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適(kuò),注意啦,這裡kuo,四聲,是唐代宗李豫的長子。如果讀成李適shì,就不是德宗皇帝了。因為唐朝還有個詩人,也叫李適。
李適在位26年,史書記載的二十有七實際上是虛載。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頗有一番中興氣象。但是後期,陡然一變,急轉直下。這個轉變是什麼呢?起源於建中四年的“涇原兵變”。由於安史之亂爆發是由於地方節度使的權力過於膨脹,於是李適決定吸取教訓,削藩!但是削藩不容易啊,君不見歷史上有多少皇帝想削藩,卻路途艱辛,難以完成。但是,李適不管啊,在削藩過程中,大肆動手,利用藩鎮打藩鎮,於是各大藩鎮不滿了、自立為王了、又開始打皇帝了!淮西節度使還自稱楚帝;連派往前線打仗的涇原兵馬途經長安時,因為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賞賜,加上供應的飯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也反了,涇原兵馬擁立朱滔的兄長、曾擔任涇原軍統帥的朱泚,稱大秦帝。很好,一個削藩,弄出了一堆王爺和兩個皇帝,李適這個真皇帝倉皇逃往奉天。逃往奉天過程中,還出了一件笑料。李適忘了帶玉璽!做官掉了印的,歷史上不乏其人,但是當皇帝卻忘了玉璽的,著實罕見。幸運的是他有一個細心的賢內助——王淑妃,也就是後來李適的只做了三天的德皇后。慌亂之中,王淑妃把玉璽繫在衣帶上,帶出了京城。即《資治通鑒》中提到的“以傳國寶系衣中以從”。而在此期間,李適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忘了帶玉璽,直到等他逃到奉天,緩過神來準備下詔平叛、簽發聖旨的時候,問題來了,蓋章的玉璽去哪兒了?此次叛亂,讓李適前後的政治態度,截然一變。首先,該削的藩不敢削了,反而得好好款待,發佈詔書認錯:公開承擔了導致天下大亂的責任。於是反的藩王大部分就消停下來了,繼續擁護朝廷,沒消停下來的也成不了多大氣候,順利被滅。其次,這次叛亂,尤其是涇原兵馬對長安的直接襲擊,朝中各大文武臣都不能招來一兵一卒保護皇帝,反而是跟在身邊的宦官帶著兩百餘人,將自己平安送至奉天。於是乎,以前疏遠宦官,叛亂之後,則極其信任宦官了,並致力於建立一支守衛自己的禁軍隊伍,把權力交給身邊對自己忠心無比的宦官自然非常好。最後逃亡過程中,少年時代比較安逸的李適,不適應了,深知沒錢的困窘。於是在執政的後期,加大各項稅收,引得民不聊生。一場兵變,讓勤勤懇懇的皇帝陡然一變,奇哉怪哉。李適雖然有一顆改革政治的心,但是在位期間,宰相頻換,共換了宰相35位,使相20位。此數據,簡直匪夷所思,就算改革有成效,這樣頻繁地換主事者,真的大丈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