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帝趙 歷史上由皇帝到大德高僧的傳奇人生

趙(xiǎn),南宋度宗皇帝趙祺(qi)的第二個兒子,也是全皇后所生的嫡長子。南宋鹹淳七年九月己丑(1271年11月2日),生於臨安府之大內,是端宗趙是(shi)的弟弟,懷宗趙昺(bǐng)的哥哥。他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的哥哥端宗為他上尊號為孝恭懿聖皇帝,史稱宋恭帝。

鹹淳九年(1273年)十一月,趙?兩歲的時候,被授左衛上將軍,封為嘉國公。鹹淳十年(1274年)七月,度宗駕崩,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生的長子趙是7歲,全皇后生的嫡子趙?4歲,俞修容所生的趙昺3歲。權臣賈似道和太后謝道清都主張立嫡子為帝,於是趙?在其父皇的靈柩前繼位。由他的祖母,六十五歲的太皇太后謝道清臨朝稱詔,代理朝政,軍國大權實際掌握在奸臣賈似道之手,《宋書》曰:「命平章賈似道依文彥博故事,獨班起居。」

趙?繼位之時,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方已落入蒙元之手。南宋之境水災頻發,安吉、臨安、餘杭等地的百姓民溺死者無數,宋室江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蒙古鐵騎大舉南下,局勢失去控制,趙宋皇朝的統治已經陷入了全面癱瘓的狀態。

在取得南下最重要通道襄陽城的控制權之後,蒙元軍渡過長江向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進發。太皇太后謝道清全國通令「勤王」,「詔似道都督諸路軍馬,以步軍指揮使孫虎臣總統諸軍,所辟官屬皆先命後奏。詔天下勤王。」但勤王的各路宋軍毫無招架之力,勢如破竹的元軍擊破各地宋軍的防線,相繼降服了長江中游的郢州、荊南、渠州、鄂州諸州。

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賈似道命宋京出使蒙元軍中乞和,但元軍拒絕,《宋史》:「宋京如軍中,請稱臣、奉歲幣,不得請而還。」其後,賈似道率領的13萬大軍在蕪湖一帶與元軍對戰大敗,「似道、虎臣以單舸奔揚州,諸軍盡潰」。不久,謝太皇太后和恭帝在輿論壓力下貶賈似道,不過為時已晚,宋朝亡國在即。同年年中,元軍已經佔領了江東(今日的江蘇省南部)大半的領土。

德祐二年正月甲申(1276年1月18日),元丞相伯顏統帥的大軍兵臨臨安。南宋朝廷遣大臣陸秀夫求和,《宋史》記載:「陸秀夫等至大元軍中,求稱侄納幣,不從;稱侄孫,不從。」只好向蒙元軍投降。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蒙元兵至皋亭山,宋廷派遣監察御史楊應奎奉上傳國玉璽投降,納降表曰:「今天命有歸,臣將焉往。謹奉太皇太后命,削去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二廣、兩淮、四川見存州郡,悉上聖朝,為宗社生靈祈哀請命。伏望聖慈垂念,不忍臣三百餘年宗社遽至隕絕,曲賜存全,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

德祐二年二月初五,臨安皇城裡舉行了受降儀式,宋恭帝宣佈正式退位。三月二日,伯顏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臨安,《宋史》記載「大元使者入臨安府,封府庫,收史館、禮寺圖書及百司符印、告敕,罷官府及侍衛軍。」元世祖下達詔書,命令丞相伯顏速送宋朝君臣到大都朝見,趙?同母親全氏和少數侍從離開臨安,踏上前往大都的路程。謝太后因有病在身,並未同行,但不久也在元軍的逼迫下啟程北上。至此,延續了近320年的趙宋皇朝正式結束。之後,南宋殘餘勢力在福建、廣東一帶抗元。1279年3月19日,陸秀夫攜年僅八歲的小皇帝趙昺在崖山蹈海自盡,十餘萬南宋軍民同時追隨幼帝投入海中殉國,南宋最終滅亡。

恭帝降元以後,於至元十三年(宋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從臨安啟程北上,五月,過大都,赴上都。丙申,於上都大安殿覲見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欲保全亡宋宗室,降封恭帝為瀛國公,開府儀同三司,並且把公主嫁給了恭帝,福王趙與芮受封平原郡公;下詔書明令優待宋室宗親,讓他們居住在大都。南宋末詩人汪元量《水雲集》湖州歌八十一有云:「僧道恩榮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國公。」

