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儀替朝廷殺魏延 本是功勞一件卻為何被流放

楊儀是三國蜀漢時期劉禪手下的大臣。他替朝廷殺了魏延本是功勞一件,最後卻被流放,導致最後自殺的局面。具體還要從他跟魏延之間的故事開始說起。

魏延本是蜀國大將。在劉備執政的年代,他英勇殺敵,屢建奇功,深受劉備重用。但是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他卻居功自傲,企圖另謀他法。當時諸葛亮病危,以免擾亂軍心,所以私下跟楊儀、費禕等人商討後事,並安排實施自己退守的戰略。諸葛亮本來是讓魏延去斷後,如果他不同意,就命令大軍自己退。楊儀當時卻沒有完全按照諸葛亮的命令行事,他先讓費禕去試探魏延的態度,魏延當然不同意,所以想跟費禕合作,部署接下來的具體事宜。費禕知道他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所以借口要跟楊儀商量一下,火速跑回大營。當時魏延反映過來腸子都悔青了,著急派人去打探楊儀等人的消息,知道他們要按照孔明先生生前的安排行事,當下怒火中燒,率部下朝南方撤退,在途中不斷燒燬順山建造的閣道。楊儀一行人緊隨其後,追上魏延部隊就是一頓數落,他感言,丞相屍骨畏寒,他們就開始跟著魏延叛亂。部下聽了立馬慚愧不已,都四下逃走,魏延被逼無奈,只能帶著兒子跟自己身邊的親信伺機逃亡,最後還是被楊儀的手下擒拿,並殺死了。

按道理來說,楊儀這是為蜀國立了一個大功,就憑這一點,他完全可以頂替諸葛亮的位置去擔任丞相一職。沒想到到了最後,劉禪卻賜給他一個中軍師的職務,既沒有當上丞相,也沒有自己的軍隊。丞相的職位卻給了從各方面來講都不如他的蔣琬。楊儀本來就心胸狹隘,心中容不下一粒沙子,這可倒好,自己生氣就算了,他整天擺個臭臉,逢人就說,來表現他的不滿。這樣一來,身邊沒幾個人敢接近他。費禕當時跟他也算是交好,特意去看望他,他卻口不擇言地說自己要是當時跟魏延一起大伙,哪會有今天這番淒涼的場面。費禕一聽,這明顯是有叛逆的念頭啊,於是私下揭發了他,最後楊儀被流放,即使這樣,這傢伙仍然是不消停,繼續上書表達自己的委屈與朝廷的不公,終是被朝廷下令逮捕,最後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事實上,楊儀早就應該有覺悟,既然諸葛亮當時並沒有給他任何的職位,而只是讓他領軍,那麼他絕對不是諸葛亮心中的宰相人選。而他在魏延的事件上也絕不只是簡單的立了大功,從根本上來講,魏延的部隊最後潰不成軍是有他的責任的。當時諸葛亮要求的是讓他們派人去傳達丞相的遺命,而不是簡單的去試探,最後才讓魏延有繼續作戰的念頭。

楊儀的猶豫,給了魏延可乘之機,人前面跑了,他後面才倉促地進行追趕,這也違背了諸葛亮當初的本意。雖然諸葛亮在魏延和楊儀兩個人之間很明顯是傾向楊儀,但是他不把軍隊的大權給楊儀,也說明了諸葛亮對楊儀也是有諸多顧慮。他們之間首先存在這思想決策上的分歧,諸葛亮認為北伐的長久戰略應該是穩紮穩打,逐步攻進,而魏延的思想卻是一口氣打一場勝仗,所以當時魏國的問題如果讓楊儀決斷的話,他也會選擇走跟魏延一樣的路子。更何況,在一路走來,諸葛亮很肯定楊儀的才能,但是他的心胸狹隘。而魏延卻不一樣,他對待手下很好,只是心高氣傲,所以周圍的人都讓他三分。當然楊儀可並沒有對楊儀有絲毫退讓。這中間,費禕始終保持著和事佬的角色。一旦發現兩人眉頭不對,立馬在中間進行調和。這也是後來費禕可以官居宰相的原因之一吧。畢竟人家這也算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呀!

所以楊儀失敗的根源就在這裡,他既容不得別人跟他意見不和,也不聽從上級的指示。雖然他的能力和才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諸葛亮早就預測到,如果宰相由他來擔任的話,那麼周圍跟他意見相悖的人勢必是要遭殃的。尤其在面對魏延那件事上,他不但沒有考慮到因為自己傳達的失誤,導致軍隊的支離破碎,反而居功自傲,到處抱怨自己的處境。這也決定了他最終的結局肯定不會那麼樂觀。

《魏延》