反而被斬首。李世民開始就懷疑魏征這位他認為很老實的人在朝廷有因私營黨的嫌疑。先前唐太宗已經同意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征長子魏叔玉,這時也後悔了,下旨解除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惱火,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直到貞觀十九年(645年),太宗親征高麗,戰士死傷數千人,戰馬損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這一舉動,不禁慨然歎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於是立命馳驛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又重立紀念碑。
分梨驚文帝
傳說,當年魏徵小時候魏家是我們這一帶有名的大戶人家。全家直系血親一百多人,誰也不要求分家另過,團結一致,上敬老,下愛幼。主持家中日常事務的當家人,都是未婚少年,一旦長大成婚,就要再換別的未婚男子當家。此事傳到隋文帝耳中,他感到稀奇,就趁微服私訪的機會,打扮成僧人模樣,到魏家控訪。到了魏家,文帝見果真是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當家,心中不禁感到疑惑,於是想試一試這孩子的管家能力如何。
宰相魏征給母親熬梨膏
文帝從兜中掏出兩個甜梨,說:「魏公子,貧僧想向你求教家中公平待人之道,請你把這兩個梨不偏不倚分給全家所有的人吃,人人都要嘗到。」這個魏公子,就是魏徵。雖年紀小,卻聰明過人,思維敏捷。他說:「好,謝謝高僧贈梨,請隨我來。」隨即請文帝一起來到廚房,吩咐說:「這兩個梨乃高僧好心所贈,請費心將這兩個梨洗淨,切開搗碎,放入鍋中煮梨湯,請全家老小一齊享用,也不辜負高僧的一片美意……。」見此情景,文帝不禁大吃一驚,從內心裡讚歎小魏徵聰慧過人,心想這樣處理問題,當然全家都贊成。
憋死鷂子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隻雄健俊逸的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徵進來了。太宗怕魏徵提意見,迴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裡。這一切早被魏徵看到,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宗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憋死在懷裡。
魏徵斬龍
魏徵斬龍小說《西遊記》裡記載了魏徵變成門神的故事: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幾時下雨,下多少雨,結果為了賭贏犯了天條,玉帝派魏徵在午時三刻監斬老龍。老龍於前一天懇求唐太宗為他說情,唐太宗滿口答應。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徵入朝,並把魏徵留下來,同他下圍棋。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夢斬老龍。老龍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陰魂不散,天天到宮裡來鬧,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
魏徵知道皇上受驚,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老龍就不敢來在前門鬧了。可沒過幾天,那老龍王又在宮殿後門來找唐太宗算帳,魏徵於是抱劍為唐太宗守後門,這樣老龍才不再也敢來鬧了。唐太宗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秦瓊、尉遲恭兩人之像貼在宮前門口,畫了魏徵畫像貼於後門,結果照樣管用。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尉遲恭與魏徵便成了門神,雙門左右貼秦瓊和尉遲恭,單門貼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