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末期,在與外強交戰中,清政府幾乎每次都是以議和,然後割地賠款結束。不過,有一個人卻被時人稱讚為:「絕口不談和議事,千秋唯有左文襄。」
這個人就是左宗棠,文襄公是清廷賜給他的謚號。
1865年初,盤踞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的浩罕國頭目阿古柏,率軍入侵新疆。阿古柏先後侵佔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和田、阿克蘇等城,於1867年悍然宣佈成立「洪福汗國」,自封為「洪福之王」。在之後的兩年多時間裡,阿古柏又侵佔烏魯木齊,至此,新疆的大部分地區落入阿古柏手中。
新疆自治區位於我國西北部,面積166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1/6,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省區。周邊與八個國家為鄰,邊境線長達5400多公里,是我國邊境線最長、對外口岸最多的一個省區。新疆地處歐亞大陸中心,具有明顯的地緣優勢。
1872年(同治十一年)7月,關於是否討伐阿古柏,清政府內部出現激烈爭論爭論。以李鴻章為首的官員主張放棄新疆,而左宗棠認為「既事關君國,兼涉中外,不能將就了局,且索性干去而已」。
由於左宗棠以理據爭,感動了慈禧太后,1875年,清政府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4月7日,左宗棠從蘭州移營肅州(今酒泉),準備發起進攻,制定了「緩進速戰」、「先北後南」的作戰方針。西征軍包括原在新疆各個據點的清軍,共有馬、步、炮軍150餘營,兵力總數近8萬人,不過,真正開往前線作戰的只有50餘營,2萬多人。
左宗棠命道員劉錦棠率湘軍25營主攻烏魯木齊;提督徐占彪和張曜各率所部駐守巴裡坤至哈密一線,防敵北竄東逃。
6月21日,左宗棠率軍夜襲黃田,開始收復新疆戰役,繼而攻克古牧地、烏魯木齊。三個月後,清軍收復瑪納斯,北疆平定。
翌年3月,清軍順勢南下,先後攻克達阪、吐魯番等城,阿古柏兵敗身亡,清軍收復喀什噶爾。
1878年(光緒三年)1月4日,清軍擊敗和田之敵,除伊犁以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取得初步勝利。
左宗棠晉為二等恪靖侯。
為收復伊犁,左宗棠請求朝廷先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如達不到目的,再採取武力,得到愛國人士的讚揚。
1880年初,清政府派曾紀澤赴俄國談判收復伊犁。
俄國想獲得更多利益,蠻不講理,曾紀澤堅持原則,據理力爭。
為配合曾紀澤的談判桌,左宗棠親自率軍前往哈密,並在那裡設立抗俄司令部。
征途中,他讓士兵抬著自己的棺材在前面走,發誓抗擊俄國、收復伊犁!
翌年正月,曾紀澤簽署《中俄改訂條約》,中國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兩岸領土。
左宗棠在治疆期間,為保證軍糧供給,發展地方經濟,大力興辦屯墾業,建議以新疆建省,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