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漢初三傑的歷史功績和命運歸宿——張良

秦末大亂,群雄並起,楚漢相爭,天下歸漢。漢高祖劉邦曾總結過自己能得天下的原因,劉邦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在此將張良、蕭何、韓信三人相提並論,稱譽為『人傑』,這就是漢初三傑的來歷,也是對三人功績的高度評價和肯定。張良是大謀略家,蕭何是大政治家,韓信是大軍事家,謀略用智,政治用仁,軍事用勇,劉邦兼收並蓄,無敵於天下,終成霸業。但在國定邦安之後,三人的命運卻各不相同:張良淒涼隱退,蕭何苟且保身,韓信悲憤喪命。這其中究竟牽扯到怎樣的個人矛盾和利益爭鬥,本文將從三者的個人經歷和他們與漢高祖劉邦之間的微妙關係中進行分析和試論。

千古帝王師——張良

在陝西省漢中留侯祠張良正殿門外第一柱上有一幅對聯,基本概括了張良一生對歷史的主要貢獻:壯士奮揮椎,報韓已落秦皇膽;大王煩籍箸,策漢終函項羽頭。上聯寫張良在公元前218年謀刺秦始皇,在博浪沙奮力一擊,嚴重挑戰了始皇帝的權威,打破了其不可侵犯的神聖光環,為後來陳勝、吳廣的大起義鳴了一聲長笛。下聯寫張良為帝王師,幫助劉邦出謀劃策打敗了項羽。宋人真德秀說:「子房為漢謀臣,雖未嘗一日居輔相之位,而其功實為『三傑』之冠,故高帝首稱之。其人品在伊、呂間,而學則有王伯之雜;其才如管仲,而氣象高遠則過之。其漢而下,惟諸葛孔明略相伯仲。」 由此可見,世人對張良的評價甚高。

張良,字子房,出生貴胄,本為姬姓,為韓國同族。張良祖父姬開地和父親姬平兩代相韓五代國君,歷經了韓國由侯到王的轉變,史稱「五世相韓」,君臣相知,同尊俱辱,使得張良在國破家亡之後仍念念不忘為韓報仇。公元前230年,韓為秦所破。當時張良家資頗富,有僮僕三百人,張良「弟死不葬」,將家產全部變賣,所得巨資用於結交豪俠,誓為韓報仇,謀刺秦王。張良孑然一身,沒有家室之累,又值血氣方剛,他想要幹一番大事業。張良曾經在楚國都城淮陽學禮,後來又東遊齊國,訪得隱者倉海君,在倉海君的引薦下,結識了一位能扔出120斤大鐵錘的力士。張良暗中謀劃,等待時機,準備刺殺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刺殺失敗,但秦始皇的權威受到了嚴重挑戰,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國戒嚴十天,捉拿刺客。

張良逃脫追捕,改名換姓,到楚地下邳藏匿起來。事後張良痛定思痛,認識到一個人的單打獨鬥相對於強大的秦帝國來說是無濟於事的,他在等待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改變張良一生的契機,就是下邳受書。在圯橋之上,黃石公極力測試張良的隱忍程度,認為他「孺子可教」,授其《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改弦易轍,他熬過了苦悶、彷徨,鑽研《太公兵法》,學習黃老之術,修煉道家的「導引辟榖」,修身養性,經過了一番脫胎換骨的轉變。經過近十年的隱忍修煉,張良成熟了,他不再是一個逞匹夫之勇的莽夫,而變成了一個善於謀劃的智者。

適逢秦末暴政,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雲集響應,項羽和劉邦都在這時相繼起事,張良勢單力薄在群雄並起的時勢下,他只能依附於比他強大的勢力之下。張良在去留城投奔景駒的和劉邦相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張良一身才能被人賞識,得遇明主,便留在劉邦軍中。張良雖然加入了劉邦營壘,但他心中的「復韓」夢想卻難以泯滅,當韓國公子成被立為漢王的時候,張良曾離開劉邦去輔佐韓王,想要收復韓國失地,由於勢單力薄,軍隊被秦軍擊潰,張良只得重回劉邦陣營。張良在幫助劉邦度過鴻門危機之後,又離開劉邦去到韓國,得知韓王已死,「復韓」理想徹底破滅,這才又重新投奔劉邦,自此盡心輔佐劉邦,正式開啟了帝王之師的千古功勳。

黃震說:「利啖秦將,旋破嶢關,漢以是先入關;勸還霸上,固要項伯,以是脫鴻門;燒絕棧道,激項攻齊,漢以是還定三秦;敗於彭城,則勸連布、越;將立六國,則借箸銷印;韓信自王,則躡足就封:此漢所以卒取天下。勸封雍齒,銷變未形;勸都關中,垂安後世;勸迎四皓,卒定太子:又所以維持漢室於天下既得之後。凡良一謀一畫,無不系漢得失安危,良又『三傑』之冠也哉!」這是對張良一生為大漢天下所作貢獻的極力總結,足見張良之於大漢的建立與安定,居功甚偉。

《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