至元十九年,中書省奏請皇帝,將瀛國公遷居到上都,世祖忽必烈下詔批准了這個建議。到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月,瀛國公趙?這時已經十八歲,世祖忽必烈下詔,派遣趙?入吐蕃,學習梵書、西蕃字經。元代高僧釋念常所著《佛祖通載》記載:「宋主以王位來歸,學佛修行。帝大悅,命削髮為僧寶焉。」(也有一說是瀛國公自求入吐蕃學佛法)。十二月趙?啟程,從脫思麻(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一帶)進入烏思藏(是藏區傳統和文化上的一個地區,範圍大致相當於民國時期的西藏地方;清朝以來稱為衛藏,後改稱西藏)。

在此之後的漢文史籍就就沒有了瀛國公趙?的記載,但在藏文材料中偶有恭帝的蹤跡。恭帝十九歲時到喇嘛廟裡出家,駐錫薩斯迦大寺,號木波講師。此後為了忘卻昨日傷心煩惱事,潛心學習吐蕃文字,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何況趙家的人本來就帶著這種遺傳的文化素養。不出數年,瀛國公趙?已經在衛藏佛界嶄露頭角,成為把漢文佛典譯成藏文的翻譯家。他還經常把漢藏佛經互譯比勘,校訂經書中的異文。

後來趙還擔任了薩迦大寺的住持,法號為「合尊」,成為當時吐蕃的佛學大師,四處講經,窮其一生潛心研究佛學。他翻譯了《百法明門論》,以及佛理深奧的《因明入正理論》,在扉頁留下了題字,自稱為「大漢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寶」。他被藏族史學家視為翻譯大師,為藏傳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宋恭帝的結局有著不同的說法。據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記載:「是年(至治三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詔僧儒金書藏經。」這句話的語意應該是很清楚的,元英宗至治三年(即公元1323年)四月,御封的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今甘肅河西走廊張掖),「詔僧儒金書藏經」這句話也明確了瀛國公死後享受到了厚葬的待遇,表明了朝廷對瀛國公的禮遇之意。宋恭帝趙?在五十四歲亡故,應是病亡,而不是橫死。算下來,他在烏斯藏定居了35年,其間再也沒有回到中原,特別是那魂牽夢繞的江南故鄉!

明初人們出於反元的心理,多將「是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解釋為「瀛國公合尊被賜死於河西」。明人還多認為瀛國公因為寫詩懷念故國,遭到了文字獄禍,被元英宗賜死。瀛國公死後,英宗頗有悔意,厚葬之。明初僧人釋無慍所集《山庵雜錄》云:「合尊大師者,宋幼主瀛國公也。既歸附大元,薩禪皇帝命剃髮為僧。帝師躬為摩頂,授秘密戒法,精煉堅確,已多應驗。瀛國公為僧後,至英宗朝,適興吟詩云:「寄語林和靖,梅開幾度花。黃金台上客,無復得還家。」諜者以其意在諷動江南人心,聞之於上,收斬之。既而上悔,出內帑黃金,詔江南善書僧儒集燕京,書大藏經雲。」

關於宋恭帝,歷史上還有一個離奇的傳說,說他是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的生父。元文宗曾佈告中外,引元惠宗乳母夫之言,稱元明宗在漠北時,經常說太子(妥懽帖睦爾)並非自己親生。元末明初人權衡撰寫的《庚申外史》云:「國初,宋江南歸附時,瀛國公幼君也,入都,自願為僧白塔寺中。已而奉詔,居甘州山寺。有趙王者,嬉游至其寺,憐國公年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與之。延佑七年,女子有娠,四月十六日夜,生一男子。明宗適自北方來,早行,見其寺上有龍文五彩氣,即物色得之,乃瀛國公所居室也。因問:「子之所居,得無有重寶乎?」瀛國公曰:「無有。」固問之,則曰:「今早五更後,舍下生一男子耳。」明宗大喜,因求為子,並其母載以歸。」此子即為太子妥懽帖睦爾,也就是後來的元順帝。瀛國公駐錫的甘州山寺,元時稱十字寺,即張掖大佛寺。書中所言的明宗,是元武宗長子周王和世琜(即位後為元明宗),當時流亡於西北。

有明以後,這個說法成為定論。傳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供奉歷代皇帝時,一直納悶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的像,怎麼看都像個漢人,和宋恭帝長的相似。後來發現順帝的母親曾經去過藏區,與瀛國公討教過佛學教義。後來元明宗招她入宮,不久已有身孕,就是後來的元順帝。到了清代,《四庫提要》認為這個說法是南宋遺民偽造的,明人「附會而盛傳之」,「渺無可據,實為荒誕之尤,非信史也」。近年來,據對元順帝后裔與趙宋皇族後裔基因鑒定表明,二者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據史籍記載,宋亡以後,宋恭帝趙?曾徙居元大都、上都、烏斯藏、甘州(一說還有謙州,今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境內)等地,亡年五十四歲,是中國歷史上遊歷最遠的一位漢人皇帝。

《宋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